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反思自己、超越是非
在北京国贸中心东南方的黄金地段,有个风格另类前卫的叫soho现代城的房产项目,曾出现过夜间排队领号购买的热烈场面,创下过北京市销售楼盘最高纪录,并获得1998年“首都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方案”一等奖。
从此,该项目所有人——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备受人们关注。
虽然现代城在市场上反应异常火热,但在业内,很多同行开始借助媒体,大力批判潘石屹提倡的“soho”概念。
不久,针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批判,《投诉潘石屹,批判现代城》一书出炉了。这是潘石屹自己骂自己的一本装帧很酷的书,这本书里集中了几乎所有针对soho现代城最直接、最猛烈甚至是最刻薄的批判。例如:《财经时报》发表的几乎一个整版的《soho你蒙谁》小标题:soho非男非女的怪胎,soho不是时尚,soho误导市场。
潘石屹说:自己做这本书,就是要超越是非的概念,超出是非的纠缠。别人有意见我去解释,但要在超越语言限制的情况下,来讨论建筑、人和环境的关系。有些批判是有道理的,有些批判是由于观念思维的不同,也有些批判显得不聪明甚至是可笑的。孔子曾说人的最大弱点是迁怒:你给我气受,我就给他气受。一个人、一个组织和一个社会,反复地迁怒,就像病毒一样,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浮躁、没信任感。而社会上总有一些麻烦制造者,如果没有一个像容器一样的好组织,好大承载消化和遏制这种恶劣情绪的话,社会会非常麻烦。《投诉潘石屹,批判现代城》就是要成为这样一种容器,和大家共同探怎样才能把房子盖好。
该书不仅使现代城名声大噪,也使潘石屹极具个性、极具思考特性的一面展现出来,个人的品牌和产品的品牌形象融为一体,反而引起了大众的同情、尊敬、向往。从都希望得到赞扬和认同,从都在躲避挨骂的机会,而潘石屹却反其道而行之,打出了“越轨扬名”的奇招:借骂打骂。这是我国企业利用逆向思维方式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