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九十一,杂税使者
第168章九十一,杂税使者楔子:应嘉二十七年,509年,这一年,长孙安玄三十三岁,如今,面对国家灾难性的财政危机,桓震着手开始经济改革,但是,桓震的经济改革,却是在自己盘剥钱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他无视了长孙安玄的均田制改革,也无视了桓峰的法制官制改革,他选择了用最激烈的手段给晋朝和桓氏的幕府敛财,这就是税使计划,他将会在东军府还有襄阳,汉中,扬州等地发起税使计划,但是这项计划,会给桓氏幕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应嘉二十六年的财政支出已经计算出来了,应嘉皇帝更加失去了话事权,他再也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如今的晋朝朝堂,已经成为了桓氏幕府这唯一一个霸府的舞台,应嘉皇帝居于深宫之中,不再搭理政事。
户部尚书王壶,有些犹豫不决,但还是开始宣读去年的全年财政报告了
“诸位同僚,去年,大晋收取赋税六十七万贯,田赋三十九万四千贯,工商杂税,包括盐税,共计是十六万贯,而从世家佃农,矿产资源,对外贸易上,收取赋税十三万贯,这是应嘉二十六年全年的收入,同时去年,全国收入税粮五百一十七万石,但是,我们支出了六百三十一万石的粮食,我们的军饷,官员的俸禄,共计花费了二十余万贯,漕运的经费是三十一万贯,剩下来的接近二十万贯,一部分要提供给皇城,一部分还要购买粮食,军械等物资,这样一来,我们的亏空,落得了二十一万贯。”
桓震紧紧握住拳头,他问
“那一百多万石的粮食,我知道,亏空给京兆附近的百姓,还有荆州府军一年的粮食,还有二十一万贯,我们拿了十万贯分给各郡国的士兵和官员,但是,还有十一万贯,那到底去哪里了?”
王壶闭上上书,默不作声,大家纷纷沉默,桓震问
“你们干嘛不说话?干嘛不说话啊!”
麦季眼睛瞅着桓震,但还是眼神下垂,桓震问麦季
“麦季,你快说,如何?”
麦季痛哭道
“丞相.丞相自袁宠一事后,朝堂上下,没人再敢向内长史府提供上书,多是阿谀奉承之词,言之无益.这十一万贯,从本地官员,上升到郡国,在上升到州,大郡,最终再到京城,一步步地往前走,这个过程充满了腐败,试问如今,秩两千石的官员,谁不贪?数年前,本有人时常向朝廷上奏,但袁宠一事后,再也没有了。”
桓震站起来,指着麦季问
“你为什么不和我说?为何?”
麦季擦着眼睛,道
“雷师介大人,为您谋杀上书陈弊的官员不断掩饰,也是费心费力,我们都知道了,丞相,您不能自己骗自己啊!”
桓震愣一愣,他摔坐在榻上,面目呆滞,疑问道
“如此,以后该怎么办呢?”
侧边的杜显嘴角一颤,想说什么,但是呢,还是不说了,似乎十分害怕,说出去,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但是杜显的神情,被桓震看见了,桓震问
“杜显,你干嘛在笑,都这个时候了,你笑什么!?”
杜显道
“丞相,我们大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有矿石,我们没有监管,水出良盐,但我们只是收下了一点点的盐税,如今,我们可以设置杂税使者,前往各地矿产和产盐地,严加看管,必然可以给朝廷带来数万贯的税收!”
孙文昭指着杜显,说
“杜显!你怎么可以这样?此前高始在先君面前严陈弊病,黄河周边,卡哨林立,路过的百姓沿路盘剥,百姓连一年的户税都交不齐,一天的口粮不过七两,渔农无鱼,盐农无盐,你这么做是想让国家灭亡吗?”
杜显“光禄大夫,如果不这么做,桓府连明年都撑不过!”
孙文昭叹道
“丞相,您要明察啊!”
但是,在如此情况下,桓震再也不想理会设置这些使者的后果,他说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好,好,孙文昭,现在朝廷收不到充足的税,我们必须这么做,两年,三年,就可以了,不需要太久,只要撑过这些个难关,配合长孙安玄还有桓峰的改革,一定可以撑过去的。”
如此下来,桓震开始设置杂税使者,这些杂税使者分布在
汝南杂税使者韩蕃:监管矿税
琅玡盐税使者王收:监管盐税
居巢矿税使者魏枭:监管矿税
丹阳盐税使者王梁:监管盐税
梁州矿税使者杨合:监管矿税,还有濮部的贸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