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无耻 - 全京城都说她高攀了 - 桐盏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63章无耻

第063章无耻

聪慧如顾潆和谢氏,如何能听不出陈念初言语间的讽刺的意味。

顾潆和谢氏几乎是下意识的对视一眼,下一秒,都没忍住笑了出来。

对于谢氏来说,她之前只知晓陈念初性子古怪,不管是出嫁的大姑娘陈愫还是二房的二姑娘陈宝茹,都不怎么和她亲近。

所以,对于陈念初如此大的反差,谢氏不由暗自感慨,觉着这国公府的人啊,大概都披了层皮,否认,谁又能知晓陈念初其实是这么一个有趣的人呢?

她方才那句国公府终于不再死气沉沉,终于有了些人味儿,这话可真是几乎不留任何情面的。

“三姑娘说的是,我也觉着,自打弟媳过门后,国公府终于有了人味儿呢。”谢氏看了一眼顾潆,也有些感慨道。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陈念初却是视线落在顾潆身上,直接道:“之前我听闻二堂哥要娶妻,只当我这新嫂嫂过门之后,大抵又是和大嫂一样,是无趣之人了。却不想,二嫂竟这样厉害,二堂哥那清冷的性子,竟然为了护着你,和二婶生了嫌隙,而且你还让大伯母还有二婶只能暗地里生闷气,看着这一桩又一桩的事情,我有时候感觉这种故事只有在话本中才会发生呢。”

“还有大嫂,之前每次见着大嫂时,身上就一股子浓浓的药味,如今却能敢豁出去,连大堂哥有可能得了庶长子的事情都不在乎了,我突然就觉着,这或许才是我们女人本该有的坦然。”

“这世间凭什么都要以男人为天,即便男人每日花天酒地,也总有无数的借口替他们开脱。而这开脱之人,偏偏还是我们女人。我这些年看着娘亲因着爹爹风、流之事没少闹腾,可闹腾之后呢,还不是为了挽回两人的关系,一次又一次的给爹爹纳了姨娘。在娘亲眼中,难道只要爹爹不接了外头的风、尘女子过门,不养了外室,这就已经是悔过或者是依旧给娘亲这个正妻体面了。可凭什么?我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只因为我们是女人,就一定要受这样的窝囊气吗?若是如此,我倒不如一辈子不嫁人,剃发修行,如此也无需应付这么些肮脏事了。”

陈念初也知道,自己突然说这么多的话,落在顾潆和谢氏眼中,自己多少有些不正常。可她真的憋了太久了,看着身边终于有了正常人,她哪里还能沉得住气。

甚至是,她看着顾潆和谢氏,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来。

她是真心实意有虔诚的心想要一辈子青灯常伴吗?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她毕竟也是娇滴滴的姑娘家,若是可以,谁想要这样孤独一生呢?

她只不过是因着觉着世间根本容不得她惊世骇俗的思想,容不得她离经叛道,所以才会想着一辈子不嫁人,一辈子青灯常伴的。

起码佛祖不会欺骗自己。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谢氏确实被她这样的推心置腹给惊讶到了,可她并没有觉着陈念初逾越,反而是暗暗叹息一声,道:“是啊,我们没有做任何过分的事情,也未在任何的事情上强人所难。可偏偏,世俗对我们的规训,恨不得让我们每一个人把贤良淑德都刻在骨子里。”

谢氏这些年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可实际上,她内心深处也是想要找个人来说话的。所以,当陈念初把她的痛苦和疑惑说出来的时候,便也触动了她的内心深处。

顾潆听着谢氏这话,也开口道:“是啊,别的不说,这世间所有男人若是死了妻子,甚至是妻子没死之前,媒婆已经明目张胆的上门想要给男人续弦了。女人可还没咽气呢,可所有人都已经当她死了一般。夫妻不管多少年,落得这样的结局,谁又觉着不心酸呢?”

“有人操劳一辈子,执掌中馈,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爱护小辈,运气好些的媳妇熬成婆,可以翻身做主人便摆起婆婆的谱欺负起儿媳来。可她们像是把过往自己在婆母那里受的那些苦楚都忘记了一般,更可悲的是,没谁觉着这是不对的。甚至是,所有新妇都会盼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熬成婆,那自己就真的熬出来了。”

“可凭什么呢?为什么我们女人一定要熬日子呢?”

