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观
从哲学意义上讲,《尉缭子》的战争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性质,它反对迷信,反对天命论,认为战争的进行不需靠卜神占鬼来预知先机,主要是人为的努力在起作用。只要人的谋略运用得当。物质供应充分,士卒训练有素,那就可以有效地驾驭天时地物取得战争的胜利。这种观点,比起殷周时每战必问巫师的情景,相去恍若天壤。
其次,《尉缭子》认为战争是应该有道德属性的,正当的战争应该是正义的,其功能是要“诛暴乱,禁不义”,以讨伐不义为目的的。“王者之师”要以“仁义”为本,不能一味杀戮。从本质上讲,战争毕竟是种暴力为基本色的手段。国家运用战争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所以不能穷兵黩武,应该“慎战”,把战争视为最后的手段。所以不能“废兵”,废兵则国必亡,反会招来更大的灾祸。
《尉缭子》对于军事、政治、经济三者关系有过很精辟的论述,它认为,经济是国家的根本,也是战争赖以进行的物质保障,所以必须发展经济,保障军队供给,而发展经济就是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奖励农桑,以农为本,如果土地广阔而又能充分利用自然就会使人能富裕,人民富了国家才会富,国家既富且治,则不发兵也会让天下服从。《尉缭子》还形象地把军事和政治比喻为枝干与根基、“表”和“里”的关系。它认为战争这种东西,从来都是武力为枝而以文治为根基,或者以军事为表,以政治为里的,政治是用来辨明利害这所在,识别安危之所系,而军事则用来付诸实施,“犯强敌,力攻守”。也就是政治才是战争的根本,而军事是从属于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