第150章番外二:我们小小的一生(下)
我们小小的一生(下)
他们一起去了云喜街,这是径州最老也最热闹的两条平行交错的小街,附近有一所重点小学,周边就卖各种便宜又好吃的小食。张阅宁说他小学就在这里读,很喜欢吃这里一家一对老夫妻经营的烧烤。
他牵着初阳左绕右绕地终于到达目的地,然而不幸,门是关着的。
“不开了?”初阳略微遗憾。
“可能是因为放寒假了。”张阅宁道,“这对老夫妻年纪很大了,这个时候没有学生来他们可能也就不开了。”
“那下次来吃。”初阳安慰他。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店才开,而他们是大学生,上课时间拉得本来就比小学生长,又在北京,那什么时候才能遇上呢?小学生上课的时候他们也上课了呀,总不能从北京逃回来。
见张阅宁有些失落,初阳上前盯着他看,就这么盯着,搞得张阅宁不好意思了。自打初阳说要好好了解他以来,他就尽可能地带初阳走进他以前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好像总是不那么如意。
只是吃一个烧烤,都不如意。
“好啦。”初阳捏了捏他的手指,“既然吃不了老夫妻的烧烤,那就……那就,你还比较喜欢吃什么?”
“学校的关东煮。”张阅宁脱口而出。
“学校?”初阳心脏忽地重重一跳,他几乎下意识地想到九中,但又不敢完全相信。
“九中。”张阅宁说。
果然。
“可这时候放寒假了啊。”初阳说。
“高三应该还没放,那时候我们都是春节前一周才放的。”
初阳只觉得好像身体里灌进来一阵温暖的风,令他的细胞和神经都飘飘忽忽的,他竟然感觉到紧张和期待。他离开九中快三年,从没想过要回去。
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紫业的每一天都在想念九中。想念七班,想念陈佳文,想念周任,想念他们那间印着全班五十六个同学手印的教室。如果他们回去,保安还认识他们吗?就算认识了,会放他们进去吗?好吧,就算进去了,那他们可以进食堂买关东煮吗?都是要刷卡的,而他的卡在海棠镇的家里……
“初阳,”张阅宁拿出手机边扫描前座挂着的二维码说,“到了。”
他们到达九中门口了。
果然还有高三学生在上课,此时是下午四点六分,正是下午第二节课课间,他们看到有两个女生挽着手在初阳亲自带七班种出来的那条海棠路上散步。但这个时节海棠树没有开花,她们也没有多停留,走过去就真的走过去了。
张阅宁来到保安室处,扒在窗口问他们能不能进去。保安大叔有两个,一个比较凶,一个比较和蔼,凶的那个站起来问哪个班的。
“七班的。”张阅宁说。
“班主任哪个?”
“高星。”
“高星老师哪里带高三了?”保安大叔脸色立马不好了,语气更加凶狠,“你们不是九中的你们干嘛?”
“叔!”初阳上前一步也扒到窗口,睁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这位大胡子保安,“我们是上一届毕业的,以前周任带的。”
保安大叔原本就不好的一张凶脸此刻煤炭一般黑了下去。
“咋了?”初阳不明所以。
“我记得你。”原本坐在沙发床上的和蔼一点的保安站过来说,“你是教育局局长的儿子嘛。”
“啊!”初阳有些意外,“您记得我?那他呢?张阅宁,以前的年级第一哦。”
“我也记得他嘛。”和蔼的保安一脸慈祥,“每周都坐豪车走的那个学生,家里有钱,我记着你家车了,还是司机开的。”
张阅宁不说话,初阳见他不对劲也就不跟保安多说废话了,立马软着语气道:“我们来看看我们老师,您可以放我们进去吗?”
“可以啊,来登个记就可以。”
三分钟后,他们顺利进入校园。
“你怎么了?”初阳问。
“没有。”张阅宁说,“我先带你去看一样东西。”
初阳迷迷糊糊地被他带到刚才那俩女生经过的属于七班的海棠路,没走几步他便看到摆在花坛前的一块块整齐的石凳。走近了,初阳看到石凳的色泽已经不算新了,风吹日晒之后,还嵌上几缕泥缝。
而靠背那一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不是什么诗词歌赋,也不是什么校规校纪,而是……名字,一个个初阳看一眼就能在脑海里对应上面孔的七班每一个老师和同学的名字。
径州市第九中学,第一届(2016)高三(7)班,高星,陈佳文,赵琪……
第一二排是老师,再下面才是学生。初阳知道高星是后来七班的班主任。
原来九中给他们第一届学生弄了个永远纪念的石凳,摆放在他们自己种出来的大树下面,这让他们真的有了自己被写进历史的光荣和骄傲感。
但是,他没看到他的。
“你来这里。”张阅宁说。
他跟随张阅宁走到他们班区域的最后一棵树下,这里只有一张石凳了,上面竟然只有两个名字,整洁地排列在一起。初阳看清楚是谁之后,整个人都有点发懵。
张阅宁,宋初阳。
“我俩排在一起?”他惊喜又难以置信。
张阅宁一脸幸福的笑意,“是,我从没想过会这样,”他顿了顿,认真地说,“会这么惊喜。”
也就是说,后面无论多少代的学生,只要他们走到这里,都会看到他张阅宁和宋初阳永远并排在一起,有张阅宁就有宋初阳,有宋初阳也就有张阅宁。而且只有他们俩共享一张,仿佛是只独属于他们的光明正大的爱意生长和绵延的空间。
谁能想到这两个名字的主人,后来成为了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