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建坚城,查余姚王家,设密折制度!
汴都宫城,奉天殿,御书房里。
“好!好!好!”朱元璋在得知捷报后,笑脸灿烂,连声夸赞。
身旁的马皇后,总算是长舒口气,看向曹国公李文忠,殷切问道:
“咱标儿不听我言,非要亲自带军亲征,儿在外母担忧,既然已经一战扫灭叛军大军,还俘虏了五万余人。曹国公你就跑一趟,帮着平定江南,可否?”
话音刚落,朱元璋直接厉色喝斥:
“妇人之见!”
“带兵平叛,军国大事,岂可儿戏?标儿旗开得胜,一举定鼎乾坤,正是手握重权,收归民心军心时刻,你怎能画蛇添足?”
曹国公李文忠也是拱手夸赞,笑道:
“殿下之前一直宽仁施政,咱们勋贵武将们颇有微词。而今殿下雄才伟略,文能慑服天下士人、匠工、三教,武能兵临城下,首战即破大贼,陛下、皇后娘娘终于可以彻底放下心了!”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咱大明盛世在望也!”
朱元璋没好气地翻白眼:
“行了行了,别拍马屁了。”
“咱找你来,是傅友德在西南连战连捷。”
“你呢,性格沉稳,通晓经义,又深知兵法,英勇善战,也不藏私。也是咱亡姐的儿子,咱这亲戚身份咱也不生疏。”
“咱想起来了,标儿所说,在川西建起一连片雄伟坚城,连成防线的事情。商讨一下,你怎么看?”
李文忠面露诧异,目光落在御书房墙壁上的大明堪舆图上,脸色沉思起来,片刻后,不免诧异问:
“防谁?”
马皇后也露出诧异表情,问朱元璋道:
“对啊,防谁?以咱大明兵锋所向,所向披靡,水陆皆可并进,而且咱标儿的新军战法,飞鸽传书回来,铁车兵阵加上火绳枪阵列,连破军营,如入无人之境,他竟然要修城,还要防守?”
朱元璋走到大明堪舆图跟前,也如同之前朱标给他画圈圈那样,在地图上画一个大圈,看向马皇后与李文忠,出声道:
“你们一直不觉得,秦汉以来,除了唐、元之外,历朝历代都自始至终没有跳出这个囚笼吗?”
“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存在,咱汉家子民作为农耕为主的文明,无法从西南这片高原冲出去,北方还要防范游牧民族,而东方向与东南方向,一直不通海运。”
“宋、元的确通海运了。但南宋那个困守半壁江山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赵家皇室,自始至终都只沉浸于奢靡享受,完全没有外拓拓展想法。”
“咱的好标儿说了,咱大明一定要跳出这个牢笼!”
“而去年整个冬天都温暖如春,今年春也热如盛夏,恰恰如他所说,气候变了!那么,接下来,咱们大明一定会面临周围四方的来敌。唐朝的吐蕃、南诏、高句丽以及北方突厥这些东南西北四处的边患,咱们也一定会面临!”
“标儿说了,咱必须经略东北亚,也就是辽东、高丽与东瀛,一直往北。”
“同时,咱也一定要通海运。现在整个朝野上下,已经看到海运的辉煌成功了!从美洲运回来高产的红薯、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举国上下都粮产翻倍,粮价一直降低!从东瀛、美洲运回来天量的金银,咱压根不用再发大明宝钞,就可以让掌控真正的货币发行权!而且,从澳洲运回来海量铁矿,今后咱造武器更不愁没铁矿!标儿所说的,四海宾服,咱还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实现这一目标!”
“而咱的好标儿,他还说了,咱们一定要往西南发展,把前朝的缅中行省夺回来,把前朝的安南也占据!这相当于两条腿走路,咱大明今后有了这两条腿,就算可以往西侧方向真正地通海贸了!”
他更是雄心万丈,指向暹罗再往南延伸出的满剌加与苏门答腊岛的交汇处(今马六甲海峡),出声道:
“咱标儿更说了,今后咱大明海运与海贸的咽喉地带,在于这个海峡!这里咱无论如何一定要派大明水师海军占住,建立宣慰司!标儿说了,取名就叫做大明旧港宣慰司!”
“占了这里,就相当于,今后海贸无惧海贼,无惧任何蛮夷外敌!”
李文忠越是看着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壮志激昂,越是感到心潮澎湃,仿若短时间又回到了跟这位舅舅吴王,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严州诸全大破张士诚的辉煌征战岁月。
他忍不住插嘴惊问:
“舅舅,咱除了北元之外,还需要警戒戒备哪些蛮夷外敌?”
朱元璋指向朱标曾经给他说过的中东与欧洲,出声道:
“咱标儿说了,这里,咱若是通过汉唐时的丝绸之路一路往西,咱将会遇到新近崛起的帖木儿,但并不足为据,它是昙花一现,几十年后就会崩溃。而这里,真正的大敌,是奥斯曼!曾经还苟延残喘的东罗马,咱大明不阻止的话,将会被奥斯曼征服覆灭。”
“而这里,标儿口中称这里为欧洲,在接下来几十年后,咱若不阻止的话,将会诞生真正要通过海运与殖民,征服全球的数个国家。”
“咱标儿说了,咱必须尽快,从两个方向前往欧洲,扼杀他们。”
“第一个方向,咱在驱逐灭掉北元后,在这片广袤的曾是唐朝瀚海都护府(今西伯利亚)地区,广修铁路,先弄个八横八竖,咱要像前朝曾经的铁蹄踏遍东欧一样,也一样从陆路打到欧洲去。”
“第二个方向,他给出了方案,现在蓝玉已经在美洲让咱大明的移民开枝散叶,咱在这个狭窄之处,开凿好这个地方的运河。然后通过宝船船队,征讨欧洲!”
“标儿说了,欧洲这片一马平川的百战之地,就像是养蛊,养到最后杀出来的蛊王,咱们若是坐视它们不管的话,将来咱们也将会被征伐世界的蛊王所荼毒!”
“咱们必须做到先发制人!致人而不致于人!”
李文忠总算是明白了,目光落在川西之地,震惊地出声道:
“舅舅,咱早听闻唐时吐蕃之祸,数次攻破长安,咱提前设防线,的确是英明之策。”
朱元璋笑道:“咱派你过去,你倒也不用太过着急。咱的好标儿交代了,哪怕气候变温暖,整个高原地区成为兵精粮足的吐蕃,也需要至少十五年往上的人口膨胀!”
说完,更是声音冷冽,锐不可当蹦出四个字:“咱慢慢磨。”
李文忠有些心悸,立即躬身施礼:“陛下英明。”
他太明白自己这位舅舅,他母亲是老朱的早就在灾年时饿死的二姐,而他跟着这洪武大帝在濠州起兵,几十年来,眼睁睁看着舅舅从乞丐、和尚、起义军招兵偏将、众人投靠的上位、攻占集庆路也就是南京被元廷册封吴王、打败陈友谅、打败张士诚张士信方国珍……他最心悸的,便是舅舅的水滴石穿的慢慢磨手段。
派差役探查田亩,鱼鳞册政策,已经搞了十年了。
派差役促使皇权下乡,里甲政策,也已经搞了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