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前往诗会
刘勇正为店铺生意不佳而烦恼着,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走着。忽然,他听到两个书生模样的人在兴奋地谈论着即将举行的诗会。
刘勇心中一动,连忙拉住两个书生,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说道:“两位兄台,小弟也是一名书生,只是科考名落孙山,家中贫寒,无奈之下只好回家酿酒维持生计。方才听到二位提及诗会,可否给我介绍一下?”
两个书生先是一愣,上下打量了一番刘勇,见他虽然穿着朴素,但眉宇间仍透着一股书卷气,便也没了嫌弃之意。
其中一位书生清了清嗓子,说道:“兄台有所不知,这诗会可是咱们这儿的一大盛事。此次诗会名为‘文采风华会’,是由兰陵县里学院的院长举办的。”
刘勇好奇地问道:“这学院院长是何许人也?”
另一位书生接着说:“这位院长可大有来头,原来是太学院的院长,如今荣归故里,所以在兰陵县里开了一个学院。他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此次诗会也是为了发掘咱们县的文学之才。”
刘勇眼中闪过一丝向往,接着问道:“不知这诗会何时举行?”
第一个书生回答道:“就是今晚,在学院里举行。”
刘勇惊讶道:“竟是今晚,这么仓促,我都没什么准备。”
书生说道:“其实也无需特别准备,只要兄台有真才实学,现场发挥也能出彩。”
刘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多谢二位兄台告知。只是我如今已远离文坛,不知还能否有机会在诗会上崭露头角。”
两个书生对视一眼,鼓励道:“兄台莫要灰心,说不定此次诗会就是您重振文风的契机呢。”
刘勇拱手道谢:“借二位吉言,若小弟真能在诗会上有所收获,定当不忘二位今日的指点。”
与两个书生道别后,刘勇陷入了沉思,他在想是否能借助诗会为自己的茅台酒打开一些知名度。
刘勇匆匆赶回家中,简单收拾了一番并且命人带了五十坛酒,便朝着诗会举办的学院走去。
到达学院时,只见里面人头攒动,来了数百名学生,个个都身着长衫,文质彬彬。刘勇在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目光坚定,毫不怯场。
很快,诗会开始。一个看起来六七十岁的老者在众人的簇拥下站了出来,他精神矍铄,目光炯炯。学生们都很恭敬地行了一个师礼,齐声叫了一声:“院长!”
院长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郑重地宣布:“今日诗会,以酒为题,现在开始!”
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刘勇心中暗喜,自己刚好是酿酒的,对酒也算颇有心得,或许这是一个机会。与此同时一位率先站出来的学生,身材修长,面容白皙,眉宇间透着一股傲气。他轻咳一声,开口吟诵道:“琼浆玉液杯中藏,香气四溢醉心房。饮罢方知愁绪散,逍遥自在乐无疆。”此诗一出,周围响起了一阵小声的赞叹,然而院长只是微微点头,未作过多评价。
紧接着,又一位身材壮实,肤色黝黑的学生走了出来。他声音洪亮地说道:“酒入愁肠化相思,千般滋味在心头。岁月悠悠情难续,独饮寂寞泪空流。”这首诗多了几分深沉和哀怨,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院长依旧神色平静。
很快,又有一位气质儒雅,举止文雅的学生站了出来。他缓缓吟道:“金樽美酒映明月,清风相伴意难休。醉卧花间君莫笑,人生如梦几春秋。”这首诗充满了浪漫的情怀,引得一些学生频频点头,但院长依旧不置可否。
诗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一位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学生也鼓起勇气站了出来,他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酒香悠悠绕梁间,往事如烟忆旧年。举杯邀月共欢饮,忘却尘世心自闲。”这首诗虽然略显稚嫩,但也表达了对酒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此时的刘勇在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目光坚定,毫不怯场,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学生的诗作,同时在心中默默构思。他回想着自己酿酒的过程,酒的香气、口感,以及喝酒时的那种畅快淋漓。
只见已有几位急性子的学生站了出来,摇头晃脑地吟诵起自己所作的诗。有的诗句华丽,比如“美酒如诗韵无穷,花间独酌意朦胧。醇香四溢迷人醉,梦幻仙境在心中。”有的寓意深刻,像“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世间真情何处觅,唯有杜康解心魔。”但刘勇却觉得都不够真切,没有真正写出酒的韵味。
他在心中反复琢磨,想着如何才能在众多诗作中脱颖而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勇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此时,院长在人群中穿梭,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学生的诗作,时而点头,时而微微皱眉。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听到真正让他眼前一亮的作品。
刘勇深吸一口气,终于鼓足勇气,迈出了第一步。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地说道:“汗水酿成醇香液,谷物凝就玉琼浆。酒中自有真情在,岁月无声韵味长。”刘勇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酒最朴实的理解。
一时间,全场安静下来,院长的目光聚焦在刘勇身上,露出了一丝赞赏的神色。
很快就有几名学生不服刘勇抢走他们的风头站了出来,表示从来没有见过刘勇这号人,是不是盗别人的诗前来出风头的。
其中一名学生身材消瘦,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屑,大声说道:“哼,你这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家伙,莫不是抄袭了他人的诗作,才有这般出彩?有本事再作一首让我们瞧瞧!”
另一名学生也跟着附和,他长得矮胖,满脸通红,扯着嗓子喊道:“就是就是,说不定你就是个骗子,想在这诗会上蒙混过关!”
还有一名学生,面容白净,却一脸刻薄相,阴阳怪气地说:“我看呐,他定是没这真本事,方才那首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面对这些质疑和挑衅,刘勇并没有恼怒。他神色平静,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朗声道:“既然诸位不信,那我刘勇便再作一首,让你们心服口服!”
刘勇微微仰头,略作思考,随后开口吟诵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此诗一出,周围先是一阵安静,紧接着响起了阵阵惊叹声。那些原本质疑刘勇的学生,此刻也都面露惊讶和佩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