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 山河万重 - 长河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山河万重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日,陈参一正在柴房里聚精会神的翻译着《共产党宣言》,母亲张翠姐用右手端着一碗刚刚煮好的粽子推门走了进来。同时,由于义乌乡下的风俗吃粽子要蘸红糖,因此,她的左手里还拿着装有红糖的碗。

在将两只碗放到桌上后,张翠姐笑着对儿子说道:

“参一,这粽子是刚刚煮出来的。你晚饭还没有吃,快趁热吃吧。”

说完,她便拿起了儿子放在桌上另一侧的衣服,推门走了出去。

陈参一正在工作的兴头上,根本无法倒出旁的心思来。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便将手伸到了碗里,随后拿起了一只已经剥好的粽子,双眼却仍寸步不移的盯在书上。

在用最快的速度囫囵的吃掉了粽子后,陈参一随即又拿起了毛笔,全身心的继续翻译文稿。

稍倾,张翠姐在院子里晾上了自己刚刚洗完的衣服,又推门走进了柴房。然而,她在看到儿子后却是一怔,随后便前仰后合的大笑起来。

陈参一听到母亲的笑声,脸上登时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将手中的笔放到了砚台上,起身说道:

“娘,你怎么了?”

张翠姐用手擦了擦眼睛,指着儿子说道:

“我以前曾经听说过古时候的读书人为了努力攻读荧光凿壁,当时只觉得是个故事。可没想到今天却看到真实的了,你这粽子蘸墨汁又是闹得哪一出啊?”

陈参一听母亲这么说,忙用手擦了一下嘴。果然,两只手上瞬即沾满了黑乎乎的墨汁。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方才在吃粽子的时候,竟然错将墨汁当做红糖吃到了肚子里。

“你呀......”

张翠姐见儿子呆呆的看着自己,便又接着数落道:

“你啊,打小就是个榆木脑子,只能将眼前的事情做好,却不能同时分心兼顾其他的事情。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能够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陈参一听母亲这样说,便用手挠了挠头,傻呵呵的笑着。

张翠姐见儿子这般行为,也就不忍再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打趣道:

“我知道粽子蘸着红糖吃很甜,不知道蘸墨汁的味道如何?也是甜的吗?”

虽然陈参一早就是意志坚定的革命者,但在自己母亲的面前,却仍是难掩孩子本真的心性。

听母亲问自己,他立刻挽住了对方的胳膊,亲热的说道:

“很甜,娘,你不知道,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比这世上任何一样东西都甜。”

陈参一的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尽管他知道在这条通往光明和鲜花的道路上,要有很长一段路程自己是要伴随着荆棘和泥泞前行的。但是只要心中有理想,他便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张翠姐慈爱的笑着,用手轻轻的拍着儿子的手背。虽然她此生从未有走出过这个叫做分水塘的小村,但这丝毫也不碍于对于儿子的疼爱。

对于一个温柔母亲来说,此生能够有陈参一这样的儿子,张翠姐感到格外的骄傲。

沉浸在为理想全力奋斗时,时间总会过得很快。弹指一挥间,便又匆匆过去了半年光景。对于陈参一来说,由于异常忙碌的缘故,他在时间方面则显得更加笼统,通常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就在这个冬天结束的时候,陈参一意外的接到了金佛庄的来信。信中,对方以极其简洁的方式向他介绍了自己的近况,一如之前豪爽明朗的性格。

原来,自上次陈参一离开保定后不久,金佛庄便也怀着对军校腐败黑暗现状极为愤懑的心情离开了那座城市。在将妻子严瑞珍送回到东阳老家后,他辗转去了厦门,开始了在厦门大学的学习。

那段时间,金佛庄虽然离开了军队,但同时却也接触到了全新的共产主义。对于他来说,这种学说就像是甘冽的泉水一般,瞬间便汩汩滋润了干涸的心田。

为了能够全方位的领会该思想,每一天只要是醒着,金佛庄便会不知疲倦的查阅资料,补充着自己所欠缺的内容。同时,他也积极参加了厦门大学的学生社团,主动参与了街头演讲及各项活动,并撰写了大量相关理论文章,成为了该阵营中态度极为坚定的成员。

在金佛庄看来,共产主义虽说眼下还属于小众思想,有很多人尚不知晓。但只要具有先进思想的革命者们努力坚持,不断推进,总有一日其会成为惊蛰时的那一声震耳欲聋的春雷,以轰鸣之声唤醒沉睡已久的中华大地,让其彻底得以苏醒。

而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他愿意用此生余下的时光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来,在努力做事的同时,让生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星光。

虽然后来,由于家庭原因,金佛庄被迫又从厦门大学回到了保定陆军学院。但较之两年前,他在心态方面却也有了完完全全的改变。

回到军校,金佛庄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言行举止都极为刚烈的激进派,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坚定从容,潇洒稳健的革命军人。

同时,在他的帮助下,军校还有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年轻军人也走上了相同的革命道路。众人相约,要挺起胸膛,以崭新的中国军人脊梁担负起救国图存的重任,挑起华夏大地的脊梁。

柴房,陈参一一遍遍的看着手里的信纸,心情分外激动,不知不觉中他早已泪流满面。特别是金佛庄在即将结束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更令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参一,若是时机妥当,你我兄弟必定还会再像以前那样把酒言欢。只是谈得再也不是愤慨之词,而是救国的思想。期待着能够与你并肩作战,共同携手为我中华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挚友辉卿”

过了半晌,陈参一才恋恋不舍的折好了信纸,将其按原样放进了信封里。随后,他缓缓起身,推开房门走出柴房。一股凌冽的寒气扑面而来,瞬息便沁入了肺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