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宝贝回家’ - 杨三明的飞扬人生 - 我在庄里种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1章‘宝贝回家’

拍卖公司的筹备很顺利,李学渊和杨玉祥他们几个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正和陶英红带来的同学对拍卖软件进行测试,杨三明和刘海清、陶英红三人在一边喝茶聊天。

刘海清笑着说:“我看你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拉我下水的?”

“也可以这么说,我总得拉点投资,降低自己的风险对吧?”杨三明毫不介意的承认了,也不拐弯抹角,这次他不缺钱,他需要的是人脉,看上的就是刘海清背后的关系网。

刘海清笑了笑,转移了话题,说:“你上次说要买房子,怎么样,找到合适的了吗?”

“别提了,上次正准备找甘老板帮忙,还没来得及打电话,家里就出了点事,这不是最近刚从老家回来,还没来得及联系呢!”杨三明解释说道。

“要是这样的话,我这里倒是有个消息!”刘海清说着,看了杨三明一眼,见他在认真听,就接着说道:“你嫂子有个开美容院的闺蜜,最近不想干了,据说是收拾东西准备出国,她有一套别墅,就在丰台那边的西郊别墅区,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西郊墅区就在ft区境内,王佐镇、青龙湖公园东1500米、西六环青龙湖出口西200米处。离城市中心直线距离较近,与青龙湖公园咫尺之遥。与天安门直线距离约30公里,距三环18公里,距王佐镇中心南宫村约3公里,区域交通便利与北京中心联系紧密。

杨三明也听说过,只是这个小区是开发成熟的小区,不知道是否还有现房,所以杨三明以前就没有考虑,现在听说了刘海清的消息,当即表态:“当然有兴趣了!”

刘海清见此,就将要出售别墅的地址和房主电话给了杨三明。随后三人开始聊着一些京城最近的新闻,杨三明的电话就响了,杨三明一看是大城的玉器店老板孟庆伦打过来的,连忙到屋外接了起来。

“杨老弟,从哥哥这赚了个钵满盆溢的就没影了,什么时候再来照顾照顾哥哥的生意啊……”

孟庆伦孟老板爽朗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上来就先开了个玩笑,话中的戏谑成分居多,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嘿嘿,我说孟老哥,我上次开的那块毛料还不够照顾你生意啊,我后来可听说了,整个玉器街到现在为止也就开出了那一块高冰种,你的店铺可是一炮而红呀,生意火的了不得。孟老哥你可还没给我发红包呢!”

杨三明后来扫荡鬼市的时候和孟老板又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位主也是个不拘小节,是以说话也是比较随便。

两人寒暄了几句,孟老板告诉杨三明,最近他们几个开玉器店的一块凑了批毛料,准备这月中旬的时候举办个小型交易会,热闹热闹,邀请杨三明过来捧捧场。

听说是要去赌石,杨三明没有当场答应,而是告诉孟庆伦自己最近事比较多,需要看一下行程,才能回复对方。挂断电话后,杨三明心里有些纠结,这刚答应温玉江暂时不去古玩市场上转悠后,还没多长时间,就又要去赌石!不去吧,人家孟老板特意打电话邀请自己去捧场。

“嗯?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吗?”

杨三明转身正要回房间,看到刘海清和李学渊、杨玉祥等人都直愣愣的望着自己。

“明哥,赌石是不是就是人们说的那种从石头里边挖玉石?你挖出来过高冰种,高冰种是什么样的玉石。”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告人的事情,杨三明就给杨玉祥解释了一下什么是高冰种,以及自己上次开出高冰种的经过。李学渊在一旁微笑的听着,上次的事他也只是听陶英红讲过一次,但陶英红讲的和杨三明讲的完全不一样,到杨三明这里就仿佛一件很简单的小事,纯粹是个好运气而已。

“你是说,你赌了块毛料石头赚了将近一千万!现在还有人专门邀请你去赌石?”听完杨三明的叙述,杨玉祥的脸上露出来惊色,他也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己这个小表哥了,从这次见面之后发现,他整个人变得沉稳、自信了许多,而且运气好像也不错。

杨三明无奈的点了点头,道:“嗯,孟老板特意打了电话过来,我正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去呢。”

