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训练
军队不训练则不能战斗。这句话到「唐代就愈发成为兵家常识。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骑兵的作用突出,步兵、弓弩兵的配合也愈见重要,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非但不能战斗,而且往往会冲乱自家的阵角。
唐朝是以马上得天下,骑兵是唐初最主要的兵种,放下锄头的农民化为一名骑兵,不经过系统训练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李卫公问对》的训练是着墨甚多。它非常重视训练方法的得当与否,认为如果教导得法,不仅士兵接受掌握快,而且他们心情愉快,乐于用命。相反,如果教导无方,纵使朝暮督责,也无益于事。所以李靖制定了一整套由单兵到小分队,由小分队到大部队的训练程序,在战斗队形的演习中,由伍法而至队法,最后到阵法,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同时,李靖还强调要根据各个兵种和部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别教练,比如由汉族农民组成的部队就与少数民部队的教练方式不一样,前者多教骑射技术,后者重点培养协同配合能力等等。
李靖更强调洲练的实战性,不摆花架子,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实战中,新老兵搭配,务使新兵接受实战洗礼而又无大损失。最后经过训练的士兵应到在战斗中虽厮杀成一团但章法不乱,士卒虽被隔开,但仍能各自为战,退却时不溃散,井然有序。
《百战奇法》与《阵纪》一阵前实技
《百战奇法》是一部一度托名于刘基(伯温)的兵书。据研究,此书当出自于宋人之手,是一部讲具体战法并借助战便说明的“实战大全”。《阵纪》顾名思义也是一部讲阵前实用技能的兵书,是作者多年行伍战阵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