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寄予厚望 - 读心狂妾 - 红尘小女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读心狂妾 >

第21章寄予厚望

第21章寄予厚望

看着杨老夫人,想到她心心念念就想着能抱孙子,却偏偏摊上个这样的儿子,还被蒙在鼓里。  她在想,要不要可怜可怜她老人家,暗中给复荣将军找几个大夫,治一治他的病。不然,真应了自己的那一番想象。

无法满足众多小妾……给人家养了一辈子的儿子,家产旁落。

想到复荣花痴如此可怜不要紧,但是这杨老夫人人却很好,这样的遭遇是不是太不公了。

“没想到我付其华一语成谶,杨家真要落个凄惨下场……”

走在路上,付其华仍一心想着下午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临江茶楼门口。

“小姐,如今您已经是复荣将军的小妾,不可以再到这里来。要是不小心,让复荣将军知道了,一定会大发雷霆……”

纵使每次出门,她都可以穿上小姐的漂亮衣服,但是今日,她却是不敢像平时一样胆大妄为。

要知道,复荣将军不是一般的文官,让他知道自己的小妾整日和一群男人一起谈天说笑,发起火来十个小姐都挡不住啊。

“他连我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我在这里,我敢说,就算是我们在这里见了面,他都不知道我是谁。”

这有什么好怕的。

每天上茶楼,已经成了她这一年多来必不可少的功课,怎么可以说不来就不来。

才进入茶楼,小二立刻就迎上前来,带着她来到老位置。二楼上,已经坐了很多人,见她来,当即起身相迎。

月出坐在位置上,却总显得坐立不安,却又不敢太过表露扫了小姐的兴。

此时,听得有人大喊:“李公子,李公子,这不,付公子和月出姑娘来了。”

付其华循声望过去,就见一个翩翩公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折扇轻摇,风采过人。有那么一瞬间,付其华竟然看呆了。

然而,对方却不是冲着她而来。

他的目光,都是放在月出身上。

“月出姑娘,就是当着全城百姓的面,说复荣将军空有其表的那一位?”未经许可,对方便大咧咧的坐在了月出身旁。

付其华饶富兴味的看着,莫非今天还要为了月出上演一回英雄救美的戏码?

月出一向抵挡不了稍微有点看头的男人的攻势,此刻的什么复荣将军,什么公子小姐都被她抛到九霄云外。一脸娇羞的轻点了下头,随即便将头埋得低低的,任谁都看得出她的不对劲。

果然,一旁坐着的几个文人墨客立刻起哄,说月出又看上李公子了。

付其华脸一僵,暗道月出你也太不矜持了,看上哪个男人都能喜欢,又让小姐我丢面子。

她在考虑,这一年多来都是月出随侍在侧,看起来好像她付公子多稀罕她月出姑娘一样。

她是不是考虑换另一人?

李公子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付其身上华。只一个抬眼,便是双眼一亮。

“付公子是京城人?为何在下未曾见过?”

付其华挑眉:“李公子似乎也是外地人吧,我也不曾见过。”

李公子哈哈一笑,轻轻一拍手,当即有两个小厮拿着一叠纸张。

“听闻临江楼文人墨客汇集,在下虽常年在外经商,但是对于诗词也颇有研究。这不,前几日才回京,就听闻名满京城的复荣将军被一个姑娘给调戏了,而这姑娘,当时是在临江楼上。又听说,付公子凭却聪明才智识破了刺客的诡计,才使得复荣将军及时救驾。这不,李某立刻慕名而来。”

听到李公子如此说,在场的人再度起哄,说临江楼如此出名,却都是付公子的功劳。

对此,付其华依然谦逊的摇头,轻摇折扇望江。

好一个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随着小厮将纸张铺开,可见上面都是一些诗词,还有画作。众多文人起身围观,一时间,热闹非凡。

“这些都是在下拙作,还请诸位点评一番。”李公子倒也谦逊,背着手站立一旁,听着众人评价。每听到夸赞之处,便报以微笑,听到不足之处,便仔细聆听。

付其华定定的看着李公子,总觉得对方身上自有一番气度。

就好像,无论人们如何评价,都入不了他的心一般。有一种超然之感,好像自己的水平已经高于在场的所有人。纵使有人说出作品中的不足,他也不过是一笑置之,称对方无法理解而已。

没想到,这世界上,还有那么自大的人。真可惜今天的读心技能已经用在了杨老夫人身上,不然,她倒是可以看看他心中所想是否如自己的猜测。

目光挪向铺陈开来的纸张上面。

虽然她来这里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诗书之气敛去身上的杀气,然而,耳濡目染之下,她倒也生出了几番鉴赏之能。更何况,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她纵使只知道唐诗三百首一点皮毛,也足够在这里装腔作势一番。

其他的诗,她倒是分不出个好坏来,唯有放在中间那一张,却让她双目一凝。

此时,其他人也都看完了所有诗词,也各自点评。唯有中间那一张,众人却是迟迟不敢轻易下评论。

放在中间,就表明是主人最为看重的,他们自然不敢轻易评论。却见上面写着:东国美酒京闻香,金碗不及白玉浆,唯愿两厢情久长,好比金碗盛玉浆。

初看似一首情诗,然而,付其华却知道,这并非情诗。

几个月前,将军出征,便是东陵国来犯。后来被将军镇压,东陵国愿与我唐国交好,并让东陵太子亲自献来东陵美酒,以表相交之心。

诗中可以看出是情诗的,正是最后两句。两情好比金碗玉浆,常相见,相扶持。然而,放在两国关系上,却也是十分恰当。

此人,身份不凡啊。

所有人都已经各自点评,唯有她不曾开口,此刻又见她的目光放在最后一首诗上,众人皆纷纷看向她。

看向李公子,却见对方同样看着她,似乎也在等待。

“李公子的这一首诗,可不是常人能写,在下更不敢妄下评论。不过,在下倒是也有一首诗,与李公子倒有些相似之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