“男人在的时候得熬日子,男人死了,继续顶着贞洁烈女的牌坊,继续熬日子。”

饶是陈念初觉着自己已经够惊世骇俗了,可等她听到顾潆这番话之后,她真的觉着自己还是眼界太窄了。

她这位二嫂,可是把全天下的男人都骂进去了。

而且,这话虽瞧着不中听,可仔细想想,周围多少贵女多少侯夫人国公夫人不是过着这样的日子呢?

心里这样感慨着,陈念初愈发喜欢这位二嫂了,急急接话道:“二嫂,你可真厉害。这些年我虽然经常审视自己,经常困惑于为什么我和别的贵女不一样。按说我有国公府这样的娘家,又得祖母偏疼,不管是嫁到哪家,也不至于真的有人敢给我气受的。可难道仗着自己娘家的身份,就如大伯母一样嚣张跋扈逼着大伯父不敢纳妾,规规矩矩的,就是真的赢了吗?直至今日听着二嫂这番话,我才幡然醒悟,女人的开心不是依附于男人,若所有的一切都依附于男人,那上一秒开心,下一秒可能就会给自己添堵。”

陈念初越说越觉着自己遇到了知己,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后花园里,只听的几人一会儿欢声笑语,一会儿又暗暗感伤。

等日头快下山时,却见有一个丫鬟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这丫鬟顾潆记得,是谢氏身边侍奉的,所以几乎是下意识的,顾潆便朝谢氏看去。

那丫鬟看顾潆和陈念初也在,先是有些犹豫,可最终还是急着跟谢氏回禀道:“大奶奶,大夫人,大夫人带了二姑娘来国公府了。这会儿正往郡主屋里去了。”

若说谢氏这辈子最怕谁,不是那个严厉的父亲,而是她的生母孙氏。

不过因着这几日已经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她倒也未显慌乱,反而是有些自嘲的开口道:“这哪家上门做客挑这个时辰的,只怕母亲是过来给郡主请罪,顺带着想要教训我的。”

这一刻,谢氏脑海中不由闪现出了多年前她大婚前一晚,母亲叫了自己往屋里去,告诫她说:“你自幼熟读女戒女训,娘亲敢说也不担心你失了规矩,或者做了什么错事的。可你那婆母毕竟是郡主,郡主呢性子又极其嚣张跋扈,还有信国公府为着爵位的事情,长房和二房闹腾的不和。所以娘亲不得不提点你。”

“郡主怎么给你立规矩,那都是你的婆母,你断不可有任何的怨怼,你只需表现出你的恭顺和安分,日子长了,郡主也都会把你的好看在眼里的。”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至于姑爷那里,你谨记要时刻记得他是你的天,什么事情都不要忤逆他,这样他也会给你正妻的体面。等你生下哥儿,你这正妻的位子也就更稳了。还有大长公主殿下那边,你也不要刻意走近,毕竟比起殿下这个祖母,婆母才是最重要的。”

回想着这些,谢氏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甚至是,画面中那个跪下听训得人,她并不觉着是自己。反而感觉陌生极了。

这一刻,她有些怨怼母亲,若不是她这样一日日的对自己的训诫,她怎么会受了那么多年的委屈呢?她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是因着没有任何的底气。

为什么母亲就不能和自己说,有什么事情,娘家会是她的靠山,兄长也会护着自己。

可母亲非但没有,反而让她对所有的事情都不能有情绪,她不可以生气,不可以觉着疲惫,这一切的一切,只为了不丢谢家的脸面。

因为满京城都知晓,母亲是京城最规矩的人,谢家的女儿也是最知书达礼的。

想到从小到大自己跪了多少祠堂,挨了多少戒尺,母亲为了她自己的贤名,为了她所谓的规矩,竟这样的苛责自己,谢氏突然觉着委屈极了。

可除了委屈之外,她也感觉到了愤怒。

因为仔细去想她和陈砚曦的这门婚事,她并非真的高攀了陈砚曦的。

父亲是内阁大学士,她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

可偏偏,母亲要这样训导自己,让她困在所有的规矩里。

一旁,陈念初听着谢夫人来了,难掩嘲讽道:“大嫂,你这位娘亲可真厉害呢,整个京城都说她是一等一的规矩人。哎,也不知道她顶着规矩的牌坊是能让谢大人更进一步,还是能有别的什么福报。”

相比陈念初的调侃,顾潆却是冷哼一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