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劝解 - 全京城都说她高攀了 - 桐盏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6章劝解

第156章劝解

“什么?赵氏她怎么敢!”窦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当即便要带了人往小儿子院里去。

可没等她动作,却被陈宝茹给拦下了,“娘亲,您这是做什么?这大婚之夜,您这样气势汹汹的过去,岂不愈发惹了人笑话。何况,三弟会解决这件事情的,这左右该着急的不是三弟。我就不信了,她赵筝当真能一直这样的气性,一直这样活守寡。若真是这样,娘亲直接给三弟纳妾就是,她还能断了三弟的子嗣不成?”

陈宝茹这个时候倒是忘记了,顾潆和陈砚青大婚那晚,她可没有守着这些规矩,也没有顾及她这样做,会不会让人看了笑话。

窦氏被女儿拦着,当然也知道自己不适合这样过去。也只能选择咽下这口气了。

等到了第二天,国公府阖府都知晓了昨个儿晚上三少夫人赵氏撵了三少爷往新房外,没有和三少爷圆房的事情。

消息传到顾潆这边时,顾潆倒也没有太多的意外,她甚至是噗嗤笑了出声。

倚春见自家姑娘轻笑出声,抑制不住开口道:“姑娘,出了这样的事情,一会儿三少夫人给长辈们请安时,国公夫人只怕面上要挂不住了。哎,一会儿可有好戏看了。”

毕竟是新妇过门,依着规矩当然是要给长辈们依次请安的。

所以,就连顾潆都有些意外,一会儿见着赵筝时是什么情景呢。

而且依着本朝的规矩,新媳妇过门的翌日一早,新婚夫妇该给婆母和公公行敬茶礼的。

也不知道窦氏见着赵筝这个小儿媳时,能不能沉得住气。

不过心里再多的揣测,等顾潆到了窦氏屋里,见着赵筝和陈宝绪像是相识的陌生人一般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她还是不由暗暗叹息一声。

她是见识过赵筝天真无邪的样子的,而眼前的赵筝,和那日丑事爆发之后,赵夫人带着她来国公府时,又变了许多。似乎她整个人都沉静了许多,也淡漠了许多。

她只如行尸走肉一般的上前给窦氏还有信国公敬了茶,之后又和在场的其他人相互见了礼。

顾潆只把一切都看在眼中,而这样的气氛窦氏到底是没沉住气,直接就摔了杯子在地上,气呼呼道:“赵氏,你这什么意思?你若对我儿有怨气,大可以不继续这门婚事,何以这样嫁过门了却一副我儿欠你的意思。有你这样当媳妇,当儿媳的吗?”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信国公也没想到窦氏会这样发作,这毕竟是女眷的事情,所以信国公爷没管,直接就离开了。

屋里的其他男人们也都出去了,只剩下了三少爷陈宝绪。

而没等窦氏再发作,陈宝绪先劝着母亲道:“母亲,是我对不起筝儿,是我欠她的。若这是她要的结果,那您看在儿子的面子上,可否不要为难她。”

窦氏原本是要教训小儿媳的,这会儿见小儿子却这样护着赵筝,气的险些没有晕过去。

可窦氏岂能轻易咽下这口气,气呼呼指着赵筝骂道:“别忘了,这结亲是结两姓之好,你这个样子,这是这辈子不准备和我儿圆房了?若你真是这么想的,好,你只需要今日把话撂在这里,那我现在就指了丫鬟去我儿房里侍奉,这样我还能早些抱了大胖孙儿呢。也不至于让你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人耽误了我儿。”

赵筝被她这样指着鼻子骂,却没有退缩,也没有害怕,只嘲讽的看着窦氏,之后又看着陈宝绪,讽刺道:“大胖孙儿,这之前不是已经有了吗?那丫鬟肚子里的孩子,保不准就是一个哥儿呢。”

说完,赵筝又道:“纳妾,当然可以啊。我不在乎的,左右三少爷在我眼中已经是脏了,是我嫌弃他,我只要想到他碰我我就觉着恶心的慌,所以婆母你大可以直接给三少爷纳妾,我不介意的,我早就不介意了。”

窦氏怎么都没有想到赵氏会这样决绝,她瞬间脸色苍白,怒气冲冲道:“你既如此,那你嫁给我儿做什么。占着这发妻的位子,就是为了故意折磨我儿吗?”

