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风雷涌动 - 将军在下,夫人在上 - 扶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十四章风雷涌动

康言之阔步走入宫中,除了家宴和节庆,他这个闲散候爷,可是很难得会入宫面见圣上的。

迈入殿门后,康言之才发现太子和二皇子梁谨鹏均已在驾前,而且已经进来有些时候了,两人正吵得面红赤。

听到太监向里面传报,康言之求见,三个人顿时都被这稀客的来访,诧异的一阵面面相觑,一时还以为今日的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哩!

康言之对皇上叩首跪拜后,和两位兄长行礼。康言之侧目瞟了两位皇子一眼,心下便明白这两个水火不容的太子,定是为了岑大将军叛国一事,在向皇上争执。

二皇子梁谨鹏亲切对康言之问候道:"康贤弟,好一阵子没见,没想到能在此大殿见到你,还真是难得。"

太子插言笑道:"该不会真出了什么大事了,才会连平日不问朝纲的康贤弟,也不得不上朝关心了啊?"太子语带着轻浮,心头却掠掠一紧。

这康言之平时一副玩世不恭的风流倜傥,但近日他和范贵妃想整倒骊苇如的计谋,却屡次被他力挽狂澜的毁在手里,感到忿恨难平。如今他竟然长驱直入大殿,更容不得人轻忽他如今想要禀奏之事。

"言儿,朕还真是难得看你进入此大殿堂,有何事要向朕禀报吗?"皇帝漫声道,虽康言之非皇子,但向来喜爱孩子的皇帝,对于那些在皇室里长大的子嗣,仍是宠爱的。

一抹讪笑自康言之嘴角一闪而过,那笑容就像他平日的行事作风,让人捉摸不定:"是的,儿臣有一要事要禀奏圣上。"

皇上沈吟了一声”嗯”准许他回答,众人屏息,康言之才续道:"儿臣的属下在近郊不远的刺果林中,救下了岑琛岑大将军。"

众人为之一惊,皇上急问:"救下?言儿此意为何?"

"当时岑大将军因接获圣旨,赶回京城,不料到了近郊,却遭暗箭毒伤,如今沤血不止,儿臣暂时将他安置于府内,等候圣上的制裁。"

皇上甚为讶异:"岑将军真是要赶回京城?他不是已抗旨脱逃了吗?"

"儿臣属下是在近郊救获岑将军,想必他并非畏罪潜逃,只是在赶回京城的路上受人暗算,才会最后未回京面圣。在岑大将军昏厥之前,曾告知儿臣,他打算追捕带着阿史那头颅的四品参将史蔚,一起回京申冤,请圣上明查。"

梁谨鹏心下一急,这康言之何时风向转换,竟变成太子那干人等的卒子,帮起他们来了?这诬陷岑琛谋反叛国一事,可是他精心策划良久,一举将太子踢入地狱的苦心计略,何时轮到他康言之来搅什么乱子?

"言之,你确定那岑大将军真为人所毒害?而非圣上派去捉拿他的官兵所伤?"梁谨鹏低下头,阴沉沉的对康言之使了一个不要多事的眼色。

康言之见那警告意味甚浓的目光,岂会不明白。

正为岑琛叛国之罪百口莫辩、苦恼着的太子,脸上也亮出颇为吃惊的神色看着康言之。

这些皇子争权夺利的恩怨,他康言之身为皇室之中,不论想怎么避讳闪躲,就是脱不了干系地明里暗里的屡遭波及。前些日子太子在他府中扰起一场又一场的腥风血雨,害得他举家不得安宁,他岂会不明白他们所谓何意?

