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将之法 - 中国兵家 - 张鸣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中国兵家 >

练将之法

戚继光到了蓟门,手下有十数万精兵,不可能象在东南沿海统带戚家军一般事必躬亲,必须练成一批优秀将领,方可成功。所以,“练将”的任务提到了日程。戚继光认为将帅是一军的统帅,一举一动牵扯全军,练兵先要练好将,方能带出一支支精练的部队。

首先,他认为将帅必须掌握文化知识,不能当不识一字的大老粗,满足于战阵上的勇武。其次,在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将帅还需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修养,了解祖国历史,并通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养成忠孝仁义之气。其三,也是为戚继光所最重视的,是兵法理论的学习,他说,兵法如医术一样,不学习掌握是不可能成为名将的。所以他主张为将帅者必须学习《武经七书》、《武经总要》等兵家典籍,学习不要求背诵句读文辞,但求理解其精义,务必做到胸有韬略,畅晓兵机。其四。戚继光还要求将帅在武技及队列操练中身先士卒,为人表率,务必精通一二门武艺,掌握精熟一门以上的专门兵器,并了解其余武技和兵器,不一定精通,但也略知一二。

由于将帅的培训是比士卒训练更繁复且专门化的工作,所以戚继光一面自己着手整顿军队,培训将领,淘汰不合格的将军,《明史》上说他在蓟门十六年易大将凡十人,至于中下级将领就更多。他另一方面积极向朝廷建议兴办“武庠”即军官学校,以便系统正规地训练将帅,不但教兵法,而且教具体的作战技术,于骑射之外,如矛、盾、戈、铤、钩、弩、炮石、火攻、车战之法,各随学员所长专习一门或二门,然后派到军阵中去实习一段,若不中用,再进学校回炉,如此,数年之后,必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将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