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尘封的的记忆 - 杨三明的飞扬人生 - 我在庄里种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8章尘封的的记忆

正月初五不能出门,杨三明猫在家里无所事事,因为回来以后就开始忙着玉龙表哥的婚礼,杨三明一直没有静下心来。现在年过完了,也不用出去串门拜年了,趁着今天是大扫除的日子,杨三明决定把自己家整理整理,有一些父母的遗物还是需要妥善保存的。

杨三明家的宅子有三间平房、两间小杂房和一个宽敞的院子,东屋的前边有两颗大杨树,儿时每到夏天的时候,一家人常在树下吃饭纳凉,现在因为长久的没有人走动,地面上已经长满了杂草。两棵树上曾经绑着的秋千绳也不见了。这个宅子是父亲和母亲亲手建起来的,每一块土坯都是他们亲手打得,每一块砖都是亲自推着小车买回来的。在他的记忆中,父母的形象和宅子是密不可分的的,童年的时候偎依在父亲的怀里听故事,稍大了跟着母亲在院子里种小菜,荡秋千,无疑那时候的杨三明是最幸福的。

可是在父亲过世后,一切都改变了,偌大的院子变的没有生气,到母亲过世以后,院子里就只剩下了悲伤。这两年来,杨三明不回来,不能说不存在着不愿意走进这个院子的原因。

东边的屋子以前是杨三明一家三口住的,屋里南面靠窗户是一盘大炕,东墙边上是杨三明的床,北墙前边摆着两节红柜子。说实话,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常用的物品大部分已经随着父母的离世,被送到了地下。杨三明将父母留下的一些梳子、剃须刀,母亲的账本、父亲的一些书信、课本之类的物件统一的打了个包放到了自己的空间内,就算收拾完了。

西边的那个屋子,是杨三明奶奶以前居住的,奶奶去世之后,那个屋子也就空了出来,平时放置一些杂物。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杨三明老是感觉里面阴森森的,不敢进去,长大后去镇上读书后,也就没有兴趣探究了。屋里右手边是一盘大炕,炕上摆放了两个足有一米左右大小的扣箱,地上放着一些农具和杂物。

杨三明走进屋子,上炕搬起箱子一角试了试,入手感觉到沉淀淀的。现在很少有人拿这种笨重的扣箱存放东西了,看样式两个箱子应该是以前留下来的老物件,箱子外面的漆皮已经有些脱落了,箱子表面,还雕刻了一些纹饰,黄铜打造的锁鼻上挂了两把铁锁。

杨三明回到自己房间,拿起柜子上的收音机,打开后盖找到几把钥匙。回去试着开了一下,果然能打开这两个箱子。掀开其中一个箱子,发现里面全部都是一些被褥,抖开看了看,被褥的边角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应该是奶奶生前用过的,小心的叠好后又给装了回去。打开另一个箱子,里面是一套绿色封面的军被,抖开看了看,也没什么特别的,叠好了放到一边,就看到箱子下边还有一个旧式的藤条箱子,就是过去老电影中人们出门旅行带的手提箱。

杨三明将藤条箱子取出来,就见上面带着把老式的铜片锁,试了试钥匙窜上没有对应的钥匙,于是伸手直接把锁扯了下来。打开箱子,发现里面全部都是一些书籍和信件,书的封面都有些发黄了,可见这些书都是有些年代的。

从箱子里小心的拿起一本书,杨三明看了下出版日期,发现居然是罗广斌原著、1962年版的《红岩》,粗略的看了一下,杨三明小心的将手中的书放了回去,相信1962年的这种版本的书,现在只能在一些比较大的图书馆才能找到了。

往下翻了翻,里面还有一些《平均》、《织锦记》一类的文学书籍,杨三明就没有了兴趣。让杨三明感兴趣的是在箱子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扎厚厚的信件,信件下面压着一面方形的珐琅壳把镜,珐琅壳上绘着一副并蒂莲,打开后镜面的下脚处刻着一行字‘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随手拿起一封信打开,看了一眼,杨三明顿时愣住了,因为这封信最后的签名,居然是“陶山”,杨三明连忙仔细的读了起来,信的内容并不长,应该是陶山给奶奶的信,在信中详细介绍了自己最近工作生活的情况。

没有想到奶奶居然和陶山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使得杨三明兴趣大增,于是开始整理起奶奶的信件来。大概的翻阅了一下这些书信,杨三明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搞清楚了。奶奶和陶山的事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出豪门宫斗剧,事情的经过有点狗血。不是以前杨三明想的那样,陶山做了陈世美,而是当年陶山的母亲有点嫌弃奶奶是农村人。在那个斗’争不断的年代,陶山母亲一直想给陶山找个门当户对能给儿子保驾护航的妻子,正好当时有那么一个姑娘也很喜欢陶山,有事没事就往陶山跟前转悠。陶山母亲还偏偏在一边推波助澜,没事就邀请那姑娘来家里做客。陶山没什么,奶奶却受不了,奶奶那么要强的一个人,当即就不干了,收拾行李就回了老家。

杨三明看着这些陶山的来信,推测应该是奶奶基本没怎么回信,即使回了也是断绝两人关系的信,最后在父亲三岁的时候,应该是奶奶告诉陶山自己嫁人了,有孩子了,还寄去了父亲的照片,陶山才写了最后的一封祝福的信,终止了联系。这些信磨损的很厉害,应该是奶奶生前经常翻阅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奶奶最终留下了这些信,父亲也没有处理。对于奶奶的婚姻和爱情,杨三明只能表示遗憾。

正准备继续整理奶奶那些书信,想看看是否还能找出其他东西的时候,杨三明的手机响了起来。电话接通之后,陶一萍那中气十足的声音传了过来:“杨总,新年好!听说你回老家了?家里都还好吧……”。

庄睿闻言不禁有些脸红,自己过年都不知道打个电话拜年,还要别人主动问起,连忙说道:“陶总过年你好、新年强健!我很好,家里也没什么事,过完年我回去后找您咋们在一块聚聚。”

“没事就好,可以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京城这边我和张丽萍盯着呢,代我问你父母过年好啊,没别的事,我就是给你打个电话拜个年。”

挂了电话后,杨三明猛地反应过来了,论起来陶一萍是自己的亲姑姑,不论年龄和辈分都比自己大,主动给自己拜年,别是等自己电话不到的原因吧,这事整的。杨三明也不干别的了,赶紧给自己在京城认识的曹仪生、张村长、温玉江等人打电话拜年,至于这么晚,理由是村里没信号,现在是在县城里打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