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爷爷的召见
张锦弛上午出发,下午才赶到1号大院。
1号大院远在大兴,里面住着的都是中央退下来的老干部,有专人照顾着,听到汽车喇叭,张茹从别墅里面迎出来,照理说她是小姑,是长辈,没必侄儿这么大的脸面,家里随意一个佣人出来迎接就行,但她这个当姑姑的对这个侄儿实在是喜欢。
张茹没有儿子,从小到大,张茹都把张锦弛当半个儿子,而且,自从听说张锦弛参加了维和部队在南苏丹遇到种种危险,张茹就十分惦记这个侄儿。
见到张锦弛,张茹先板起脸,很不悦道:“二子,怎么回事,去南苏丹了也不告诉小姑一声,这么大的事也不回家来跟我们商量一下。”
张茹也是最近才知道张锦弛参加维和的。
张锦弛这算看出来了,感情全家都在埋怨他爹一声不吭把他送进维和部队。
老张家有个传统,就是必须有一个儿子留在身边。
张贺年可不是食古不化的老顽固,他知道战争的可怕,所以就立下规矩不管以后发展成什么样,老张家的男儿必须有一个留在家传宗接代。
张诚他们那辈,老大喜欢医术,老二喜欢打仗,最后张铮留在了身边,张诚参军带兵打仗,到了张锦弛他们这代人,大伯和小姑家都是女孩,就他们家两个儿子,他大哥14岁就当兵走了,家里人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可谁也没想到,张诚会一声不响把儿子送到部队。
还是维和部队。
因为这事,老爷子大发雷霆,告诉张诚要是不把他孙子给找回来就让他当孙子!
张锦弛自幼酷爱医术,尽得老爷子真传。
可以说是老爷子的所有希望。
张家是医圣张仲景的后人,必须有人把医术发扬光大。
事实上,张茹也打算把公司交给侄儿搭理。
在听说,张锦弛在南苏丹战场遇到危险,可恐怖分子正面搏击时,张茹恨不得动用关系把侄儿给调回来。
张锦弛笑道:“小姑,我去南苏丹那是工作,工作上的事有什么好商量的。”
“狗屁工作!”
张茹生气:“你的工作是首都医院,什么时候变成南苏丹了!”
“再说,你以为就你爹那点小把戏能瞒的住老爷子吗,老爷子前天刚臭骂他一顿。”
张锦弛一听,怪不得昨天提起这件事,老张那脸色跟吃那什么了似的,感情是让老爷子给骂了,不知道怎么的,他越想心里越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赶紧摇摇头,这种赶紧不好,怎么能幸灾乐祸老爹呢。
“小姑,这样不能全怪我爸,去南苏丹也是我的注意。“张锦弛赶紧替老张解释。
其实,要没有老张帮忙他还真去不上南苏丹。
“哼,总之还有半年,半年后你乖乖回来,不然有你爹好受的。“
张锦弛嘿嘿一笑,说道:“遵命,首长!“
张茹翻个白眼:“真不知道当兵有什么好的,你们爷俩那么痴迷,哦对,还有你大哥一个,一去就是三年,到现在也不说回来看看家里,行了别在这站着了,老爷子还在屋里等你呢!“
张锦弛大哥也是,一声不吭的就当兵走了,一走就是三年。
张锦弛好歹还回家几次,他大哥三年了一次都没回来过,每年都把探亲假让给别人。
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大跟家里闹矛盾呢。
“哎,二子我跟你说,老爷子现在每天都念叨你,一会你要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张茹说的一点也不过分,老张一大家子人也就他算是彻底继承了老爷子的衣钵,张铮虽然也学医,但他学的是西医,只有张锦弛酷爱中医,并且还干的有声有色的,算是继承了老爷子的荣光,老爷子也因此更关注他,爱屋及乌,这也理所当然。
倒不是说,带兵打仗不好。
实在是,老张家当兵的太多了,老儿子、大孙子,全都上了战场带兵打仗。
反而让继承医术成了香饽饽。
张茹怕他上了战场,思想转变最后向他哥一样,在后面紧着撺掇他开口。
“那是我爷爷,我有需要不会客气的!“张锦弛也压低声音,笑着说道。
进屋后,老爷子和老太太都在,老太太慈祥的看着孙子,满脸的笑容,看的出来,愉悦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可在老张家不然,老儿子张诚从小就调皮捣蛋,大孙子更是14岁就当兵去了,反倒是这个最小的,自幼在老太太身边长大。
3岁时,老张头就把他要到了自己身边,学习医术,一学就是10年,直到上初中,张锦弛才回家住。
“奶奶!“张锦弛先不跟老爷子打招呼,直接走到老太太身边,亲热的叫了声奶奶。
“孩子,让你受委屈了!“老太太一想到孙子在异国他乡吃苦,眼泪顿时就下来了。
张锦弛连忙说道:“奶奶,我没事的,去南苏丹参加维和是我的意思。”
“不关的爹的事!”张锦弛临了还不忘替他爹解释一下。
老太太没在说什么,她年轻时候也过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就是舍不得孙子。
现在孙子完好无损的回来了,她也不说什么。
老张家,还是老爷子为尊,一切都要看老爷子的意思,现在孙子回来了,老爷子一句话,孙子就不用再回南苏丹了。
“爷爷!”
“嗯!”老爷子轻轻一点头。
老爷子面色如常,锐利的眼神在张锦弛身上扫过:“过来坐!”
“哎!”张锦弛乖乖的坐到爷爷身边。
客厅的长沙发上,老爷子端坐着,老太太坐在左手边的单人沙发里,其次是张茹,张锦弛还向往常一样,乖乖的坐到了老爷子右手边的空沙发上,轻车熟路的给老爷子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