杨玉祥和刘海清一听,两人连忙表态说让杨三明带他们去见识见识。杨三明一看这个样子,索性就决定多带点人去一趟算了,当下和刘海清约定,等走的时候给他打电话。

刘海清事比较多,中途有人打电话找他买车,看公司没什么需要他的地方,就走了。杨三明作为大老板得一直在公司盯着,到忙完了,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李学渊提议去酒吧街泡吧,杨三明嫌吵不想去,但是想到杨玉祥以后会长时间的与李学渊他们共事,就拜托李学渊和陶英红带着杨玉祥和张小平以及那些同学们去了。

送走三人后,杨三明自己没事干就在家门口得街上溜达。在胡同口看见了一辆三轮车,就是一辆很普通的三轮车,不仅旧,还是没有电动装备纯靠人力登的那种。不同的是这辆三轮车的后厢篷布外边张贴着一张张的寻人启示,启示上的照片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杨三明走过去看了一下,那些寻人启示上都是走失或被拐的孩子。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在那么一瞬间,有一种不知名的东西,击中了杨三明心中的柔软,眼里不由得就溢出了泪水。

“小哥儿,有你认识的娃娃吗?”

杨三明循声望去,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从三轮车旁边的马路牙子上站起来,见杨三明看过来后,一脸期望的盯着杨三明又问了一句:“小哥儿,这里边有你见过的娃娃吗?”

看见杨三明摇头,老人失望的叹了一口气,又蹲了下去。老人年龄看着应该有六十多岁了,穿着很朴素,但是很干净,这时蹲在马路牙子上,一手拿着一个馒头,一手拿着筷子,面前有个玻璃瓶子,里边有点咸菜,显然这就是老人的晚饭。

杨三明看着心酸,从兜里掏出两张老人头,走过去递给了老人。

老人看着递到脸前的钱,摆了摆手,拒绝了杨三明的好意,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对杨三明说:“我是自愿者,出来寻找孩子们的,我不是那些找借口要饭的。”

顺着老人手指的地方,杨三明才看见,老人那已经洗的泛白的红马甲右侧胸口位置有一排黄色的小字和自愿者标志。见老人不愿意收钱,杨三明想了想后,跑到胡同口的小超市里买了一大包吃的和饮料回来,这一次老人没有拒绝,收下了杨三明的东西。

经过攀谈,杨三明知道了老人叫孙昌友,已经64岁了,家在张恒市wq县刘家庄镇双脑包村。老人的儿子已经丢失了三十多年了,老人年年登着三轮车出来找儿子,山西、山东、河南,最远去过安徽、浙江。现在年龄大了,只能趁着每年天气暖和的时候出来在京津地区转转,后来干脆加入了寻亲自愿者,车上的寻人启示都是从‘宝贝回家’网站上打印的,还指给杨三明看网站的网址www.baobeihuijia.com。

孙昌友老人跟杨三明讲了很多寻亲路上的遭遇,临走的时候送给杨三明一副扑克牌,每一张上面都印着一个失踪孩子的相片和材料,所有牌的反面都印着‘宝贝回家’的网址和电话、邮箱、传真甚至qq号。

看着老人推着破旧的三轮车在街道上蹒跚远去,耳边回旋着老人的话“我已经土埋脖子的人了,可是我不甘心啊!我想知道我儿他是死是活,他穿得暖不?吃得饱不?我也知道找回来我儿的希望不大,我出来就是给自己个安慰,我现在就想那些和我一样的人能少一点!”

杨三明心里堵得不行,少小失亲的他一直觉得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阴阳两隔,但今天通过和老人的聊天,他知道了还有一种超越了阴阳两隔的痛苦叫骨肉分离、心碎肠摧。杨三明觉的自己应该有能力做点什么。

‘宝贝回家’www.baobeihuijia.com。网站是由张宝艳女士与其丈夫秦艳友先生于2006年成立的公益性网站,主要宗旨是为帮助寻找失踪儿童及一些流浪乞讨的孩子找家,为孩子家长及志愿者提供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

本文中的老人原型是我这几天在sjz市亲眼所见人物,当时对我触动非常大,所以在书中插入这么一个桥段,也是为以后打个伏笔。本文目前描写时间段是98年至2000年,为了剧情需要,也帮忙宣传一下网站,所以在此引用‘宝贝回家’网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