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463章十两银子
想了想,宋珍娘还是伸手接了下来,“如此,就多谢婶子了!我们在你家中叨扰了几日,却还要接受你们的这些好意,我这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
“夫人这是哪里话?恩公救了俺们大家,这辈子能够见到他,俺真觉得是老天开眼了。还有这位莫骁兄弟,他是承远的恩人,也是俺们全家人的恩人……”
说着说着,小若娘的眼泪流的更凶了。
这么一番告别下来,又耽搁了不少时间。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走的时候,他们还是要离开的。
小若并没有同莫骁告别,她不想看到这种离别场面,就留在屋子里伺候她爹喝药了。
这以后,他们就继续赶路了。
出了村子不久,他们就来到了热闹的镇子上。
这时候,小若正在收拾房间。
宋珍娘和阿水住在一间,她们离开之前就收拾的差不多了。
在宋珍娘的枕头下,小若发现了一个钱袋子。她打开了看,竟然发现里面有足足十两银子。
“哥哥,你快来看,恩人好像落下了东西。”
小若很是惊讶,她更觉得心急。
算着时间,如今宋珍娘他们都已经走出很远了,他们去哪里找人?
听到妹妹的声音,李承远急忙走了过来。
他也看到了钱袋子里的银子,当下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哥哥,你说这可怎么办才好?恩公他们没了银子,这一路上肯定不少犯难。”
小若着急的不行,她真想化身为鸟儿,直接飞到他们身边去,好让这些银子物归原主。
李承远在房间里四下打量了一会儿,他果然在杯子下面发现了一封信。
昨晚上,宋珍娘曾找借过纸笔。
在这整个村子里,想要找到纸笔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李家夫妇心疼儿子,知道李承远喜欢念书写字,这才花了钱给他买了一些回来。
李承远自然很是珍惜,但他绝对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他二话不说就借给了宋珍娘用。
而今想来,宋珍娘应该就是为了留下这封信。
在信里,宋珍娘明确表达了,这十两银子是借给他们用的。希望他们一家人可以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
“哥哥,恩人写了什么?你快念给俺听听?”
小若很是好奇,她也知道这十两银子对于他们家意味着什么。
短时间之内,爹娘都无法劳作,而且都还要吃药。有了这些银子在,可以暂时替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李承远把内容念给了小若听,在信的最后,宋珍娘写道:“相信我们以后定会再见面的,到时候你们再偿还也不迟。”
这最后一句话,给足了李家人体面。
李承远不禁感慨道:“恩公他们可真是好人,品行心性都是难得一见的。”
小若也算是听明白了,她感动的不行,“俺以后定当做牛做马报答他们,哥哥,等你的病好了,你也要好好念书,考取功名。这样一来,咱们就有机会报答恩公了。”
求功名,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追求。
李承远自然是想的,只不过,错过了今年的春闱,他还要再等三年。
在这三年里,他一定会勤加学习,用功读书,期待着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妹妹放心,哥哥也一定不会忘记这份恩情的。”
李承远在心里告诫自己,他以后一定要向恩人一样,满怀善意的做人。心存善念,永远不忘初心。
此时此刻,宋珍娘他们正在镇子上的一处酒楼里吃饭。
接下来,他们还有几天的路要赶,他们希望能够在镇子上采买足够的东西,以便路上使用。
宋珍娘寻思着,李家人应该已经发现了那十两银子,她希望自己的一片善心能够帮到别人。
这也是她最终决定收下小若娘赠送的咸菜和腊肉的原因,一个人若是懂得感恩,便是再好不过了。
越往南去,天气越热。
宋珍娘寻思着大家也需要一些春衫,她就带着几个人去了成衣铺子。
“这里的衣裳好美,这些花儿我都没有见过呢!”
阿水看着铺子里琳琅满目的衣裳,她的眼睛都要花了。
但是,她还是会忍不住要去四处看。
宋珍娘点了点头,“咱们阿水长大了,也该好好打扮拾掇了,如此才能够找户好人家。”
她一直拿阿水当亲妹妹看,自然是不会亏待了阿水。一直以来,阿水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当然,这些也都是阿水自己应得的。
她做事踏实认真,对宋珍娘更是十足的忠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