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财帛动人心
杨三明和杨玉祥驱车驶出了京城,当时的路况不好,即使心里着急,开车也快不了,一路上两个人轮换着开车,在晚上十一点钟左右,才来到县城。看看时间太晚了,两人找了个宾馆开了间房,在宾馆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两人没有回村而是先去了镇上的大表哥家。
大表哥家的饭馆还没有开始营业,只有表嫂一个人在,正在收拾座椅,杨三明也没顾得上客气,相互问候过以后,直接问道:“嫂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黄大富和黄大贵怎么跑去咱们家闹去了?”
大嫂叹了口气,说道:“还不是钱闹得,这不是国家要退耕还林了,听说一亩地能补200斤粮食和20块钱,后来又有传说是还要合村并点,说是咱们村有可能被迁到镇上来,国家也是按现有的房子面积进行补助吗?”
说到这里,大嫂看了杨三明一下,见他正注意听着,就接着向杨三明解释:“你家的地和院子都不少,黄大富兄弟两个就找到双福叔,要求把地让出一半来,他要种。说是你娘的地和房子你姥姥也有继承权的。双福当然不愿意,正好玉龙去双福家里买羊,当下几个人就闹起来了。”
“那玉龙哥和双福叔没事吧?”杨三明问道。
嫂子说:“没事,就是当时没防着他们动手,不及防被推倒了踹了几脚,后来咱村人闻讯赶过来以后,就挣出来了,总的算起来还是咱们占便宜。”
“他们穷疯了吧?那耕地和宅基地可是咱们村的,怎么可能分给他们?”杨玉祥问道。
“地是村里的,可使用权是在三明手里呀?我听人议论说,咱们农村里一般都是子女继承,就是没子女的一般也是男方的老人继承,不过现在经公处理的话,女方老人也是有继承权的。”嫂子发愁的说到。
嫂子说的确实是事实,现在的法律在老人赡养和遗产继承上是男女平等。北方的土地向来不值钱,他家的地可不少,村里自从包产到户以后土地就基本没怎么动过,他家当初四口人的土地,自留地加上责任田的话的有近30亩地,要是算上草滩的话那就更多了。他倒不在乎哪几个补偿的钱和粮食,只是不想便宜了胡家兄弟。杨三明姥爷早就不在世了,剩下的老伴是他娘的继母,胡家这两兄弟是杨三明娘的异母兄弟。杨三明他爹在世的时候还有点来往,也基本是过来打秋风,杨探明他爹去世后就来往的少了。后来杨三明娘去世的时候,他们看到杨家就剩下杨三明一个念书的娃,怕粘上他们,连三明娘出殡都没来。
杨三明觉得这个事情不对,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耕地和宅基地可以继承给外村人的,想了想,拿出手机给公司合作的律师行的大律师桑懋文打了个电话,把情况和大律师说了一下。
桑懋文律师在电话里和杨三明解释道:“土地使用权继承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取得死者生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的行为。继承人除继承土地的使用权外,其地上附着物的所有权也随之得到继承......”
专业术语听的杨三明头大,于是直接对他说:“老桑,你就告诉我,我这种情况,要分给对方多少地,多少房子就可以了。具体的法律条文你整理一下,我等会给你个传真号,你传过来我自己看。”
桑懋文一同杨三明的要求,当即简要的对他说:“被继承人死亡后,其遗留的合法财产由他人继承人依法继承。遗产分配后,所有权、使用权即归继承人所有。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继承人可依法继承,并到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后续,即确认土地使用权利;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的宅基地使用权,不存在继承的问题。宅基地使用权人死亡后,宅基地使用由村集体收回,另行分配给其他村民使用。宅基地上有房屋的,房屋可以继承,在房屋存续期间内,继承人可以继续使用宅基地。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存在继承的问题。承包户内的人全部死亡的,由村集体收回。承包户内还有其他人的,其中一人死亡后,其享有的土地份额由其他户内成员继续享有。”
杨三明听完后琢磨了一下,对桑律师道:“也就是说,胡家兄弟母子仅对我的房子有四分之一的继承权,我的耕地和宅基地和他们根本就没关系是吧?”
桑律师答道:“农村土地情况,人死,这个人名下土地和宅基地,要是承包户内没有亲人的话,应该由村委会收回。别说他们和你不是一个村的,就是同一个村不在一个生产户都不行。”
听到这以后,杨三明松了口气,对桑律师说到:“老桑,还的麻烦你一下,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条款整理一下,给我发过来。”说完后报上了大表哥他们单位也就是镇政府的传真号码。
事情有了眉目,杨三明他们也就不着急了,传真一时半会过不来,想着还没吃早饭,大表嫂找出提前煮过的羊杂熬了一锅羊杂汤,几人就着杨玉龙买的烧饼吃了顿饭,去大表哥那里拿了传真文件,才出发回村里。因为心里有事着急,本来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只用了五十多分钟就到家了。
刚到院子门口,就看到有很多人围在这里看热闹,还能听到里边的叫骂声。
“你们杨家人太霸道了,霸占我们的财产,大家伙都看看,还有没有天理了,啊……”
“这是我明叔的房子!凭什么让你们进去。”丫丫声嘶力竭的嚷道。
胡大贵眼皮一翻道:“这是我姐姐的房子,你个小丫崽子懂什么?滚一边去,我姐姐死了,这房子就有我妈的份!”
胡大贵说着话就要把丫丫拨到一边去,杨玉龙和其他几个杨家的本家年轻人上去和他推搡起来。
杨三明刚停车,正好看到这一幕,看见胡大贵那副铮铮有理的样子,都气乐了。眼看着双方要起冲突,杨三明把车停好,从车里下来,和杨玉祥一块拨开看热闹的人群,就看到大伯、伯娘、杨玉龙、小婶子、丫丫,都在院子里,杨玉龙和几个杨家的本家年轻人在院门口和胡家兄弟推搡着,另外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其中就有胡大富、胡大贵的婆娘,看来是他们带来的人。
村里人火气大,闹了矛盾,向来是能动手不动嘴,有理没理先打了再说,最起码要在气势上压住对方。杨三明走过去,从后边薅住胡大富、胡大贵的后衣领子,一甩手,将两人向后拉了个屁墩。胡家兄弟同来的人不认识杨三明,见他动手,五六个人都向着杨三明扑了过来,被杨三明一脚一个踹倒在地上。
杨三明看见其中几个人有些眼熟,应该是镇上的混混。于是朝一个脸上有块紫色胎记的小子走了过去,记得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这家伙在学校附近晃悠,是个小头目。杨三明一脚踩住他的手,问道:“说说吧,怎么回事?就算是我家分家,也轮不着你们来操心吧?”
这混混看着杨三明没有出声,杨三明心说,小样的,还挺横!随即,脚尖轻轻地在对方被踩着的手上一拧,就听‘啊’的一声惨叫。
胎记男疼的眼里鼻涕都出来了,一边想往出抽自己的手,一边对杨三明哀求道:“不关我的事啊,是胡老二给了三百块钱,让我们跟他们来一趟,说事成之后再给五百。你饶了我吧,我们马上就走。”
见对方认了怂,杨三明放开对方的手,对他们一伙人教训道:“滚,都他妈给爷滚,在敢来掺和,爷送你们上北边下窑去(煤矿挖矿)”
胎记男几人见杨三明的打扮还有外边停的车,知道惹不起,也没敢放什么狠话,灰溜溜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