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反骨 - 重生之帝国崛起 - 闪亮的弹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083反骨

陆文铭走后,章桐站在贤人寺门口良久。

孙杏看着陆文铭带着一队雄壮剽悍的士兵,心里忍不住感慨道:“恭喜中堂,今日又收一福将。”

章桐淡淡一笑:“是福是祸还很难说。”

孙杏脸色一变,陡然问道:“莫非,中堂担心陆文铭不能胜任?”

“非也,我恰恰是担心他太过胜任了。”

孙杏不解:“中堂的话晚生糊涂了。”

“杏生,你方才注意到没有,此人将头发剃了,并且命令麾下的部下都剃了头。我故意没有问及此事,可他却也装作不知道一句未提。”

章桐问完,孙杏倒是觉得有些疑惑,便说道:“或许,是他因为军务繁忙将此事忘记了。再说铭字营剃头早已经是有所耳闻。说是在高丽为了行军打仗方便。”

章桐摇了摇头:“陆文铭表面鲁莽,实则心思缜密。他所做的事情,每一件看似惊险,却是胸有成竹。此等人物,非当年文正公所不能及。”

孙杏又有不解,干脆问道:“晚生不解,如此不正是中堂大人之福吗?”

章桐摇摇头,意味深长道:“此人有反骨!”

“中堂莫非担心?”孙杏不由一惊。章桐阅人无数,可是真真看透过不少人,不过他说谁有反骨却还是首次。

章桐道:“嗯,此人原先名不经传,却从柳京开始招揽自己的队伍。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七品把总到如今手握重兵的悍将,若是给他几年时间,你说会是怎样?”

孙杏恍然大悟,果真不是吗?这段日子以来陆文铭从一个小兵慢慢成长,转眼间竟然成了手握重兵的股肱之臣,而细细一研究就会发现,陆文铭在这期间打仗的同时,主要是在拉队伍,拉自己的队伍。

“若真是如此,那中堂有何良策?”

章桐背抄着手,喃喃说道:“我方才已经点拨了他一点,不知道他能否领悟的到。至于以后嘛,走一步看一步,但愿是我多心了。”

孙杏点点头,转而又问道:“那还保举他吗?”

“自然要保,依我看这乱局也非他不能收拾。走,随我回去,向西京发电报上折子,请求太后皇上将京城防务指挥权全权交给陆文铭,老夫这一身心血也都压在他身上了。”章桐说完,脸上竟露出微笑。

……

官道上,陆文铭在一阵疾驰之后,便歇歇脚,众人按辔而行。

金承勇问道:“陆大哥,方才中堂说的‘身怀利器,杀心四起’是什么意思?”

陆文铭缓缓道:“意思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手里握着一把刀枪一般的利器,就是有杀人之心。”

金承勇若有所悟:“中堂大人跟大哥你说这句话,是不是要告诫你少动杀气?”

陆文铭想了想:“是又不是。中堂大人这是告诫我,不要养成骄兵悍将,不要手里握着刀枪权力就有了其他想法。”

“其他的想法?”金承勇不解。

“对,其他的想法。现在你不懂,等过段时间你就明白了。”陆文铭说完,看着前面自言自语道:“章桐果然老谋深算,不过他却是看错我了。”

说完,他扬起一鞭子抽在马屁股上,大走马朝着前面奔去。

余下的众人紧跟而上。

……

津门,扶桑军前进指挥基地。

披着雨衣的大岛义昌站在站前指挥部里,看着外面纷纷扬扬下起来的雪花,不由得眉头紧皱起来。

这几天的情况很是不好,上次攻城战失败之后,部队受损很大,最糟糕的是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和相应的后勤补给,导致军中出现了一种焦躁情绪,现在失败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天又冷了一些,看来又要增加一些过冬的棉衣。”大岛义昌喃喃自语道。

正想着的时候,一个参谋长走了进来,他神情严肃上前报告说:“司令官阁下,京都来的特派使先生到了。”

一听这话,大岛义昌的眉头皱的更加紧了,他知道这个时候从京都来的特派使可不会带来什么好消息,要知道京都内一直有些家伙反对这个时候对华开战,现在战争遇阻,这帮人呼吁停战的声音又甚嚣尘上。

停战?这帮见识浅陋的家伙哪里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这个局面停战的话,他们不能敲诈的更多的战争赔款和资源,更不可能一举跃入西方列强,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了。

“真是一帮见识浅陋的家伙。”大岛义昌不由得骂了一句。

不过京都来的特派使还是要见的,他整了整头上的军帽,对参谋长说道:“特派使先生在哪里?带我去见他。”

……

西京,元宝皇帝和孝钦太后可算是找到了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这些日子的西行可是把他们折腾的够呛,孝钦太后八百辈子都没有吃过的苦在这一路上全都吃了。

等她们抵达西京的时候,竟然已经是十几天没有吃过一块肉了。

孝钦太后脸上的瘦了一圈,皮肤黝黑龟裂,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农村老太太一般。元宝皇帝更惨了,本来他就消瘦,这一路上折腾的面黄肌肉,头发也乱糟糟的,看起来就像是个二傻子一样。

不过到了西京之后,好在西京将军准备妥当,已经将原先的一处大宅给他们当做了行宫,又精心挑选了大量的丫鬟婢女,还准备了上等佳肴美味,这才让皇家贵族们又找回了曾经的感觉。

住在西京这几天,孝钦太后脸上圆润了些,穿做打扮也开始讲究起来,丝绸貂绒之类的也开始搜罗,虽说不如京城那般富贵绚丽,但比起路上那种惨痛的遭遇,简直是天壤之别。

元宝皇帝密切关注着前线的战事,因为有了电报的缘故,京城的战况和各种公文,开始源源不断地从前线和定安等地传送而来。

事情发展的并不像想象的那般糟糕,京城竟然没有陷落,而且津门也一度被夺了回来。这一切都是因为陆文铭的到来,说是陆文铭带兵从宁州渡船前往津门,打了扶桑人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这些消息,无论是元宝皇帝还是孝钦太后,亦或是其他的皇族子弟们,脸上都开始浮现出了笑容,前线打的越好,自然对他们越有利,这意味着他们很快就能返回京城了。

元宝皇帝这些日子指示总理衙门同扶桑公使进行接触,尽快商量两国停战事宜。不过总理衙门回复说,扶桑人对停战并无兴趣,要求极其过分。

元宝皇帝隐约担心起来,他知道前线的情况,现在这仗若是继续打下去的话,恐怕胜算微乎其微。

元宝皇帝正想着,御前总管说:“陛下,章中堂递上来了加急的折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