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一一二,东宫角逐
第211章一一二,东宫角逐余耆进了府邸,但是他背后还跟进来个人,这个人是从建康推举上来的,叫做萧谨,听说也是个聪明的理财者,余耆见到安玄还是照例的大笑,安玄道
“今天吃的不舒心,只有酱菜跟肉干了,咱俩以前吃过,这位是?”
余耆拉着萧谨的手,笑道
“他叫萧谨,出身建康,是刘统推举上来的,是个理财能手,这不是户部还是王壶担任度支尚书吗,王壶以后要辞官了,那萧谨可以做一做这个度支尚书的位置,所以,丞相,你就安排一个侍中或者是侍郎的位置给他吧。”
长孙安玄点头,道
“嗯,萧谨,既然是济南和鹏坤的推荐,自然要用,来,萧谨,你去后台,找我的下属郭玉,跟他说说,他会帮你的。”
萧谨揖礼离开后,安玄告诉余耆,说
“济南,你好聪明啊,啊?你不来京畿,开这个裁军的会议,是不是怕,大家意见不妥啊?”
余耆哈哈大笑起来“正是!”
长孙安玄道
“如今,南方的世家都不大愿意裁军,他们要屯田,屯,也是军屯,所以说我们开这个会,跟没开一样,如今,荆州是听我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听我,那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多大损失,桓氏喂不饱他们,所以,荆州不能动,如今这个情况是我和北府军共计有兵七万,费焉和程灏先有七万,你和江赤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七万,雍州府军在重建,陇州兵不动,形成了一个腿比腰粗的局面。”
余耆问
“安玄,你要我怎么做?”
长孙安玄瞧着桌子,说
“我要把我的府兵制推行到东军府,因为在倒桓战争中,我们把琅玡王氏给剥的差不多了,所以,旧有的世家军府制,可以留一万兵,琅琊郡,东海郡,北海郡,东郡,可以推行我计划下的府兵制,所有的军队,统归朝廷管辖,我已经准备在豫州推行这种制度,但是行动起来很困难,北府军答应这项计划的推行,他们需要三万顷的耕地。”
余耆嘟起嘴来,他仔细思考一阵,他问
“安玄,在东军府,你要给多少顷给我们?”
长孙安玄“留五千顷给寓兵于农的府兵。”
余耆哈哈一笑,他伸出手来,向安玄握手,长孙安玄握手后,便说
“如今,走错一步路,下一场战争还会开始,那时候,就是倒长孙了。”
余耆又问
“倘若江南的军队在农忙季节时出兵,那该怎样?”
长孙安玄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些棘手,他告诉余耆
“那就要加固寿春和合肥的防备了。”
钟华留在宫里,此刻钟华抱着她给皇帝生下了司马麒伦,在宫内玩的很开心,钟华在自己府内,抱着孩子,她捏着小皇子的脸蛋,背后,三位大臣争论了起来
“丞相这次要去汝南,他真的是要视察土地么?”张馥如此疑问
“我相信,丞相一定想把各地的军队聚集在朝廷手里,但是地方尾大不掉,所以他一定是想秘密会见不来朝廷参加会议的余耆将军,商讨接下来,该怎么做.”门下省的高始低头诚恳地说
“贵妃娘娘,您若是说话,想必陛下不会再反对丞相了。”卢兴靖如此这般说来。
钟华抱着麒伦,微微一笑,信心满满,她似乎很确定某些事情,她说
“哎呀,卢将军,您真是为了国家啊,不过,如今,我不能支持陛下,陛下想要的,是皇权,长孙丞相在做的,也是希望把权力收归中央,但是陛下糊涂哇,陛下的糊涂,就在于,他觉得,长孙丞相就是那阻碍他君权的最大的一座大山,卢将军,您说,他要靠谁呀?”
卢兴靖“这”
高始说“嗯,看来,陛下一定寄希望于程灏先将军和费焉将军了。”
钟华摆开一张棋盘,告诉张馥和高始“来,张大人,高大人,你们下下棋嘛。”
张馥“谢娘娘的恩!”高始“多谢娘娘!”
另一方面,沈戚云开始和自己的心腹聊天起来,她身边有四个人,分别是梁州府军将军费焉,户部的度支尚书王壶,凉妃刘氏,礼部尚书-大鸿胪韦清之。
“可恶,我们都看错长孙安玄了,看来,他是想建立一个新的桓府啊!”韦清之如此说道
“这事儿,沈娘娘,我还得多多依靠陛下啊,我虽然是桓氏遗臣,但是我很感谢,贵妃娘娘对我的高抬贵手啊。”王壶如此说,惹得沈戚云高高在上,很开心的样子
“我觉得,应该尽早和程灏先将军沟通起来,还有江赤大人,这样子,长孙丞相定然知难而退。”
凉妃笑道
“姐姐,我跟你在一起,你一定可以的!”
另一方面,钟华的府内
“高始呀,你的那个好朋友华哲对此什么看法呀?”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高始揖礼,他说
“华侍中认为,当前应该尽快算出各地空余的良田,用以军屯或者是可以分拨给世家还有府兵使用者,丞相在推行所谓的九州府军制,尽快将世兵制的恶劣影响消除。”
钟华说搓搓手,笑着说
“啊哈,恐怕,丞相难呀,丞相这颗大树,我做树枝的,大树怎么走,我得怎么走,不过,切不可揠苗助长啊。”
高始三人面面点头。
第二日,钟华在亭台楼阁上路过,只见沈戚云从亭台的对面路过来,钟华穿着的是乌纱笼冠大袖墨白相间兰花皇妃袖袍,而沈戚云穿着的是赤纱笼冠绿簪赤靛相间梅花皇妃袖袍,俩人路过,这一见面,道个礼,沈戚云冷语道
“钟娘娘,黑白相间,可生小心摸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