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合葬 - 全京城都说她高攀了 - 桐盏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4章合葬

第114章合葬

说完这些话之后,端妃也未再多说什么,只暗暗叹息一声,便让陈砚青退下了。

等到陈砚青离开,庄嬷嬷却不免有些担心道:“娘娘,您这样态度强硬的想要让三姑娘做了三殿下的侧妃,为着这事儿彻底得罪了大长公主殿下,这当真是正确的吗?”

这别人不清楚,可庄嬷嬷怎么能不清楚,自家娘娘小心谨慎这么些年,可这些日子看着世子爷和南豫侯府僵持不下的情景,怎能不对世子爷生了不喜。

在娘娘看来,世子爷这样丁点儿面子都不给南豫侯府,实则是不念及她这个当姑母的。这些年,在众人眼中,自家娘娘都是不争不抢。可庄嬷嬷怎能不知道,这但凡入了宫的女人,又怎么可能当真是软弱不争的性子呢。

而显然,世子爷这次是把娘娘给激怒了。

可即便如此,庄嬷嬷还是有些担心,娘娘这样做,大长公主那里会交代不过去。

端妃又怎能不知道庄嬷嬷的担心,只见她目光停留在方才陈砚青用过的那个茶杯上,半晌之后,她拿起那个茶杯,幽幽道:“这些年来,我自问对大长公主殿下这个继母是恭顺的。甚至是,因着我的恭顺,那些内外命妇暗中都在笑话我,即便我成为四妃之一,一宫主位,膝下有三皇子,也未曾让信国公府真的把我当成宫里的主子。”

“这些年,嬷嬷不是不知道,我每每想起这些,可以说是夜不能寐。而且,嬷嬷该也知道的,又要快到母亲的忌日了。当年母亲去的早,去世之后为了方便停灵就一直没把灵柩放在主墓,只想着等到父亲百年之后再移墓和父亲合葬。”

“可父亲去世之后,母亲的陵墓却迟迟未和父亲合葬,这是因着什么,不都是因着大长公主殿下的嚣张跋扈吗?她是父亲的继室,她不就是想着不想低母亲一头,所以才不肯让母亲和父亲合葬。而且这些年,随着大长公主年岁老了,她竟让人重修陵墓,她这是什么意思,是准备百年之后她和父亲死同寝,把母亲抛在一旁吗?可她凭什么,她是继室,我但凡争气些就该逼着她在母亲的陵墓面前执礼祭祀的。可我无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让人重修陵墓。”

“这些日子,我想到这些,就觉着愧对母亲。再看看南豫侯府世子逼成这般,我心里能没有丁点儿计较吗?所以,我便是要借着逼着三姑娘入宫成为侧妃的机会,让信国公府所有人都知晓,我如今已是正宫主位,是宫里的端妃娘娘。日后若三皇子有登基的可能,那我便是慈宁宫太后娘娘。他们不该再那样小看我,该把我当做主子来看待的。”

庄嬷嬷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她是理解自家娘娘的苦衷的。可是三姑娘当真是太无辜了。府里嫡出的姑娘却要入宫来给三皇子做妾,这多少让人觉着娘娘有些不慈呢。

可这些话庄嬷嬷知道,她不能说。而且娘娘即便是不慈,也是被大长公主殿下逼到这般地步的。

这世间当儿女的都想要孝顺的,可大长公主殿下这样跋扈,这难怪惹娘娘这样动怒呢。

却说陈砚青刚出了永宸宫,便见长长的宫道上,三姑娘陈念初落寞的身影。

瞧着他出来时,三姑娘强撑着嘴角的笑容,上前给他请安道:“念初给二哥哥请安。”

陈砚青素是清冷的性子,平日里对于陈念初更多也只是在给祖母过去请安时相互见礼。

直至顾潆嫁进门来,因着顾潆和陈念初交好,所以他对这个三房的妹妹也爱屋及乌,多了些亲近之意。

也因此,想到方才端妃说的那些话,陈砚青不由攥紧了拳头。

他哪里能不知道,端妃说的那番话,根本不是实话。她真正这样做的缘故,主要是因着她那生母的忌日就要到了,这些年来,她心心念念想要她那生母和祖父合葬,可偏偏,祖母对这事儿置若罔闻。

