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打压欧阳伦,增值茶税,查债!
朱标应召见返回宫中,才发现,老朱身旁,站着老朱的侄子李文忠,以及另外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
“启禀殿下,这是欧阳伦,腹有经纶,精善诗书,韬略绝佳,川蜀成都人士,在咱军帐帐下献言进策,颇有建树。”
李文忠正笑呵呵地向他介绍这年轻人。
朱标一皱眉,目光扫视这欧阳伦。
面白短须,身子虚浮,颇有些浮夸之色,却是在眼角余光扫视到他朱标后,立即就收起鬼祟眼神,赶紧向他朱标笑嘻嘻恭维出声:
“久闻太子殿下英明神武,雄才伟略,如今咱大明国富民殷,太子殿下建功卓著,实乃不世出之旷世英主也。”
朱标看到,自己父皇在李文忠推荐这人之后,也是审视目光打量这人。
他看到这欧阳伦一副谗言蜜语样子,便在内心增添一丝不喜之色。
他在记忆力回忆,便忆起来了,历史上,将会在洪武十四年,被老朱和马皇后看中,娶了安庆公主的老朱的女婿?被封驸马都尉,被派往川滇地区收茶税。
然后走私茶叶到边境牟取暴利,其家奴周保还占用边境官驿运输渠道,殴打巡视检查的边境贸易官员,官员不堪受辱向朝廷举报,后来,这位驸马爷被圈禁关进昭狱,在洪武三十年,被老朱给赐死。
朱标思前想定,已有主意,看向李文忠,问道:
“曹国公,推荐此人,所为何事?”
李文忠向他回禀道:
“启禀殿下,陛下已经命傅友德整军备战,并调沐英,准备攻占云南,此欧阳伦,咱推荐他经略茶马古道的茶马司,收缴茶税,以便就地筹集钱粮,用以征战。”
朱标心道:果然啊,欧阳伦这厮,身为川人,早已经看中了茶马古道的牟利途经了。
他看向正皱眉,审视目光扫向欧阳伦的朱元璋。
历史上的大明,老朱还被一群文官集团忽悠哄骗的时候,自然对这种满腹经纶的士人格外器重。
而现在呢?经过这几年,他朱标对老朱的谆谆教诲,老朱早已经看透了这类文人书生们的幺蛾子了,自然不会那么轻易再受其蒙骗,对其产生好感,甚至有嫁闺女之举了。
“标儿,你怎么看?”此时,老朱看向他,问道。
朱标看向欧阳伦:“你先退下去吧。”
在人离开之后,看向李文忠,出声道:
“堂兄,此人断不可用。”
“而且,茶马古道这件事情,今后你自己亲自负责,断不可委托他人。”
更是对有些疑惑的老朱,回禀道:
“启禀父皇,咱在泰州设第一个茶马司之后,又在河州、洮州等地设立茶马司,专管收缴茶税,此事,应该派咱们皇室的太监,专门驻地收茶税。”
“暂且由咱堂兄管辖茶马古道,切不可让文臣士绅富户们,把手伸向茶马古道这一个重要牟利的交通贸易通道。”
“而且,咱还应该一开始少收茶税,鼓励茶农种植茶叶,并且大肆奖赏茶农与茶商去搞茶叶贸易。”
“北宋蔡京还被朝堂上公认是好臣子之时,就曾经改革过茶税,榷茶引税制度,收为官营。榷茶,就是茶叶专卖。结果呢,看似给北宋朝廷增加了茶税岁入,却是造成了长期边患。乃至于金军翻边之时,西北边军还因为边境不稳,无法支援汴京。”
“他收为茶叶专营,令陕甘川蜀云贵等地,原本还可以靠着种植茶园苟活活命的茶农们,彻底没了生机!”
“茶园也被权势富户兼并!最终后果是,弱小无依的茶农是开始逃避撂荒,川蜀特别是汉中之地,大量农人迁民逃走,西夏彻底开始入侵北宋的西北边境。”
“之前,咱也引用宋制,榷茶引税,在攻占川蜀之后,也这样搞,施行茶叶专卖,严谨茶叶自由买卖和民间囤积,看似最开始茶税能岁入75万两白银之巨,却是寅吃卯粮,短期榷茶,最终却只能继续让西北西南地区土司们在百姓拥护下,继续作乱。”
老朱忍不住惊诧出声,问:
“那咱的金牌信符制度,与茶马比价,还有巡查与监管呢?岂不是也画蛇添足?”
朱标心知,茶叶专卖,规定了,百姓家里存茶不能超过一个月用量,负责产茶区统一收购的茶课司,会严查茶户私卖行为,私卖则罚没茶园。
朱标心知,金牌信符,是在茶引基础上,向购买茶叶的僧侣民众颁发金牌信符,凭茶引、凭符卖茶,是让茶商做二道贩子,却也是收第二道税。
而茶马比价,则更是让云贵川地区,往缅中地区、天竺地区、藏南地区等偏僻地区,让本来产马的他们,用马匹换取茶叶。
洪武年间,上马兑换茶叶120斤,中马70斤,小马驹50斤。
茶税对朝廷来说,有用处吗?
短期来看,立竿见影。
就像历史上的大明,万历年间开始收矿税一样,同样的做法,所有大明国境内的矿产收归官营,然后直接造成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宁夏叛乱,就是因为收矿税闹的。
长期来看,朝廷看似收上来了税,但他朱标看来,现在是他重视海权进行海洋贸易的海贸时代,压根不应该榷茶引税。
茶税最多一年也才岁入75万两白银的税收收入,但若是放开了给茶农让其自己贩卖茶叶呢?
西北西南边陲之地,本就是土地贫瘠,再加上山高林密地带,茶农本就够辛苦够艰辛了。
官员收缴茶税,严谨私自贩卖茶叶,这种收归国有的手段,只会让大量茶农撂荒逃掉,既不利于边陲移民稳定,又撑死了只能收简单的几年茶税罢了。
茶税越是收到王朝朝代的中后面,历史上的大明,西南诸省种茶的越来越少,弘治年间,100斤茶叶都可以换上马一匹了。
茶叶都越来越稀少,茶税一年也就只能收上来最高七万两白银的可怜数量了。
结果呢?
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云贵川各种土司叛乱数量,达到上百起之多,哪怕有秦良玉这样的明末知名女将大败土司作乱,却也止不住整个西南边陲的边患。
在他看来,茶税,压根就是农业税另一种变种,而且还是朝廷垄断方式的,收茶税,最终肥了什么人?
肥了西南的大富户们以及他们拥立的哪怕改土归流政策下的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