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嘉祐二年,宋北境突然挑起与辽国战事,3万新军北上,这次的行动不论是宋朝还是辽国都没有半分预警,新军一路势如破竹,不过月余就已攻克大同府,一时之间天下震动。
宋朝朝堂之上激烈的交锋便由此而来,宋仁宗登基至今已有47年,可惜他依然无法掌朝堂真正的权利,只能看着手下的官员斗来斗去,可以说宋自他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他在庆历年间也意图改革,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从那个时候起他几乎就丧失了进取心。
如今他高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的官员吵来吵去,忍不住咳嗽了起来,一听宋仁宗咳嗽,那些大臣立刻就终止了争吵,开始关心宋仁宗的身体情况,这位可是他们培养出来最好的代言人,可惜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以后新帝登基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就在下面大臣心思百转的时候,仁宗开口道:“欧阳学士,你对此有何想法?”
欧阳修越众而出,道:“启禀陛下,此乃大喜事,虽说肖若海将军有越权之嫌,但毕竟是取胜了,而且也能看出辽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这可是收复燕云十六州最好的机会了!”
“欧阳学士此言差矣,若是今后那些武将都这么乱来岂不是国将不国!”
“陛下,还请严惩肖若海!”
“难道为了所谓的越权就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吗?你们这些家伙死后该如何面对太祖、太宗陛下?!”
“欧阳修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我说你收了肖若海的好处才是真的!”
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整个朝堂上的官员就分成了几派互斗,此时韦衙内正在一众好友在家中喝酒。
“最新情报,那支新军在一旬之前攻陷了大同府,稍加休整便继续北上,从目前得到的情报看来,那支新军真的不简单,世人皆以为是辽国衰弱了,但事实上是因为新军确实厉害,百人小队在野战中击溃了一支千人骑兵团。”
说道这里韦衙内神色有些复杂,因为新军的情况他完全看不懂,根本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弄来这么多人才的,降服一地就能立刻派出相应的人手进行管理,吃穿用度丝毫不缺,根本不是北境那点底子能够支撑的。
“辽国那边由耶律重元亲自领兵10万南下,我估计对方不仅是想歼灭新军,更大的可能是趁机南下,逼的我大宋做出更多的让步。”
赵简一言不发,站在她的立场的确不好说什么,倒是赵元氏笑道:“你们说谁会赢?”
王宽一脸淡定的说道:“肯定是新军胜,只要后勤跟得上,辽国根本不是对手。”
在场的聪明人都猜到了结果,中原玩火药是从唐开始的,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谁不知道火药武器的厉害,只是火药武器对工匠和后勤要求太高,一般的国家玩不起,就算是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也只有全盛时期才能玩。
韦衙内叹息一声,这么些年密探的生活,他就是白痴也有了几分底蕴,他很清楚事情的结果已经注定了,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切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走进了众人商讨的庭院。
来人一进入庭院便抱拳道:“韦大人!”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对于北境朝廷已经得出了结果。”
“什么结果?”
“命令北境守卫将军肖若海回京受审,新军就抵住扎等待钦差大臣处置,另外调10万禁军北上,一旦肖若海不听调令,立刻北上斩杀叛贼。”
“哈……”赵元氏笑的直拍自己的大腿,“真的是……”
赵简脸都黑了,“朝堂上那些大臣是白痴吗?哪个白痴做出这样的决定?!”
来人也觉得自己脸上烧得慌,“这……哎,基本上除了欧阳修大人以外,几乎都赞同了这计划。”
王宽无奈的摇摇头道:“算了,衙内,今日我便带着妻儿回老家了。”
韦衙内也无法可说,朝堂上这些大臣都没有脑子吗?难道自己这些天送上去的情报这些二货一个字都没有看吗?
赵元氏起身笑道:“夫人,我们回家吧,想来和西夏也打不起来了,估计米禽牧北那个老混蛋要哭了。”
赵简无奈道:“我们是不是应该早做准备。”
赵元氏低着头说:“是啊,是要准备好几面白旗了。”
大宋朝堂这边的钦差还没到地方,最新的战报就传了过来,新军在析津府和耶律重元的10万大军展开了决战,不过半天时间耶律重元的10万大军就被击溃了,就连耶律重元本人也在战斗中身受重伤,几日之后便医治无效升天而去,这一战可谓是打掉了辽国的脊梁,让辽国没有了再反击的余力,因为辽国剩下的兵力差不多也就是10万左右了,甚至辽国内部谍子最新的情报说,辽国内部已经有了迁都的打算。
已经走到半路的钦差被叫了回来,这种情况下这些大臣的脑子总算是可以清醒一二了,半年之后辽国黄龙府被攻陷,辽国精华领地全部落入新军之手,而早有准备的辽国上层带着不少部众已经西迁而去,留在黄龙府这边的部队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此时又形成了新的局面,新军代替了原来的辽国,成了周围国家中最强的一个,更重要的是新军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物资,充沛的让人都无法接受,占领辽国之后,新军并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立刻起兵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南下。
相比于辽国,由北境起家的新军让宋朝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很多人都觉得这根本就是宋朝内战,宋朝这边的禁军也好,边军也罢一旦遇到新军,几乎都会投降,因为新军的待遇已经传遍了天下,土地公有制,老有所依幼有所教,更重要是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宋朝的地主阶级在恐惧,可下层民众已经投降了,新军所到之处几乎是望风而降,要知道这个年代就算是一般的小地主也不敢说自己能餐餐吃饱饭,嘉祐三年,新军已经兵临开封府城下,开封府没有抵抗直接开门投降,文武官员大部跟随宋仁宗南下,想以长江天险抵挡新军的兵锋。
此时西夏也在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知道新军的兵锋对准他们只是时间的问题,事实上也和他们猜测的差不多,经过一年的休整后,新军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一路西去。
嘉祐四年新年,依然是韦衙内的府邸,依然是那些老友。
“来!来!喝酒!”叫的最大声的依然是赵元氏,哦,他现在改回自己的名字了,叫元仲辛,根据新军的律法,已经没有赘婿这个说法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最沉默的依然是薛映,这个家伙和当年一样,自顾自的吃东西,倒是他的夫人挺长袖善舞的,和其他几家的女眷有来有往。
王宽咪了一小口酒,感叹道:“这酒真是好酒,真不知道新军是怎么在那么一块的地界上弄出这么多粮食的,这些天我可是注意到了,他们的粮店也好,各种调味料也好,就连日用品也是低价销售,那些囤积居奇的家伙可都是倒了大霉。”
韦衙内叹了一口气,“诶,我就是那个最大的倒霉蛋,大半辈子的积蓄几乎都赔进去了。”
“活该。”薛映难得开一次口,“谁让你不好好的做人的。”
韦衙内翻了一个白眼,“我啥时候不好好做人了?!你难道不知道整个京师的善堂都是我开的嘛?!”
“所以你现在才能坐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吃饭。”元仲辛笑道,“不然你的脑袋现在已经挂在城门边上了。”
韦衙内嘿嘿一笑,“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我和新军上层搭上了关系,他们愿意提供资金、技术和我合股做生意,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公私合营。”
“可以啊,衙内。”元仲辛有些眼红,“带我一个呗,赵简现在已经不是郡主了,没了赵王府的牌子,以后的生活来源是一个大问题,正好我手头上还有一些积蓄,以后就跟着你混了。”
“这个没问题。”韦衙内拍着自己胸膛保证道,“你们谁想入股就说一声。”
王宽依然是那么的淡定,“我要去新界了。”
“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宽身上,新界,是新军来的地方,对于这个世界的人来说一直都对新界充满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