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一个人折腾 - 杨三明的飞扬人生 - 我在庄里种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8章一个人折腾

张海生提到的招工的事情,杨三明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今天张海生了提出来,杨三明想了想确实也到时间了,也就将自己准备的计划说了出来。

于是,杨三明就招手将张婉和李国毅两人也找了过来,先对张海生说:“张哥,我是这么想的,找人的事情,咱们分两部分,首先是杀鱼、烤鱼的活,你看看连着七家烤鱼店的烤鱼师傅,一共需要多少人,这部分人能不能从你们老家那边找,毕竟你们老家那边的人都是海边长大,杀鱼烤鱼的问题不大。”

张海生听了以后,琢磨了一下,问道:“年龄和性别有什么要求吗?还有工资待遇呢?”

杨三明说:“年龄和性别不限,不过店里的烤鱼师傅最好是年轻一点、机灵一点的。待遇的话,包吃住,一千两百块一个月,你觉得怎么样?”

张海生听了后,说:“行,那我就打电话回去问问,让我二叔帮着找找,先看看有多少人愿意来。年轻的不好找,三四十岁的还是不少的。”说着叹了一口气,“近海没鱼,远海又没钱买船,这几年海上讨生活是越来越难了。”

听张海生应了这个差事,杨三明又对张婉说:“小婉,等张哥把需要的人统计出来后,你负责找一些洗菜的工人,先紧着镇上和咱们村里找,不行的话就找你大伯帮帮忙,工资就按着咱们这打零工的标准算,等稳定了在定具体的人。”

张婉说:“没问题,这个交给我吧,咋们这个活也不是固定的,最好就是按零工计件,招几个兼职的没问题。”

说完了他俩的事,杨三明又对李国毅说到:“李叔,明天你跟着张哥去厂子那边,一来看看财务室都需要什么家具和办公用品,二来,你有经验,在旁边多帮他们两个看着点。”

忽然发现现在公司缺司机,会开车的就他们四个人,他们不去京城的话,剩下的人要是有事的话就只能坐小巴车去,太耽误时间,于是又拜托张海生找找他们一块复员的战友,看看有没有愿意过来工作的,有的话,可以找几个过来当司机,晚上还能兼职一下保安。

这时候,其他桌的人过来打圈,杨三明今天心情好,喝起酒来是来者不拒,酒到杯干,大家越发来找他喝酒,不一会就直接瘫倒在了桌子下。

再次醒来的时候,杨三明发现自己睡在了自家的床上,宿醉一夜,脑袋有点发蒙,看看手机,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爬起来换掉满是酒气的旧衣服。去院里练了两遍拳,发现又有进展,打完后,就感觉神清气爽。

简单洗漱了一下,看了看隔壁张海生已经不在了,就在自己房间打开了空间门进了空间。本来是想让阿福给整理一份鱼饲料配方,结果阿福直接给了一个现成的,配方很简单,就是用一些麦麸、豆粉、骨粉,不过需要使用萨娜留下的那个孵化槽生产的营养液作为添加剂。阿福告诉他,孵化槽本身就是斯塔-格瓦拉种族进化过程中有根据自身繁衍特点结合高级生物技术制造的,生产的营养液含有充沛的营养、稀有元素,对于很多生物来说不仅是高效能的营养品,而且能够让生物有效的抵御一般的病菌侵害。以空间里的鱼来说,每一公斤体重的鱼摄入十克即可保证二十八天以上的正常生长,而且肉质绝对不会有任何激素成分。效果比之前的生物原液还要好。

三名当即感觉到这是个见不得光的好东西,和阿福探讨了一下后,三决定采购设备,自己在空间里生产鱼饲料,小规模应用。

来到公司,发现大家都已忙自己的去了,只有张大妈一个人在收拾着厨房。给张旭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要用车,然后去张旭办公室拿了钥匙,就把新买的那辆时代轻卡箱货开了出去。

首先来到农机市场,找到卖饲料设备的买了一套家庭用的小型饲料机,包括:料粉碎机、搅拌机、颗粒机以及配套的电动机、电线、开关、稳压器等。走的时候忽然想起来饲料生产出来还还需要容器盛装,然后又买了二十个带螺旋盖的一百公升装圆塑料桶准备用来装饲料和二十个用来装有机肥料的方形桶。

从农机市场出来,绕着好半天找到了农机老板给介绍的饲料原材料市场,进去问了问价格,看了看货品后,在一家公司的摊位上买了2吨麸皮一吨半豆粉和半吨骨粉。本来是想自己拉走的,后来听说老板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干脆要求老板下午将货送到他以前租的仓库,并且和老板约定,以后他要货的话,不用来店里,直接打个电话就可以安排送货。

从市场出来后,看了看时间还早,想起来前一段时间王晓江给自己推荐的一个水产养殖种苗场,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拿出电话联系了一下,正好杨三明需要的几种鱼的种苗他们那里都有。

到了种苗场一看,他们这里只卖鱼苗,基本都是半斤以下的,品种倒是挺齐全的。杨三明看了一下,这些鱼苗鱼体完整、鱼鳞清洁有光泽、身体茁壮、光滑不拖泥,显然是优质鱼苗。当场定了五千清江鱼苗和一万罗非鱼、武昌鱼、青鱼苗,要求给送到仓库,特意要求那老板用小号的塑料筐装,理由是还要转运。

那经理有提醒说,要是路远的话,建议配两个打氧机,而且鱼苗虽然前三天一般不会进食。依靠体内储备的能量来活,可是三天后,必须得进行饲料投放,否则就会饿死。

杨三明看那经理挺尽责的,而且自己以后来回运鱼也需要打氧机,就要求那经理给每个筐配上打氧机。趁着装鱼苗的时间,有让那个经理带着去附近的几家养殖场转了转。最后杨三明又在一家养殖场定了两千条清江鱼和各一千条的罗非鱼、武昌鱼,要求过几天给送到小柳沟村,到时候过秤付账,只要活得,不要死的。

一番忙乎,等带着两辆鱼苗车来到仓库的时候,发现送粮食的还没有来,打电话说正要出发,所幸杨三明让他们晚点来。送走种苗场的人后,杨三明回到仓库,只见空地上摆着一百五十多个白色的半透明大塑料方箱子,都没有盖子,里面游着这种各样的鱼苗,每个旁边还有两个便携式的小打氧机。

把仓库们反着销了起来,打开空间门,把装满种苗的箱子,一个一个的搬进空间里。连水带苗的直接倒进了湖泊里,然后将空箱子放在岸边,要求阿福指挥着机器人将空间里原来就有的鱼,也不管大小给这些箱子装满,又一个个的从空间里搬出来。忙活了快三个小时这才把所有的东西都整理好,一百多个箱子又变得满满当当的,自己的空间里池塘顿时为之一空,只剩下了十几条一米多长的大鱼和刚放进去的鱼苗。为了保险起见,杨三明向阿福要了一桶营养液给每个箱子里都倒了点。完了又将小箱货开进来,打开空间门把上午买的机器和塑料桶等东西也搬进了空间,让阿福组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