他今天来此,就是要在二位皇子面前摆明,他康言之即不想得罪太子,也不支持二皇子争夺太子之位,只求他们能还他们康家世族,一个安静的空间得以喘息。

太子掠一掠身子、挺直腰杆,屏弃了刚怎么都辩不过二皇子的窝囊道:"父皇,众人道:旁观者清。言之向来不问江湖、也不过问政事,当他救获岑大将军后,也只是屏持着就事论事之意,前来禀报,可见岑琛当真是赶赴京城来的,不然不会在近郊出现吶。至于这岑琛是遭人陷害?还是被官兵所伤,还有待圣上裁断。"

康言之顿一顿气再加说明:"岑大将军身上中的是毒伤,言之虽不懂军事,却也不曾听闻官兵使用暗藏毒针伤人,所以才会擅自揣测是刺客所为。"

"看吧父皇…连言之都有如此常人之见识,认为岑琛是遭人暗算,"太子趁势向皇上求情:"岑大将军向来对父皇忠心耿耿、军功累累,绝不可能做出谋反叛变的举动。"

"太子言下之意,好像康贤弟是樗栎庸材,而圣上与尔等的智力,更在康贤弟之下,毫无断定是非能力?"

"二弟会不会太过于断章取义了?老是喜欢在话里挑拨离间?"太子反唇相讥。

二皇子却刻意无心理会太子孩子气的反驳,转眼直视皇上道:"父皇,即使岑大将军真为暗藏毒针所伤,也不能说他未曾谋反。军师李贤早已对岑大将军谋反举证历历,若非我及时派遣二万大军前往斩杀突厥可汗,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李贤军师果然年高权重,一口之言,即能风雷涌动的断出岑大将军谋反之心。"康言之替岑琛叹了一口寓意深远、万般感慨之气。

这时太子才恍若被暮鼓晨钟击醒,连忙道:"是啊!父皇,这举报岑琛谋反之人,只有李贤一人,其他将领均死于战场,假圣旨和头颅也在途中不翼而非,岂能即无人证也无物证之下,轻易断定岑琛叛国?而且那些知情将领,谁能不断定全是被二弟派去的士兵,给杀人灭口的?"

"太子无凭无据,说出这样的话,也未免太过于含血喷人,自伤身为太子的尊严了吧?"梁谨鹏盛怒的连忙回斥。

老迈的皇上听自己的孩子,如此你一句我一句的厮杀辩驳,话里全无宽饶对方的手足仁爱之情,早已面色如灰的一筹莫展,拍案怒斥了一声:"你们两个到底够了没有?朕今日传你们前来,是要你们帮忙将此事厘出点头绪,不是要你们两个来吵吵闹闹的。"

皇上失望之情流溢眼底,痛惜道:"朕的孩子不多,也就传承你们五个兄弟而已,老五还早夭,活在世上仅存四个,为何你们就是无法亲爱互助?岑大将军有功于社稷,此等谋反大罪岂是儿戏?若非要朕错杀忠良吗?不要让朕查出这场叛变,是你们两个人私下搞出来的鬼,我绝不轻饶。"

皇上表面上是斥骂二位皇子,但眼里的怒目,却不断直向二皇子梁谨鹏刺去,刺得梁谨鹏心下阵阵的畏惧。

场面顿时一片尴尬的鸦雀无声,二皇子闻言更是心虚的低着头,不敢再抬起头,四皇子之中,也只有他敢于在皇上面前,跟身为长子的太子争宠,但也明白自己在皇上心头上的重量,若是过于嚣张狂妄,恐怕只会引火自焚。

康言之见此僵局,闲闲地恭身道:"圣上,"他垂首小心翼翼的扫了所有人一眼才道:"据儿臣所知,那四品参将史蔚,是个过分谨言慎行之人,所以岑大将军才会将敌人首领的首级托付他带回京城,若非也遭人途中暗杀,可能是路上听闻局势有所骤变,才会情急之下躲藏起来,怕牵连自己。圣上何不先下旨赐他领级回京有功,好让他弃暗投明,出来将案情原委说个明白。"

皇上闻言,咬着牙,面色阴沉的瞪着两个吵了半天,最后却如木块杵着无所为的皇子,摇头的煞是气闷。

但此事总得有个了结,皇上于是抬起眼,对康言之点点头道:"言儿此方的确可行,就传赏赐史蔚的旨意下去,将他引出头把案情厘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