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生物有机肥料
回到家里,杨三明直接进入了空间,在空间中转了一圈,就见有三个以前见过的生产机器人正在黑土地上播种,阿福则在田地上来回走动,估计是在计量什么。抬手招过阿福,问道:“我模糊记得萨娜以前种植那些作物的时候,使用一些液体营养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阿福回答道:“在空间里种植的时候,一般不会使用肥料,但在外界的时候,萨娜一般会使用一些空间制作的水溶性生物有机肥料,当然开荒的时候还是使用普通化学肥料。”
杨三明又问道:“那你还能不能生产这些生物有机肥料?”
阿福回答:“空间的有机肥料发酵池已经在碰撞中丢失了,现在只能提供生产工序。”
说着向杨三明脑海里传来了一股信息,都是各种类型的肥料配方,至于工艺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建造一个大型的培养槽,也就是发酵池,在发酵池中培养厌氧菌,根据种植的豆科、麦科等不同科属,添加普通的化学肥料和植物残骸,经过细菌的作用后,发酵池会派出一种液体,这种发酵液因为蕴含丰富的生物能量和微量元素,不仅可以经过稀释后作为水溶性有机肥料,也可以作为动物的营养液,配比一些粮食、秸秆、钙粉、蛋白粉等还可以制作成相应的动物饲料。
“你不是说斯塔-格瓦拉声明以植物为食吗,为什么他们会饲养动物?”杨三明好奇的问道。
阿福解释道:“斯塔-格瓦拉人在进行荒芜星球改造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很对生物,不仅有植物,还有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另外,斯塔-格瓦拉人也食荤,不过他们的肉食主要是由各种肉菌生成,类似于地球上你们称为太岁的物种。”
杨三明听说后马上决定在自己的空间里重新建造一个发酵池,生产水溶性生物有机肥料,自己不用分的那么细,只要生产一种能够适应大多数蔬菜的综合性肥料就可以了。当即向阿飞索要了建造发酵池所有的设备和材料清单。
早上杨三明五点多就醒了,昨天睡得早,醒了之后就睡不着了。既然睡不着了,杨三明就起床了,练习了两遍拳,发现自己如果配合呼吸锻炼的话,自己只能完成两个动作,就会因为不协调而必须中断一下,但杨三明也没别的办法,只能不断地持续练习。
告诉张旭今天不过去了,然后杨三明自己做了点早饭吃了,就开车直奔京城了。
考虑到自己以后经常要往空间里运送东西,为了避人耳目,杨三明先去五环附近的一个仓库区租了一间仓库,然后就按照昨天阿福给的材料清单去采购。跑了一上午机电城和建材城,终于买全了所需材料和设备。下午,杨三明在仓库收货后,又将这些东西都搬到了空间里,忙完这一切的时候累的是腰酸背疼。
这时候王晓江给杨三明打来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温室大棚已经建完了,明天就可以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让杨三明抽时间过去验收一下。回了小柳沟村,杨三明见公司锁着门,就直接向着大棚地驶去。到了这里,杨三明就看见二十栋大型温室大棚和旁边的8栋小型棚都已经建好,正挺立在这片荒地之中棚与棚之间用红砖铺了甬道。老远就看见张旭正带着几个人在忙着检查大棚。
杨三明点点头,然后走过去对着张旭说;“旭子,怎么样了。”
张旭一边看着大棚一边说“还行,我已经大致看了一遍了,质量很好,没有什么偷工减料的情况,等明天他们把工具和边角废料收拾了以后,我们再检查一遍。”
回去的路上,张旭又对杨三明说;“你上次说雇人晚上值班,防止有人破坏大棚,或者是偷盗大棚里的蔬菜。可是咱们公司离着大棚太远,最好是盖一间值夜房。”
杨三明想了想说;“光想着建大棚了,还没想到这里,明天问问王晓江,不光是值夜房,还的建个伙房,每天中午总不能让人回家吃饭吧,那也太费时间了。”
第二天交接了大棚,杨三明和王晓江提起来盖房子的事情,结果王晓江建议杨三明搭建钢结构的活动房,说:“盖房子成本太高,建个钢结构的活动房,然后内部保温板再一分隔,这样不仅值夜房和伙房有了,还能有地方做餐厅和临时仓库,使用个十几年的绝对没问题。”
杨三明一听,很有道理,心里算了一下,当即说:“那要是盖个一百二十平米的活动房,里边隔成三个二十平米的小间和一个60平米的大间的话,需要多少钱。”
王晓江一看有生意,当即笑着说;“这样的话,有个四五万就够了。”
杨三明点头表示知道,但没有表态,反而问道;“王总,你是干工程的,有没有比较熟的挖子车,给介绍一下?”
王晓江好奇地说:“我们公司就有一台挖掘机,平时都是租给市里的工程队,不知道找挖掘机干什么?”
杨三明指着那个鱼塘对王晓江说;“那个鱼塘和后边那块洼地也是我承包的,我想将那块洼地也扩建成鱼塘,顺便在鱼塘和大棚中间这道梗上打口井。”
王晓江一听,拍着胸脯说;“这样,你把这事交给我,马上就是我们这行的淡季了,我也不多要,六万块,我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
杨三明心里自己算了算,比自己这几天了解的行情便宜了有两万多,于是说;“行,那个鱼塘,不着急,但活动房你的给我抓紧时间盖。”
王晓江答应道:“你瞧好吧,五天之内,绝对盖好。”
陪着王晓江到银行去转账,结了建大棚的帐,回来的时候顺路买了几袋复合肥扔进了空间,估计等菜苗发芽的时候,空间里的生物有机肥料就能出产了。
回到公司后,张旭和杨三明商量决定,明天召集众人去大棚里分组熟悉,后天正式开始种大棚。杨三明想到这是自己的团队第一次汇合,决定明天晚上在公司院内会餐,一来大家互相联络一下感情,二来也是给大家做个动员。张旭听了后又建议杨三明邀请张村长参加,后来两人一合计,干脆将所有村委都邀请上,就当是维护关系了。
当下两人去了张村长家,和张村长说了一下。老张很支持,帮着统计了一下人数后,答应杨三明明天带着他去挨家邀请那些村委。
杨三明和张旭又去了许文厚家,许文厚是村里专门做流动酒席的,谁家有个喜事请他来办酒席,既方便,价钱又不贵,而且做菜也好吃。定了四桌酒席,约定了明天下午五点在公司院里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