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中国速度
维和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维护和平,控制战争,更重要的还是让这些民众不再遭受战火的袭击,过上和平的生活。
或许会有人觉得不值得,牺牲国人的生命,去帮助一些素不相识的外国人。
但真是这样吗?如果不是维和部队,南非的战争已经席卷,南苏丹还在打生打死,不知道多少人会死在战争当中,又会有多少人流离失所。
这些人的死亡会使得经济急速倒退,波及全球,而且难民还会给邻国造成极大的负担,动荡经济。
哪怕不为别的,只是看着那一双双无助的面孔,任何有认知的人也会感觉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虽然言语不通,但在这一刻,他们同那些尼日利亚人仿佛成为了一家人。
他们齐心合力,没日没夜,只为了尽快修复这条铁路线。
在他们的辛苦下,铁路线以极快的速度在修复,短短十天不到就已经是修复了三分之一。
这让麦扎科又惊又喜,对张锦驰他们更是不虞余地的支持。
这家伙也算聪明,每日也参与到了工程修复当中,给予民众激昂的鼓励,赢得了不少的支持。
不得不说这个家伙倒是很懂得政治。
当时间到了第二十九天,就在日期堪堪达到的时候,长达十公里的铁路被张锦驰他们修复好了。
在工程结束的当天,所有人都爆发出了欢呼。
他们兴奋、激动,因为他们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巨大的成就感包裹住他们让他们沉浸在了快乐的海洋当中。
想着在此前没日没夜的抢修,汗水挥洒的辛苦,张锦驰也不由的感慨不已。
他知道如果没有这些淳朴的民众,他们绝对无法在短短时间内完成工程的修复。
看着与周文鹏他们拥抱在一起的民众,张锦驰笑了起来,知道这是属于他们的功劳。
麦扎科早早的就赶来了,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推下了所有的事情,并还带来了一些记者。
在众人的现场,麦扎科背对着欢呼的众人,冲着那闪光不停的镜头,慷慨激昂的说了起来。
“这是一次伟大的工程,是我们尼日利亚人民和中国友人的一次历史性的成就,它象征着.....”
一副长篇大论,但这时候却没人管他,因为即便是这些记者也不免被这里的气氛所感染。
只听得咔嚓咔嚓,相机的声音不断响起,将麦扎科和背后的那群人定格在画面中。
不久后,这则新闻就传遍了整个尼日利亚,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麦扎科这次不仅没有得到惩罚,反而从下层一跃进入到了党派高层的视野当中,成为如今塔拉巴州最闪耀的市长。
与此同时,西方各国也报道了这次的事件,他们都为这次的事情感到震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速度,在中国部队的带领下,尼日利亚完成了不可能的速度。”时代周刊。
“中国总是能够创造奇迹,这次在尼日利亚也毫不例外,他们让所有的人认识的‘中国速度’!”环球周刊。
同一时间,西方的各大周刊,还有那些abc电视台等等也都是争相报道。
‘中国速度’俨然成为了他们所追捧的东西。
在国内,中央电视台也郑重的报道了这次的时间。
“近日,我国驻尼日利亚的医疗部队同当地的民众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情,在我国部队的带领下,在仅仅不到三十日的时间,完成了十公里的铁路抢修工作,这可以说两国友谊的见证,具有里程碑意义.....”
足足一分半的时间都在报道这件新闻,让人不注意都难。
网上也因此炸开锅了,没办法,他们注意到不仅仅是国内,连国外都争相报道了,自然不可能当作平常的新闻忽视掉。
“牛逼!中国人最牛逼!”
“嘿,看没看见,老外都服了,还称之为‘中国速度’,我只想说中国部队真牛逼!”
“啥都不说了,楼上+1!”
“+1!”
“+1!”
短短时间内,‘中国速度’这四个字瞬间冲到了热搜榜第一名。
而在这时,有些人注意到,在这个部队的名单当中竟然发现了张锦驰的名字,而且还是这次的指挥官,瞬间炸开锅了。
在网络上,又引起了一阵风暴。
而对于国内国外的报道,张锦驰却是根本不知道。
在所有工程抢修完毕,麦扎科很是豪爽的大手一挥,组织了一场庆祝晚会。
在贝利市内,在当晚不仅仅是参与的那些难民,还有民众也都参与了其中,逐渐形成了一场浩大的晚会。
当晚,整个贝利市都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当中。
张锦驰也给周文鹏他们放了个假,让他们放松的去玩耍。
一直快到凌晨,城市才安静下来,街上满地都是各种瓜果皮等杂物,显得有些肮脏。
但在今天之后,这些垃圾也会因此被清空。
这倒是此前麦扎科干的唯一一件实事,就是对城市的卫生要求很严格,虽然做不到跟国内一样,但相比其他的城市也是要好上很多。
“张,我亲爱的朋友,这次真的要感谢你。”麦扎科拉着张锦驰的手,心中可是激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