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第262章
小桃儿却是享受何顾承的陪伴,哪怕他只是捧着一本书,靠坐在床头,她也是欢喜且安心的。
但衙门那边堆积的事情,终究还是需要何顾承前去处理的。
小桃儿也知道,那边的事情更要紧一些,她只是怀孕突然有了反应,便想在爱人面前撒撒娇。
此刻何顾承正躺在床上,喝了一大碗药膳之后,沉沉的睡去。
何顾承已经连续熬了几天夜,若是再不好好休息,人肯定是要撑不住了。小桃儿这边也知道不少药膳的方子,针对何顾承现在的情况,也确实有对症的药膳。
她吩咐全氏做好了,又盯着何顾承喝下了。
“我知道你着急衙门的事情,可是你也得想想自己,你这样子我看着也心疼。先睡一觉,只有你的精神好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才不会出错。”
何顾承这一觉睡的极好,十分安稳。中间甚至都没有醒来,一直到清晨的微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何顾承才动了动眼皮。
出太阳了?
他猛地睁开眼睛,小桃儿就坐在窗边,手里拿着绷子,看起来正在绣花。
何顾承从床上坐起来,动作着实不小,小桃儿也听见了动静。
小桃儿回个头,看着他,唇边漾起一抹笑意,问道:“你醒了?”
“嗯,外面这是,出太阳了?”
“是啊,久违的太阳,真好。”
何顾承起床之后,小桃儿说道:“隔壁已经准备好了洗澡水,你去洗一洗。”
本来想直接去衙门的,听到这话何顾承便也点点头,“嗯。”
洗完澡,何顾承换了衣服,就直接往县衙去了。
县衙里面人不少,全都在紧张的工作。各种数据统计已经陆陆续续的汇总过来,见到何顾承来了,众人行礼之后,便将数据全都报给他了。
何顾承拿起来看了一眼,眉头皱了起来。
伤亡的人还是挺多的,灾后重建的工作量很大,何顾承捏了捏眉心,随即便将心思投入到工作当中。
他首先将衙门留守的衙役召集过来,又让负责建设的主簿带领几个人,将选择地方建立灾后收容点的任务交给了他。
那人还有点不明所以,看向何顾承,问道:“灾后收容点?”
“嗯,这一次受灾的百姓不少,有人房屋被冲垮,无处可去。还有些父母长辈没了,只留下孩子,无人照应,所以官府必须出面,先建立一个临时的灾后收容点,照应他们,将目前最艰难的这段时间渡过。”
何顾承其实早就发现了,官府在这边的职能作用发挥的极其有限。税收完全没有少收,但是该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
像是慈幼院、收容所、救助所等等,全都没有。
官府收取税收,这些本应该要替民众考虑到的。
何顾承在掌上图书馆看的文件资料里面,有写到后世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边的各种基建惠民设施都做的很好,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当然不能跟那个时候比,但是他也想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里建设好。
主簿在县衙已经很多年了,还从没有接收到这样的任务,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这种种,又全都是为百姓考虑。
“长宁县能有这样的父母官,也是一件好事。”
“长宁县如今成了长宁府了,只希望往后其他地方也能够这么好。”
他年纪也不算小了,本以为只能这么浑浑噩噩的生活,直到一只脚踩进棺材里,也看不到任何改变。
但有这么一个人出现了,改变也已经发生了。
主簿挑了几个人,就出去了。
既然是临时的收容所,就不需要建的多好,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但即便是追求速度,这也需要找有建筑经验的人。
既然需要追求效率,就需要特事特办。主簿原本就是当地人,对于长宁县的手艺人,他还是很了解的,直接带着人去说和去了。
因为这不是无偿的,每天都有工钱领,所以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因为人数招的比较多,材料也是由县衙这边去收集的,差不多一天左右的时间,一个临时的收容所就已经搭建好了,同时也安排了几个大夫和学徒过来。
因为在灾情当中,有人受伤,也有人生病,牲畜被淹了之后喝生水也会有传播疫病的风险,这些都需要大夫们来把控。
在收容所建好之后,县衙这边也在组织人手,前去视察各个河堤大坝,一律都需要加固。同时由长宁府这边发出去的公文,也到了另外三个县的县令手里。
主要还是叮嘱他们做好百姓的安抚和灾后重建的工作。
两天后,长宁县这边算是完全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商铺也都开放起来,街上的人也多了,大家坐在茶馆里面,喝着茶听着说书先生在讲故事。
不过这次,说书先生讲的不是姚思瑜的话本子,而是长宁县此次受到灾害的各种应对措施,包括灾后出台的各种应对的方案。
也是因此,老百姓们才了解到,原本官府为他们做了这么多。
这些倒也不是瞎编的,毕竟那个收容所还在呢。这几天,陆陆续续有人从里面搬了出去,而官府那边也在继续建设坚固扩大收容所。
看着那边正在建设当中的收容所,百姓们心中都迸发出了极为强烈的安全感。他们这个地方确实不如别的地方太平,几乎每年都有暴雨大风,顺带的泥石流滚落,丧生在这上面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更别说流离失所的。
现在,再有这种事情发生,他们也不害怕了,至少不用担心无处可去。
真好啊。
百姓们也在谈论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要不说,还是咱们大人好呢,听说再过一段时间,衙门还会组织人手,继续修路,此次修路招人,主要先招在这次暴雨灾害中受灾的人。发工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