赵筝不否认,直接点头道:“是啊,我就是为了折磨他,而且这都是他欠我的。我也想过和他好好过日子的,也想过忘记所有的一切,和京城那些贵女一样,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可我努力了,还是不行。我只要想到往日里他和我的好,我就觉着恶心的慌。所以,我决定放下了,就让我们这样一辈子互相折磨就好。当然,这也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依着三少爷的性子,指不定什么时候连对我的丁点儿愧疚都没有了,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我自然会放三少爷自由的,我可以写了休书给他,让全天下人都知晓,从始至终对不起我的是他,我并没有愧对他分毫。所以,是我不要他了。”

甩下这番话,赵筝便离开了。

顾潆虽知道赵筝变了性子,可看她如此决绝,心里还是震惊不已。

当然震惊的同时,她觉着也格外的解气。

女子若都如赵筝这般,维护自己的权力,即便是在男尊女卑的困局中,也知道不一味的卑躬屈膝,不一味的活在虚假的自我欺骗中,若是这样的话,总有一日女子的地位会有些改变吧。

窦氏被小儿媳这样回怼,直接就气的有些喘不上气来,便要指了身边的丫鬟去侍奉陈宝绪。

陈宝绪却是根本没有理她,追了赵筝出去。

看着这样的情景,即便顾潆重生一世也不得不感慨,命运弄人啊。

国公府出了这样的事情,好端端的婚事却落得这样的笑话,一时间信国公府再次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可这也不过是给人们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于顾潆来说,和这件事情相比,反倒是长房那边的动静更惹她的注意。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这日,谢氏依旧过来找顾潆吃茶聊天,便不由提及了荣昭郡主想让大姑娘嫁给诚国公为继室的事情。

“这诚国公府原先肯定是想要再掂量掂量啊,可如今东宫依旧被御林军围着,诚国公府便也想转而攀了三皇子这条路,不管怎么,大家也都看得清明,有我们信国公府的支持,三皇子未来才是有大造化的。”

“可你肯定想不到,诚国公府愿意这门婚事了,郡主倒是狮子大开口提条件了。”

顾潆看她这般,不由问道:“什么条件啊?可是要让诚国公以高于之前原配的大婚规制接大姑娘过门?”

谢氏却是摇摇头,她也不再卖关子了,直接道:“郡主说了,大姑娘嫁过去做继室,要同时带了武陵侯府的小公子和小小姐也一块过去,而且还要给小公子和小小姐改姓,日后啊,两人便是诚国公府的人了。”

顾潆虽说早就知晓荣昭郡主的跋扈和嚣张,可也从未想过,她会想这么一出。

不过初始的惊讶之后,她倒也觉着这是荣昭郡主的行事作风。

何况,大姑娘该是不愿意嫁给诚国公这么一个相差岁数如此大的男人的,可若两个孩子能跟着她过去,一起生活,两个孩子承欢她膝下,她多少得后退这一步吧。

只是,这样的事情之前或许也只有最受宠的公主和离后,可能会带着自己和前夫的孩子改嫁别府,可即便如此,也鲜少有让孩子真正的改姓的。

这且不说诚国公府同不同意这两个孩子上了族谱,便是武陵侯府这边,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荒唐事呢。

武陵侯世子是被流放了,可不是死了。何况即便武陵侯世子死在流放的路上,这武陵侯府也且没有覆灭呢,怎么能孩子也成了他人呢?这不是让整个京城看了武陵侯府的笑话吗?

“大姑娘可是答应了?还有,诚国公府那边会同意吗?哎,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啊。”顾潆难掩唏嘘道。

谢氏啧啧道:“诚国公府就想攀着这门亲事呢,若三皇子登基,日后端妃娘娘可是慈宁宫太后娘娘,那大老爷岂不是国舅爷,荣昭郡主更是身份尊贵了,到时候谁还会记得她被褫夺了封号。所以我估摸着诚国公府最终会点头的。”

“至于大姑娘,若能和两个孩子在一起,该也会同意的吧。她若是有那勇气自戕倒也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可她没有勇气,可不就是牵挂两个孩子。所以,她只要能过得了心里那一关,应该会同意的。何况武陵侯世子之前那样羞辱她,她也不至于为了这情分愣是不同意吧。而且再说了,这已经是郡主给她很好的筹谋了,她该是知道郡主的苦心的。”

谢氏当然不喜荣昭郡主这个婆母了,可不可否认,荣昭郡主为大姑娘做的这一切,倒也是替大姑娘考虑的。不仅维护了大姑娘的尊严,也让大姑娘得以出了一口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