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二鸟--李世民灭夏降郑之战
唐太宗李世民是实际上开国君主,以马上得天下,打了不少漂亮仗。其中,扫平王世充与窦建德之役堪称他一生的杰作,伐谋、伐交、伐兵三者并用,以少胜多,以弱击强,在不长的时间内,接连吞掉两大与己相若的割据势力,用兵之巧,享誉千古。
公元618年年底,自晋阳起兵反隋的李渊据关中称帝,建立唐王朝。李渊虽说当了皇帝,可也只是隋末群雄中的一个,近有薛举、刘武周、梁师都,远有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等,只有削平群雄,唐朝李家江山才能坐得稳。
李世民一马当先,首先灭掉紧领薛举父子,然后北上打掉刘武周,稳定了关中与河东基地。‘
下一个横在他视线中的,主要就是盘踞洛阳一带的王世充(郑国)与占据河北的窦建德(夏国)。
王世充原是隋将,隋未乘乱由平叛之人化为割据之主,前不久乘隙吞掉了李密的瓦岗军,实力大增。此时自称郑王,占据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定都洛阳,成为梗在李世眼前的第一个障碍。
窦建德原是隋末起义军中实力较为雄厚的一支,兵强马壮,此时盘踞于河北山东一带,自称夏王。李唐若要一统天下,窦建德是非去不可的障碍。
王郑与窦夏两个拿谁先开刀,李世民分析了形势,认为夏国离唐较远,要翻过太行山,况且夏国内部比较和睦,窦建德较得人心;而郑国就堵在关中的门口,而且内部派系纷争严重,收降的瓦岗诸将心怀异志,其中秦琼、程知节等人已先后倒戈投唐,加之王世充在辖区内横征暴敛,已激起天怨人怒,离心离德。所以,李世民决定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利用过去郑、夏之积怨,派使臣联络窦建德,先稳住夏国,然后命郑国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