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宁州,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 重生之帝国崛起 - 闪亮的弹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048宁州,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宁州前线,乃木希典举起望远镜,眺望着晨霭之中的宁州城。

他的身后,骑兵、炮兵、步兵正在紧张准备,不过不是准备攻城,而是准备进城。

他们知道,宁州前线敌军已经溃败,那个好吃懒做的庆禄,现在已经丢下他的部队和城市,跑的无影无踪了,毫无疑问,现在宁州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远处的城市低矮错落分布,城前的茅舍升起缕缕青烟,田埂的小麦苗露出了青绿。

“真是一个好地方。”乃木放下望远镜,喃喃自语。想来诗兴大发,又想赋诗一首,不过想想还没拿下宁州城,便索性没有继续下去。

秋山好古并不在意欣赏什么美景,他更在意的是这背后的利益:“宁州作为中原的门户,打下了这里,接下来便可占据辽东,进而进攻敌国京城。”

乃木希典没有继续他的话,反倒是问道:“秋山,你说我们会打到他们的都城吗?”

秋山好古一愣,反问道:“为什么不会呢?”

乃木希典停顿片刻,缓缓说道:“帝国投入了全部精力致力于这一场战争,但我们已经不能支撑太久。目前的战略便是,攻下重要城市,胁迫敌方当局同我们签订合约。”

“……”秋山好古一脸问号。

“金国虽然是腐朽透顶,但毕竟是一个大国。他们的人力、物资和各种资源都比我们要强上很多倍。持续性和长久性的站长目前我们还未做好准备,我们只能一击毙之,胁迫其签订下合约,为我国的发展谋取条件。这也就是用剑为犁开辟土地。”

说完,乃木希典又补充一句,“这也是天皇陛下的既定战略。”

听闻是天皇的既定战略,秋山好古顿时敬仰起来,他发自内心地赞叹道:“陛下真是深谋远虑。”

“我们的海军已经击溃了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海军,如今我们陆战只要拿下辽东,便可以胁迫敌方京城。届时,我们对其形成大军压境之势,如此大事可成。”

秋山好古道:“将军的话真像是富士山的积雪,让人透彻明晰。”

乃木希典对这拍马屁的话似乎颇感受用,他脸上浮现出笑容道:“请准备接收这座不设防的城市吧。”

“哈衣。”秋山好古立正道。

……

“什么?宁州城不设防?”赵青满脸狐疑地看着陆文铭。

将军府内,一干军官们也都不解地看着他。

“对,既然乃木希典觉得前线已经溃败,我们干脆不如将计就计,将他们引进来,先干掉他一波。”陆文铭说完,众人反应不一,有的紧张,有的摇头,毕竟放敌人进来,这是太过冒险的一件事了。

陆文铭继续道:“咱们只有七千残军,城外则有乃木希典的三万虎狼之师。若是就这样坚守城池,打攻防战的话,很有可能就是重演柳京之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就要阻隔击破。”

说完,见部分人还不够了解,陆文铭严肃命令道:“执行命令,都各自去准备吧。”

“是。”众人一拱手道。

陆文铭说完,留下了赵青,他忧心道:“庆禄现在虽然走了,但这人心狠手辣,肯定会在背后陷害我,我得先出手才行。”

赵青点点头:“这一点我也想到了,不过咱们不能上折子,再说上折子也保不齐也不会被扣住,我看还是将事情反馈给章中堂吧。”

“嗯,这是一个。但这样效果太慢,甚至很难起到效果,我写好了一篇文章,不如借人之口,将这些个事情抖落出去。”说着,陆文铭拿出一份草稿,标题便是“庆禄宣布宁州为不设防城市”。

“不设防?”

“对,不设防,就是不设有一兵一卒,敌人直接进来接管。”

“这未免太过直白了些。”赵青皱起眉头道。

陆文铭道:“不碍事。直白点好,洋人看不懂咱们那些个之乎者也。以后文体都要直白通俗,不然老百姓怎么能看懂?”

“洋人?”赵青有些纳闷。

“对,发在洋人的报纸上,让洋人发声,这样我们才能洗清冤屈,把矛头直指庆禄,就算他颠倒黑白,也无济于事了。”陆文铭道。

赵青又忧心起来:“可这上哪去找洋人报纸呢?”

“宁州城内有不少洋人商人,你去把他们都找过来,然后将这文稿,还有一些证据都提供给他们。”陆文铭说完。

“这,洋人未必听我们的……”赵青显得有些危难。

“有难处?”陆文铭问。

赵青怔了怔,还是说道:“是,一来我不会说洋人话,二来这洋人是欺压咱们的,我也不想跟他们打交道。”

“我要是命令你去呢?”陆文铭道。

“那我就去,不过能不能办好也不一定。”赵青梗着脖子道。

“好,赵青,不愧是我的部下。你今天有这想法倒是正常,可听我细细分析来看,你就知道其中奥妙了。”

“大哥请说。”赵青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陆文铭道:“顺德年的时候,英吉利打开了我们的大门,随后高卢共和国又兵犯南越,到如今扶桑打过来,为什么我们接连败退?”

“那是因为洋人船坚炮利。”赵青脱口而出。

“话是不假,可洋人为什么船坚炮利?这一点你想过没有?”陆文铭又问道。

赵青知道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眉头紧锁了一会道:“那自然是因为洋人奇技淫巧,善于鼓弄那些个器物之事。”

“那为什么咱们引进了这么多洋枪洋炮,还是打不赢?”陆文铭又问。

“……”赵青虽然能说出千百条理由,诸如军队腐败、指挥系统落后、朝廷消极等等,但他知道每条都不是真正的缘由。

陆文铭又问:“赵青,你是不是也觉得咱这中华泱泱大国、历史悠久,这道德文章、先贤道理都是比洋人要好?”

“那是自然。”赵青好歹读过一些书,自然是这样认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