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大明水师、大明海贼团,务农司 - 大明:我朱标,真长生了 - 兵峰所指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30章大明水师、大明海贼团,务农司

朱标看向主动请缨的冯胜,他身形魁伟,目光犀利,整个人给人一种肃杀的寒风凛冽感觉。

朱标笑吟吟问道:

“宋国公,您打算如何灭高丽?”

冯胜说道:

“咱钻研过唐太宗李世民的用兵之法,精于庙算,变不利的势,为有利的势。”

“比方说,他最著名的一战擒两王。窦建德引军从河北来救王世充,虎牢关大战前,唐太宗就是身先力卒,亲率五骑来到窦军中军行营大帐前,引诱对方几千人追击,然后俘虏对方大将不说,还挫其锐气。”

“唐太宗三万唐军横扫高句丽十五万大军,也是精于庙算,先诱敌,然后围于山中谷地,一战灭掉对方这主力。”

“咱也要率轻骑,先侵扰,逐渐吸引对方主力大军上钩,然后毕功于一役,以咱大明骑兵的所向披靡,定然可以一战而破之!”

朱标看向徐达,问道:

“魏国公如何看宋国公的用兵策略?”

徐达摇摇头说:

“我军一旦有动作,定然泄密。朝野上下都有诸多高丽宫人太监,率军出征,对方必然吸取高句丽与唐太宗时期作战的教训。”

“对方必然大举后撤民户,躲藏于深山,驻高垒,依凭坚墙城池,据险而守,轻易不会出战。”

“我军大批粮草辎重,依旧不得不学隋唐时期,也从狭窄的辽西走廊运输!对方料定我军必然想着速胜,待得我军久久寻不到对方,疲惫之时,粮草物资跟不上之时,便是我军大败之即。”

冯胜怒道:

“他们不出战,咱就挖战沟战壕,也改成旷日持久的对耗,一城一池地攻占,一地一地地占领!”

朱标点点头,看向徐达,赞许道:

“高丽这小国,别看弹丸小国而已,但除了海边的一些农耕的平原外,皆是高山山地。咱绝不能学隋炀帝杨广那样,举国之力运送粮草物资,成了对方的运输大队长,反而便宜了对方,等第二次打就千难万难了。”

问向徐达,出声道:

“岳父,要是您打的话,您会如何打?”

徐达迟疑一阵,出声道:

“咱其实可以不打。”

“用间谍在其朝中,大量收买当今篡位国王辛耦的反对派臣子们,名正言顺的先国王世子王瑶在咱们手里,咱们就打着尊王锄奸的旗号,扶植王瑶做国王,让他们纷纷倒戈就行了。”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

“如此这般,不用劳民伤财,也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以实控高丽国。之后,逐渐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逼对方割让各种咱们想要的就行了。”

朱标笑着赞许道:

“如若不是因为高丽有个李成桂,咱也一定会采用岳父您的策略。”

“但,恰恰因为有这个战绩彪炳的李成桂,咱不能这样搞。等于是养寇!”

李成桂是谁?

历史上在1392年夺取了高丽政权的牛人。

此刻,哪怕现在是洪武九年,也已经41岁了,拥有战绩有:

平定秃鲁江万户朴仪叛乱、从红巾军手里夺回都城、打败元朝纳哈出大军、远征辽阳,捕获元将金伯言,特别是这四五年之间,屡次大破倭寇入侵,取得智翼山、西海道等对倭作战胜利。

有这样一个掌军的实权派大臣在高丽朝中,明朝想要直接用宫变的方法夺权,压根就是痴人说梦,只会便宜了李成桂。

“殿下?那咱们只能一点点地攻城略地,打个几年十几年?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都是山地,没多少能种地的平原,难怪自古至今这么多朝代,仅仅只有隋唐在对方威胁太大时候才兴大军去攻占!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常茂有些泄气了,继续纳闷问一句:

“那干嘛非要打呢?继续用羁縻政策,让对方称臣做朝贡国不行吗?”

朱标扫一眼这五个国公,出声道:

“必须要打!”

“咱们大明获得的祥瑞农作物红薯、玉米、土豆这些,压根藏不住,民间一推广,必然大范围种植,也将在数年内传入高丽国内。灭它的时间,绝不能超过二十年,否则就是爆兵出一代人,爆兵出兵精粮足人多的地区性大国来!”

“再加上,今后无数年都将是风调雨顺的气温上升期,对方也是农耕国,而且跟咱们既不同根也不同源,他们有自己的文字与文化传承,和咱们必定是你死我活!”

“咱们开国初期这王朝上升期若不打的话,只要等个几十年后,整个朝野上下的一致强国强军强民的共识没有了。那么,高丽国成为另外一个长期与宋朝对峙的辽国、金国都未必不可能!更有甚者,崖山之祸也未必不可能!”

他朱标太明白了,隋唐不顾一切也要在开国两个皇帝的任期内,灭掉高句丽的根本原因。

同样是定居式的农耕文明,真就是那一句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幸好历史上,元朝蒙古族崛起,灭掉了金国。否则,就单单以金国在燕云、河北等地的垦荒定居农耕那百余年,兴盛繁育起来的五六百万金民,既不同根也不同源,也拥有自己文字与文化传承,对整个汉族子民都是最大的威胁。

也幸好历史上的大明,在远隔了近五百年的情况下,收回了燕云之地,驱逐蒙古族等鞑虏,一统南北,之后历史上的朱棣又迁都北平,促进了南北方大融合,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开国初期那几十年,必须做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否则的话,整个王朝后面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将活在时刻提心吊胆的阴影上。挫宋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