加上南豫侯府的事情,端妃自然要借着这件事情,来让国公府知道她如今已非往日那个软弱之人了。

是啊,京城所有人都知晓他们信国公府支持三殿下,若真有成事的那一日,那端妃便母凭子贵。

想到这些,陈砚青看着陈念初的目光愈发多了些怜惜。

陈念初并非懵懂的性子,这几日来,她入宫后端妃对她一如既往的疼爱,可她看的出,姑母是铁了心想让自己给三皇子做侧妃了。否则也不会逼着自己去给三皇子送宵夜。

起初的委屈过后,她隐隐有些明白,姑母这样做,不过是借着自己的婚事让祖母低头罢了。

想通这些,她虽觉着还是委屈,可似乎也因着看透了这一切,她并未有太多的害怕。

所以,没等陈砚青安慰她,她反倒是强撑着嘴角的笑容,对着陈砚青道:“二哥哥,我是国公府的姑娘,这些年祖母从未逼我做过什么我不愿意的事情。哪怕是我一直说我不愿意婚嫁,祖母也不曾动怒过。我知道,若我执意如此,祖母也会成全我,让我开心的。”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可二哥哥,我不想这样任性了。如果说我之前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觉着我理应做那个自由自在的人。可自打二嫂过门后,我在二嫂身上学会好多道理,人总该承担自己该承担的。我既是国公府的姑娘,自出生起就享受着荣宠,那我就该有着感恩之心。我不想祖母因着我的缘故和姑母闹不愉快。我更知道,这些年来姑母心里的那根刺,她一直想要让她那生母和祖父死同寝。可凭什么?当年祖母嫁给祖父,不就是祖父早知道陈家军让皇上忌惮,便想借着和皇家的婚事得了庇护,能让信国公府百年无忧。这门婚事既是刚开始就夹杂着利益,何以就要逼着祖母在那先夫人陵墓前执礼祭祀了。而且这事祖父自知理亏,所以离世前就已经写了遗书,说死后只会和祖母合葬。若谁对不起那先夫人,那该是他自己,和祖母无关。有祖父这样的遗书,所有人都该遵守才是。可这些年来,为着这事儿那先夫人的娘家还有长房那边都没少闹腾,现在姑母也掺和进来了,这若祖母最终退了这一步,那祖母颜面何存。”

“现在离那先夫人的忌日又不过十几日的功夫,她那娘家人只怕这次又要重提旧事,闹腾起来的。而姑母这个时候对我发难,愣要留了我给三皇子做侧妃,她不就是想要借此让祖母做出取舍吗?可她错了,我这些年得祖母疼爱,是不会让祖母为难的。我愿意嫁给三皇子做侧妃,既然这条路是注定的,那我就不会觉着委屈。不过是嫁人罢了,我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人,在这宫里未必就活不下去。”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不可否认,陈念初的这番话让陈砚青着实是震撼,因为在他眼中,这个三房的妹妹一直都是那种超脱世俗,不理凡尘之人。

可现在她说的这番话,竟给他一种可以独当一面的感觉。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陈砚青出了宫。

顾潆见他回来,忙上前问今日端妃娘娘可是说了什么,还有三妹妹的事情到底是端妃娘娘自己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

陈砚青也没有瞒她,便把端妃今日所言都说了出来。

还有在宫道上见着陈念初,陈念初说的那些话,他也如实说了出来。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顾潆虽重生一世,早就知晓那先夫人和老国公爷合葬的事情终归是端妃娘娘心里的执念,可她没想到的是,这一世竟然提前了这么多年。端妃娘娘就已经坐不住了。

而更让她感慨的是,陈念初竟真的准备做了这三皇子妃。不得不承认,陈念初这样的决定让她着实是有些唏嘘。

毕竟上一世,信国公府覆灭,端妃为了彰显自己的慈爱给了陈念初恩旨,允许她往慈宁宫去随侍左右。

而那个时候,顾潆从未多想,只当端妃是真的想要身边有个说话的人,也让天下人知晓,她没有赶尽杀绝。

可此刻顾潆脑海中却有了一个大胆的揣测,上一世端妃给陈念初这个恩旨,莫非其实她的真正意思是想要陈念初去侍奉新帝。

想到这样的可能性,顾潆不由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世子爷,三妹妹孝顺,只是三太太若是知晓三妹妹的意思,只怕要哭死过去的。而且祖母那边,祖母该不会让三妹妹留在宫里的。我虽嫁进门不久,可我瞧得出来,府邸的姑娘祖母最偏疼的便是三妹妹呢。”

顾潆没说的是,大长公主到底是皇家公主,这些年来虽瞧着低调了许多,可骨子里的骄傲依旧是不容置疑的。

她怎么可能任由端妃这样拿捏自己呢?

而且,这事若是传出去,岂不有损她大长公主的威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