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第270章
刘景山这些年走南闯北的,也算是涨了不少见识。很多是偶,也都能够感受到大衍的强盛。
以前从没有走到这么北的地方来,再往前,就要跨过边境了。
这会儿听当地的老乡说的这些话,刘景山都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明白老乡的意思。这几年,大范围的战争是从没有过的,但小摩擦不断。
尤其是北境的蛮人,没吃的就来抢,真正是野蛮人一样的行径。
老乡还在继续说:“今年水草不丰,我们养的牛羊都少了不少,那边草原可能境况也并不好。今年,他们指不定格外的艰难呢。”
艰难就意味着会跨境来抢他们的。
刘景山只觉得十分干涩,问道:“没有将那些人打回去吗?”
“打啊,怎么可能不打。只是,他们偷偷摸摸的进来,每年总会有像是我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惨死在他们的刀下,也有不少人直接被抢了。打过杀过,但他们下次还来。”
老乡说这些的语气中,不耐烦居多,倒是没有多少惧怕。
但刘景山是能够想象的出来的,对方的生活究竟是多么的艰难。
晚上,硫晶都还想这些事情。
他的手下过来,问道:“队长,你还在琢磨这些事儿呢?这都是大人们该操心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就好了,别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啊。”
刘景山闷了半晌,才抬起头看向说话的人,声音淡淡的说道:“你说,要怎么样,才能不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知道,我现在只希望,在我们回程的时候,不要遇到这些人。”
不过他们回程倒是十分顺利的,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的事情。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商队才到了岭南。一路上,他们从北方带回来的牛羊等,都出掉了。
进入岭南之后,商队众人提着的信总算是放下了。
刘景山靠坐在马车里,手里正在翻着账本,查看这一趟出行的收获。到了长宁县之后,他直接吩咐马车夫去府衙。
府衙已经修建好了,风格跟长宁县的整体建筑还算是比较统一的。何顾承并不是那种看重面子的人,所以府衙修建的还是以实用为主,并没有跟县衙比气派。
另外再府衙后面,还有一座建筑正在修建。那边每天都有各种材料运送过去,只听说是个学校,旁的刘景山也不大清楚。
他进去见了何顾承,将这一路上的事情都向何顾承做了汇报。
“嗯,本官知道了,你们都辛苦了。”
每次商队出门回来,何顾承一般是在当天就将商队成员应得的那一部分银子发下去,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刘景山拿了银子,却也没有立刻就走,而是问起了北境境外的那些人,“大人,您说他们要怎么才能够好好的相处呢?”
每年都有许多边民死去,而戍边的将士们对此也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些人不正大光明的宣战,他们只偷偷摸摸的进来。进来之后,做尽了奸淫掳掠的事情,就算将士们发现之后将人杀死,但受伤的人也已经受伤了,死去的无辜者再也回不来了。
边境的冲突似乎很难改善,这个问题刘景山憋了一路,他觉得何大人很博学,懂的东西特别多,所以就想问一问。
何顾承说道:“不说北方边境地区,就咱们岭南,时不时的也会有山匪、海寇作乱,许多人都想着得到别人现成的好东西,总想着不劳而获,所以这种事情其实很难杜绝。”
如果真正想要减少这种事情,他想只能将那些蛮人纳入大衍板块,在此基础上与中原各地区互通有无,并且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过去,在一代一代人的转化下,最终才能收获成果吧。
这做起来很难。
刘景山若有所思起来,他觉得自己这个商队的队长,或许有些事情是能够做到的。比如说,在商队下次去那边的时候,带上一些三字经之类的启蒙书籍过去。
边关除了当地的原住民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军户及其家属,那边虽然也有学堂,但书籍、纸张、先生等都是急缺的。他带些启蒙书籍过去,说不定能流传一些去到蛮人那边呢?
最好再夹带一些话本子。
光看教人道理的书籍,大概确实是有些枯燥的。但话本子里面,也是蕴含了大道理的。
就比如山猴先生的话本子,每一本都很精彩,同时也没有忘记宣扬他的思想。道德上的、做人上的,又或者是关于天理的思考。
刘景山觉得,自己之前跑商,思路还是没有打开,只盯着用品,食物等东西,殊不知,传播知识的工具,这也是极受欢迎的一类东西啊。
又跟何顾承报告了路上遇到的一些情况,刘景山便起身告辞了。
现下年关将至,不过他本人过年倒也没有什么需要忙活的,便打了个申请,在商队的账上取了银子,就去采买东西去了。
启蒙类的书籍,他是每样都整了两箱。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再到后面的新语类、寓言类等等,他都搞了。再深入一些的,他斟酌了片刻,决定还是要带上一些。话本子是重点。
除了山猴先生的,其他各位先生写的有趣的,引起人们追捧的话本子,他也给安排上了。刘景山想,就算蛮人不能从中领悟到什么深刻的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沉迷话本,无心抢掠,这也算是一种成功了。
不过,这只是他本人的一点小心思,刘景山可谁都没有说。
毕竟这个想法听起来,就挺天真的。
刘景山在为下一次的出行做准备,而小桃儿府里的人,最近这些天也是异常的忙碌。马上就到年关,各种物品都需要准备起来。
点心、干果、酒水这些要备着、食材需要提前订,家里前前后后都要布置。虽说家里人不多,但何顾承如今已经是一府的知府大人,注定这个年,会有更多的人前来拜会。
小桃儿肚子已经很大了,打从那天胃口好了以后,她倒是再没有干呕过。只是如今夜里饿的更快了,几乎每天夜里都得饿醒了,偏偏外公把完脉之后,还让她控制一下,不然孩子太大了不好生。
这到了过年时候,好吃的格外多,这对于小桃儿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除夕中午,小桃儿也没忙活,家里前前后后的事情,全都交给府里的下人去搞定了。何顾承则陪着她在院子里看风景闲聊,没一会儿,陈皮就从外头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