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邀请陶一萍掌舵
一般来说,职业经理人就是凭能力凭业绩吃饭的人,而不是凭货币资本吃饭的人。
职业经理人是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人才,学界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义也有多种,一个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所谓职业经理人虽然是受薪阶层,但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者,所获薪酬相当高,在米国的一些大企业高级职业经理层的平均收入已经达到了普通员工平均水平的一百多倍,因而有“金领”之称。
虽然奇特发展过程中引入职业经理人管理是一种必然,但是人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商业气氛发达的香江,也总是有职业经理人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陷入到了充当“婆婆”的角色当中,以为自己坐上了总裁或者ceo这个位置,就觉得自己是老板了,出现一些与董事会或者大股东不相和谐的关系。
作为杨三明唯一看好的职业经理人选,在递给陶一萍的协议中杨三明直接给了15%的三北公司股份置换陶一萍名下管理公司的全部股份,置换完成后陶一萍的管理公司将成为三北公司名下的全资子公司。置换完成后,杨三明出任公司董事长、陶一萍出任总裁。
杨三明不动声色的观察陶一萍脸上的表情,当看到了陶一萍接过了那合约后,脸上笑容越发浓重,他就知道这事成了,不慌不忙的又递过去一份文件。
这是一份公司发展规划书,文件上描述了两家公司合并后,将组建一个集团公司,即三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名下包括四家分公司,分别是负责公司自有店铺经营的餐饮公司、负责联盟商和加工厂建设和管理的品牌发展公司、主要经营农场和养殖场的农产品开发公司以及主要负责液态肥料原液和饲料生产的饲料厂。
陶一萍看完后,不动声色的将所有文件一合,思考了一会才说道:“杨总,事关重大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要不这样吧。给我两天的时间,我需要和家里谈谈,两天之后我们再来谈谈如何?”
迎着她的眼神,两人目光对视了一会,才见杨三明下了头。陶一萍接着问道:“杨总您给的条件很优,不过我很好奇,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或者说为什么选择我。”
“我的专利情况陶总知道,那么公司的发展前景,陶总也能看到。而在我认识的人里边,恰恰只有陶总你有能力主持运行这家新的集团公司。”杨三明回答道,自己心里补充说‘你也是我在京城最能信得过的了’。
陶一萍点了点头没有作声,接着问起了杨三明去香港的事情办得怎么样。杨三明也没有隐瞒,事情的进展都告诉了陶一萍,也简单的说了说自己今后的重点以及找陶一萍过来的原因。当然传承的事情没有说,只是说自己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将放在这些专利上。
聊了一会天,杨三明看谈得差不多了,就主动提出了告辞。
刘建兵已经急着主持运输部的工作了,走了这么多天,很多事情都积压下来了,他忙着处理。张海生来接杨三明,随口问了问工厂的情况,知道一切都在他们的计划内,现在设备已经组装好了,发酵池也按照杨三明的图纸建造好了,原材料一到马上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到了公司和张丽萍了解了一下他走这段时间公司的运行情况,看了看相关报表。他走的这段时间一切正常,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这更进一步的坚定了杨三明将公司管理权力转出去的信心。
杨三明想起了加盟商的事,说起来加盟商这个事情,杨三明在香江的时候让张丽萍他们直接开展就行了,觉得没有必要非得自己出面,但张丽萍死活不同意,一定要自己回来。今天杨三明这么一问,也是有些担心,张丽萍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需要自己处理。
张丽萍说道:“杨总,我觉得我们的先解决一下办公环境的问题,而且必须是在市里,我们总不能让加盟商也来乡下参加我们的‘加盟商招募大会’吧,就现在这个办公环境,怎么能提振加盟商对我们公司的信心。”
杨三明本来想对张丽萍说一下陶一萍的事情,后来想了想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还是不要说了。于是对张丽萍说道:“新办公场地的事情我尽快来办,等有了目标到时候通知你们一块去看。”
张丽萍点了点头,又对杨三明说:“杨总,你该换台车了,你现在可是大老板,成天坐着个帕萨特不是个事吧。”
杨三明摇摇头说:“没有必要吧,帕萨特虽然不是什么顶级高档车,但也要三十多万,也还说的过去。再说公司一直在扩张,用钱的地方很多,能省就省点。”
张丽萍不同意的说:“老板,车是一个门面,你开个帕萨特,别人还是认为你是一个小老板,出去办事这车更上不了台面。其他人也不知道你的实力,你有一千万会当你有一百万,有些大企业大老板,和你合作就会有些疑虑。你要是开个三十万的车,那些加盟商又会怎么想。不管手里有没有钱,但是明面上我们要让别人知道我们有钱,而且不差钱,这样有些事才好办。再说了,我们本来就不差钱!”
杨三明听张丽萍这么一说,心里有些动摇,问道:“那样会不会有些招摇了。”
张丽萍笑道:“老板,现在需要的就是招摇,不是低调。我们马上要开加盟商招募大会,你怎么让人家相信加盟我们的店面能够挣到钱?要是现在买个好车,谁还会那么说,谁会相信咱们手里没钱了,恐怕你出去说都不会有人信,这就是招摇的效果,不招摇怎么给人信心。”
杨三明想想张丽萍说的还挺有道理,不过想起手头上的钱,有些疑虑的说:“张姐,公司账上我看了,虽然钱不少,但都预定了用处,真正剩下的闲置资金也就不到一百万,按你说的,再买台高档好车,手里就没钱了。”
张丽萍知道杨三明说的是实际情况,想了想说道:“没事,老板你先把车换了,钱不多的话,就先换台奥迪,怎么说也是政府用车,面子也能说的过去。至于钱,银行里不有得是,咱们这么大个公司,还贷不出款来?”
“贷款”一听这个词,杨三明有些疑虑,他的映像中国内的贷款都是给那些房地产商货和事国有大公司,自己这样的私人也能贷款?杨三明有些皱眉头。
张丽萍知道杨三明的顾虑,就说道:“你以前办不了贷款是因为你的金额小,且没有抵押物品,银行觉得风险太大,所以办不下来。现在我们有公司实体抵押,公司业绩良好,现金流充沛,这个不成为我们的问题。就咱们公司开户那家银行主任已经几次向我推销贷款了。”
听张丽萍这么说,杨三明就明白了,想了想,对张丽萍说道:“那就买吧,你有什么推荐吗?”
张丽萍一瞪眼说道:“我以前饭都快吃不饱了,那知道什么豪车,我就知道奔驰、宝马、奥迪是好车,具体怎么买我就不知道了,不过直接去买肯定不合适,这里边的道道太多了,咱们上次买个帕萨特都差点被人黑了。”
杨三明一听头大了,想了想自己认识的人里就上次卖书认识的温玉江温老板开着一辆大路虎。因为杨三明有东西放在温玉江公司展览,两人经常联系,还算是比较熟。试着给温玉江打了个电话,说出了自己想买车的想法,结果温玉江还真的认识卖车的人,当下就约定下午就带杨三明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