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吃大餐(补3月29日更新)
人生就是这么狗血,杨三明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这辈子会遇上陶家的人,更没有想到会是在这种情况下遇见,不仅遇见了,而且彼此还成了合作伙伴。不知道那个陶一萍知道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的话,会是什么表情呢?
在杨三明的心里,对奶奶当年的往事是充满了好奇的,当年在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奶奶那么决绝的一个人怀着身孕就跑回了陕北,宁愿顶着村里人们的风言风语,一个人拉扯孩子,也不愿意在提起陶山这个丈夫,一直到死都没有向儿孙交待一句。尤其是后来杨三明听说陶山其实来找过奶奶,结果奶奶拒不相见,过后还把他寄来的钱以查无此人的借口退了回去。
有心向李学渊再打听一下陶一萍家里的情况,确认一下,可想想家里老辈人的恩怨,虽然奶奶和父亲已经不在了,但舅爷提起那位陶山来可是恨得咬牙切齿的,杨三明也就作罢了。再说,就是确认了,又能如何,自己这么多年不一样过来了,难道还能上门跟人家表演一下滴血认亲去?不说人家认不认,就是自己也干不出这种事来。绝不能让奶奶用一辈子来维持的尊严,随随便便的就被人丢在地上,踏在脚下!
不过看样子陶山后来回到北京混的不错,这样也好,最起码自己可以放心大胆的雇佣陶一萍的公司了。有这层关系,也不怕她黑自己的钱,真要是黑了自己的钱,正好找上门去和他们新帐老账一块算算,看他们的脸往哪里搁,杨三明坐在车上胡思乱想道。
李学渊看到杨三明有些心不在焉,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开车载着两人离开了。
回了工厂,杨三明把李学渊留了下来,道:“你晚上别走了,咱们聚一聚,就当是庆贺我们的事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吃大餐!”张婉高兴的叫了起来。
杨三明笑了笑说道:“吃大餐得干活,你准备餐具和调料,我去村里捞点鱼,顺便看看大棚里有什么菜可以吃的,今天就吃张哥的手艺了,顺便咱们也尝尝自己种的菜。”
张婉和张海生去准备了,李学渊有些账要找李国毅登记一下,杨三明就自己开着车去了小柳沟村。他让钱富贵去鱼塘里下了一网,自己转身进了大棚。大棚里工人们搭架子的、间苗的、拔草的一派忙碌的样子,看的出来,大家都很尽职。和工人们打过招呼后,找到张旭,让他安排一下,等会一块去加工厂那边聚会。
蔬菜长成的不多,杨三明也就拔了点小油菜和小水萝卜,倒是他自己在小棚里种的野菜长势很好,索性杨三明又采了一堆蒲公英和田苣菜。
塘里的鱼好像太多了,不长时间的一网,抓到了二十多条鱼,杨三明让钱富贵给食堂里送了一半,将剩下的放到一个塑料箱子里,装上打氧机,叮嘱了钱富贵一下,这几天看紧点,情况不对就赶紧把那两台打氧机开起来。看了看没什么要收拾的了,三个人就结伴回了加工厂。
东西交给张海生后杨三明带着李学渊和张旭参观加工厂,走进一楼的大车间里,地上已经画好了白线,标明了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尺寸。杨三明给两人介绍了一下各个车间的情况及将来的运作过程。
李学渊还提议给加工好的蔬菜和鱼最好是打上真空包装,标明是原生态的有机食品,在袋子上用喷码机打上出厂时间,并且标一个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期,这样显得上档次,有逼格。杨三明很以为然,决定照做,而且准备在开业的时候,找一家检测机构,争取拿一个有机食品的检测报告,到时候就贴在各家店的门墙上。
夕阳下山的时候,一桌菜也准备好了,样数不多,但是量很足,两张办公桌拼起来的餐桌上摆的满满当当的。张海生共做了三条鱼,他把一条清江鱼做了酱香烤鱼,一条青鱼做了香辣烤鱼,另一条鲤鱼做了干烤。相比起来,张婉就比较简单了,做了一个拍黄瓜、一个凉拌小油菜,一个凉拌腐竹,再加上用蒲公英、田苣菜、水萝卜以及萝卜缨拌的沙拉就齐活了。
大家张罗着放炖鱼的时候,张婉将这些蔬菜都尝了尝,脸上满是惊诧之色:“咱们这菜这么香,我从来都没吃过菜味这么浓的菜了!”
杨三明听了,伸筷子夹了块拍黄瓜,一口咬下去,一股清甜味在口腔里蔓延开来,这股清甜中还带有黄瓜特有的清香。又夹了一筷子野菜沙拉,入口后却发现完全没有野菜该有的苦涩,反而是清香中带着脆爽。
“卖糕的,跟你这些菜相比,我以前吃的都是草,菜市场那些东西就都该扔了。”李学渊难以置信的问道,“这菜是咋种出来的?就凭这菜,咱们的饭店就肯定能火!可提前说好了,到时候我家的菜就指着农场了。”
杨三明估计这就是生物有机肥料的功劳,据阿福说,这种肥料能够刺激蔬菜生长,增加蔬菜的生物能量含量。杨三明现在到是对用生物饲料养出来的鱼更充满了期待。
一盘盘的菜肴没用多一会就变成了残羹剩肴,基本上吃光了,连盘子底都清空了,倒是那几条烤鱼,多少都剩下了一些。吃饱喝足,几个人都挺着肚子斜躺在椅子上,闲聊。
杨三明向张海生问道,“张哥,之前招聘的那几个人都通知了么?”
“早就通知了,等谈好管理公司后,让他们过来。”张海生点点头,“不就是烤鱼吗,来的人谁不会,这还需要培训的?”
“这你就不懂了,我就问你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去吃饭,店里的厨师打扮的很邋遢,或者是很没有规矩,在食材上东摸一下,西扔一把的,你会怎么办?”杨三明问道。
“当然是扭头就走了,看着那还有什么胃口!”张海生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对啊,所以我才让你通知那些人,回头过来培训一下。其实这些东西都很简单,但是没有一套标准的操作办法和相关的着装要求,那我们店还怎么继续开下去?”杨三明解释道。
“明白了。”张海生说到
“嗯!”杨三明点点头,一副孺子可教也的姿态,扭头问李学渊“对了,之前我俩去的哪家彩印店说什么时候送传单、菜谱过来?”
李学渊想了想说,“当时约的是中秋节前后。”
“行,那过了中秋节就让招聘来的人过来吧,先去街头发传单,咱们抓紧时间和管理公司把各店的人选定下来!”
李学渊比了一个ok.的手势,末梢,又问道,“需要额外给他们钱么?”
杨三明眉头一皱,想了想方才说,“虽然不差这几个钱,但还是不给了,不过可以跟他们说,从来那天开始算是正式上班了,到时候结算工资也把那天算上。”
“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