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赝品精品 - 杨三明的飞扬人生 - 我在庄里种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1章赝品精品

五一劳动节长假后的第二天,一大早杨三明便起床了,昨天杨三明就和刘海清约好了,今天一起到琉璃厂逛逛,顺便去帮着看一张黄花梨条案。

不到八点钟,杨三明就开车来到了昨天和刘海清约好的地方,刘海清和另外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在那等着了,在他们的旁边还有辆奥迪q5suv。

“李老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甘立奇甘老板,他前几天去国外了,刚回来,和我一样都是二把刀,咱们今天要看的条案就是他定的,先去看看再说。”刘海清见到杨三明,马上热情的上前抓住杨三明,杨三明对这个中年人点了点头。

甘立奇瞪了一眼刘海清,面对李阳的时候马上又露出了笑容:“我叫甘立奇,总听刘胖子说起最近交了个不错的小兄弟,很高兴认识你!”

杨三明也不知道甘立奇是干什么的,刘海清没说,杨三明也就没问。

寒暄了几句之后,几个人就全都上车离开,那辆奥迪q5是刘海清开来的,杨三明和李学渊继续开着自己的路虎,两辆车一起朝着琉璃厂开去。

不到一个小时,几个人就到了琉璃厂,找地方停好车后,步行了一段路就到地方了,杨三明一看,呵呵,这不是自己当初来卖书的时候,想三万块钱贱买自己两本书的那家店吗?记得后来还给自己打过几个电话,只不过自己没搭理他们。

甘立奇和看店的年轻人打了个招呼后就带着几人进了后院,院子不大,地上还铺着青砖,对着门的地方就是客厅,院子有十几米长,客厅向阳,刚到门口,还没进客厅刘海清和甘立奇的眼睛就猛的一亮,两人随后都看了一眼杨三明,杨三明此时眼中也露着惊讶。

几人快步走了进去,在客厅的正中央,摆着一个古朴黄色的长形条案,条案的正中间还放着一个古铜色的香炉。刘海清和甘立奇已经完全都被这个条案给吸引住了,这个条案,可是件非常不错的黄花梨透雕条案,包浆淳厚,古朴发亮,从造型还有透雕的纹饰来看,这应该是明代黄花梨大条案,这样的东西最近几年极受热捧。

上次杨三明见过的那个六十多岁下巴留着花白胡子的黄师傅,迎了上来,和众人打了个招呼后,估计是杨三明这段时间变化太大,他并没有认出来杨三明,简单的扫了一眼众人后,就向甘立奇问道:“甘老板,这个桌子怎么样?之前也有人来看过,想要买,我当时就想到你!”

“东西看起来不错,我们再看看。”甘立奇点了点头,眼睛却没从那张桌子上离开过,刘海清和他差不多,还拿着放大镜凑到桌子前仔细的看着,不时的用手摸一摸,见此,杨三明也跟着过去看了看。

“小李兄弟,怎么样?这张桌子还行吧?”

“这不是桌子,这是条案!”刘海清小声冲着甘立奇说了一句,那甘立奇愣了一愣,随即摇了摇头:“条案不就是桌子吗,都是摆放东西的,就是比吃饭的桌子大点。”

杨三明最近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倒是知道条案和桌子的用处相近,但在古代桌和案的地位可完全不一样,官员办公或有身份的人才使用条案,从日常很多用词上也能看出这点,我们经常说‘拍案而起’,从没有人说‘拍案而起’的话。另外就是摆放祖宗牌位、祭品也会用到。因为这个原因,古代家具中有很多的‘案’都是用高级木材所造,眼前这件黄花梨木的条案就是。

看着条案,杨三明慢慢的发动了自己精神力场,从进来之后他还没有用过特殊能力,现在的杨三明已经习惯先看再用特殊能力来验证,这样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立体画面瞬间把那黄花梨条案笼罩在内,下一刻,杨三明已经瞪圆了眼睛,呆在了那里。

这个黄花梨条案立体画面下,元素分子的密度显示这张条案并不都是一种材料做出来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元素分子密度和颜色显示只有表面很薄的一层以及前面的长边条和四条桌腿是黄花梨木,主体都是很普通的木头。这分明就是一件制作精良的高级仿制品,就是为了蒙人做出来的,要是为了用的话,应该是现代样式的。

收起特殊能力,那边甘立奇和刘海清还在讨论着,那个黄师傅刚才被人叫了出去,现在旁边只有那个年轻人,看样子马上就要成交了。杨三明虽然刚认识甘立奇,但毕竟是一块来的,看刘海清特意约自己过来,就知道他们关系不一般,杨三明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上当受骗。

“咳咳”

杨三明轻咳了两声,甘立奇立即转头疑惑的看了杨三明一眼,杨三明对甘立奇递了个眼色,甘立奇心中惊疑,说了声抱歉才走到杨三明这边来。

“甘大哥,先别急着签合同,我感觉有点看不准。”

杨三明小声的对甘立奇说了一句,甘立奇脸上顿时一惊,这可是上百万的大生意啊,真有问题的话他恐怕会哭死过去。

“哪里看不准了?”

甘立奇很紧张又很小心的问道,他倒不是怀疑杨三明,只不过是下意识的行为。

“现在不好说,回头我再跟你说,你最好还是找个借口将交易的事情拖一拖。”杨三明四处望了望,很小声的回答道,他并不怕揭穿骗局后这些骗子报复他,别说眼前一个糟老头子外加一个年轻人了,再来十几个他也不怕,杨三明对自己现在的身手有着极度的自信。

听了杨三明的话,甘立奇心里立即有了决定,古董行里交易,再谨慎都不为过,三分看假的东西就已经不能要了,何况现在已经发现了问题。

几人来到前面的店里,那年轻人和黄师傅轻声的说了几句话,黄师傅眼中闪过道精光,但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而是拿着手中的一个香炉,对柜台前的一个人说到:“小兄弟,三千块真的不低了,恐怕也只有我们才会给你这个价钱,其他的人根本不会理你!”

杨三明看了一眼,这人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衣着有些邋遢,紧紧抓着手中的一个包裹,眼神里透着自卑,一看就是家境不好的农村人。杨三明看的有点心酸,他因为贫穷辍学,跟着人家打工流浪过一年多,深深的了解这些底层农民的辛苦,就想帮帮他,想到那个黄师傅有点不地道,就看向了其手中拿着的香炉。

杨三明一眼就认出了那个香炉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凝玉一般的光泽,厚重的栗色,无不标示着这尊炉子是个珍品。放出自己的精神力场笼罩住炉子,就见在力场下,立体画面呈现的元素光斑密度可比之前在温玉江的店里看到的那几个强多了。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将暹罗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进贡的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宣德皇帝下旨精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当年宣德炉出世之后,多方仿铸,别说其他了,就是当时的官家匠做,在完成贡品之后,就私下开炉重铸过,真正的宣德炉现在几乎是找不到的,而且即便是找到了,任何人也不敢断言真假。

杨三明今天看到的这个,对比之前在温玉江店里看到的那几个,今天这个无疑是精品中的精品,要知道那几个可是经过鉴定后准备上拍的,所以备不住这个就是真正的宣德炉。

看到那位黄师傅,漫不经心的将炉子放到柜台上,一副爱卖不卖的样子,杨三明走过去拿在自己手里,温润的手感证明自己没有看错,参考前几天温玉江拍卖公司的拍卖价格,对那个衣服邋遢的汉子说到:“这位大哥,你这个炉子我出六万,你看怎么样?”

“你什么意思,还懂不懂点规矩?”黄师傅一听杨三明报价,立马就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