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金丝雀与金主09
周二,食堂厨师炒菜盐放多了,烦。
周三,秘书一直在外面叽叽喳喳,烦。
周四,全世界的车都堵在下班路上,烦。
因着孟玉书那句话,季青面上不显,在家碰面都是一副四平八稳的模样,背地里却抓心挠肝整整三天。
每晚躺在床上孤枕难眠、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眼睛一闭就是——周末有~事~要~商~量~
季青捂着耳朵想来想去也没抓到一点苗头,翻个身躺到孟玉书往常睡那边,揪着自己的枕头撒气。
撇开试用期的事,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需要聊的。
正所谓排除所有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都是事实。
难道是要搞一个试用期评分表,互相打分,合格才能转正?
还是要约法十八章,定规矩?
或者像面试一样填调研表?
季青这几天可谓是数着时间在过,日子越近心里越难耐,肉眼可见的有些躁动。到周四这天,要去签字的打工人都被带得战战兢兢。
终于下班,踏进家门的瞬间,季青卸下掩饰,肩膀一垮倒在沙发上发愣。
心中作过无数设想,情绪多变得不像他,期待兴奋、紧张不安、失落焦虑、困惑怀疑像一团毛线纠缠在一起。
对外自信从容、游刃有余的季总在感情上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惴惴不安。
孟玉书还在直播,季青整理好情绪,回房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守在游戏房门口,五岁年龄差摆在那,他还是很在意外在形象。
十一点,季青堵住刚下播的人,问:“明天周五,要聊什么明天可以吗?”
他心里也明白,孟玉书不想耽误晚上休息时间,怕影响他上班状态。那周五正好,孟玉书没有直播,他第二天也不用早起。
孟玉书不慌不忙地倚在墙上,状似漫不经心地问:“季总很着急?”
“嗯。”季青点头,用眼神讨饶,男人要学会示弱,不必逞一时之强。
孟玉书对季青的配合很受用,心底偷笑,但面上蹙眉沉思,随后矜持点头:“那好吧。”
季青含蓄地试探:“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孟玉书笑了,很严谨地回:“带上脑子、耳朵和嘴。”
季青点头应好,表情若有所思。
次日晚上,除去脑子、耳朵和嘴,他还带上一颗心。
餐桌上方暖光灯一改往日温馨显得庄严凝重,将两个人包围。
季青端坐着,十指交叉搭在桌上,有种老师抽问环节中好学生胸有成竹的淡定从容。拇指交叠有节奏的轻点,那是一个思考的动作。
脑子、耳朵、嘴。
甄别、倾听、阐述。
组合起来是对事件公允的判断。对外才需要客观公正,对内他的心偏向哪儿算哪儿。
孟玉书将一个文件袋摆在桌上,在季青略微诧异的眼神下打开,按顺序摆好。
“这是我的学位证、身份证、征信报告和体检报告,信用良好,没有欠债,身体健康,没有遗传病史。”
“这是银行存款、收入流水和房产证明,赚钱肯定比不上你,但也算稳定够养活自己,还有余力分担家庭共同开销。”
“房子是三室一厅,刚买还没装修,主要是想把户口迁出来。”
孟玉书说着将资料都推到季青眼前:“这些是我的基本信息。”
季青被这一套组合拳打懵了,上来就摆资料,没有铺垫就砸出一筐话。
他猜到孟玉书是想聊些客观事实,但没想到是这么个聊法,郑重得像商务往来上的资质审核。
从孟玉书坐下那刻季青就挺直了脊背,停下手上动作,眼神认真始终和孟玉书对视。
他本能反应接过资料放在手边,专心听孟玉书说后面的话。
“关于我的家庭情况,做个简单说明——上有父母,下有4岁弟弟。我和家里关系不好,将来除了应尽的赡养义务不会有交集,所以不会带任何人回家。”
孟玉书短暂的沉默,又扯出体面的微笑:“我想,在一段感情开始之前,应该先把客观情况摊开聊聊,这些算我的诚意。”
说完孟玉书敛下眼眸,不会带任何人回家才是他今晚真正想说的,其他只能算顺带。
家庭情况是孟玉书最拿不出手的东西,他只说和家里关系不好,只字不提父母从来都看不上他,轻飘飘带过是他给自己留的颜面。
季青仔细翻看孟玉书准备的资料,没有丝毫敷衍。只在看完后调侃一句:“平均月收七万让你说得像月收七千。”
“和你比的话月收七万算不上什么。”孟玉书回得坦然。
他一只手抠着桌沿,强行放空心中思绪,问:“前面我说的这些,你有什么问题吗?”
与此同时他在心里无声发言:会介意我不带你回家见父母吗?
季青答得毫不犹豫:“没有,我的情况你清楚,爸妈也认可你,回头按你的模板补一份资料给你。”
可能是两人态度过于严肃认真,季青不自觉带上了公事公办的语气,比当初签协议还要一丝不苟。
孟玉书如愿,悄悄松下一口气,吊着的心落地,手摸上水杯连喝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