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五十七,青眉盟卷土重来
第100章五十七,青眉盟卷土重来题:寒鸦凌天哭寒蝉,青眉反心终不死
安玄是好奇,这宴会不欢而散,大家应该是各自回各自的家,但是沈错却来找他了,却是说桓峰商定打算离开这京城,和东军府的人一道,就问这是为何啊?沈错说
“没有为什么,因为二公子害怕了,只是呢,大家要商定一个时间,聚集起来,直接回去,不需要找丞相道别了。”
安玄看着身边的那些侍从们,那这个时候呢,夫人拿了一些吃的东西出来,沈错笑了笑
“哦嚯嚯嚯,今天晚上,大家可连东西都没吃到多少啊,满地的饭菜,全浪费了,谢谢夫人了。”
沈错这个人眼睛大大脸圆圆,很慈祥和蔼的人,他抓着筷子直接开始夹菜送饭了,又说
“嗯,夫人炒的这萝卜丝,味道可真是好啊。”
长孙安玄不解了,沈错不应单单是来这里蹭饭的吧?这缘由一定要问个清楚了,还是继续问,那沈错就说
“噢,长孙大人,这东军府的人,到了京城,本是要受到保护的客人,因此丞相同大公子把京畿宿卫军分散了一下,但是丞相估计怎样也没有想到,陛下想要刺杀他吧?倘若是这件事情真的传了出去,那我们更应尽快回到东军府,大人应该回到濮阳国,防止青眉之盟等人煽风点火,到时候,好控制局面啊。”
饭吃完了,沈错站起来,揖礼道
“夫人真的是煮的一手好菜,错就告辞了,今晚这个觉,我是睡不着咯,还得挨家挨户的去喊喊。”
把沈错送出驿馆后,安玄和夫人对视了一阵子,这件事情可真的是出乎意料啊。
这也真的是无奈,长孙安玄和林倾弦,把长孙正给接回自己手里,还没多久呢,就又得走了,长孙正又要留下来,留在京城,林倾弦临行前不想见蔡纠,就让安玄抱着孩子去见蔡纠了,蔡纠接过孩子,很开心,但是呢,安玄面无表情,既不生气,也没有任何其他心情,向蔡纠道谢之后,直接走了,就这样,安玄夫妇离开了这突然产生是非的京城。
桓峰等人迅速回到东军府,临走前刘苞拿着一封文书交给了桓峰。
桓峰打开一看,说是即刻回到东军府,同时让长孙安玄调动一批兖州府军南下千里,去合肥驻守,大家只能用表情互相照应,而陈肱也是看明白了点,但是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跟沈错说问,可是呢,这反倒是给沈错说出来了丞相的想法,陈肱听着有理,就这么办吧。
丞相害怕青眉盟的人造反,果然,陶骏急回来了,他来到了东军府,打算完成他想要继续完成的事情,那就是谋反,搞得天下大乱,达成对桓府的复仇。
陶骏急真的是这种冷血无情之人吗?整的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其实这些原因,全凭他父母被桓氏所杀,而自己心爱的女人,那洛安公主又是被晋室给嫁到了燕国去,这种恨,已经使得陶骏急的内心彻底扭曲了,
他确实是想天下大乱,如今,他穿过重重艰险,躲开桓家爪牙的监视,回到了昔日他在北海郡郡的这桃花亭子里,只可惜物是人非,啥也没了,枯枝烂叶,寒鸦在天上嗷嗷叫着,他仿佛如世间之一寒蝉,落在地上,失去了翅膀,动弹不得,只能由得天上的寒鸦来可怜他。
可是陶骏急是不会轻言放弃的,他仰天长啸,势要将桓府推翻不可,他开始写书信,并偷偷找到剩下的青眉盟残余,打算重整旗鼓,再行叛逆之事。
这会呢,陶骏急做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他的密谋计划没有让桓府发现,陶骏急此前策划了三次的反叛事件,如豫州民变,应嘉粮祸以及后面的扬州府军清剿计划(为了简洁剧情,这一段作者没写)等等,这些事情全是青眉盟出的主意,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大乱,扶持洛南王上位,重建天下。
不久后,东军府被邀请到到京城的诸位同僚都回到了东安,不过,长孙安玄没有回濮阳国,也同样来到了东安,大家赶紧召开会议,就商讨着集中起手头的事务,好快速解决,解决掉了,那就可以腾出空子来确定一下治安问题了,桓峰拿了一份命令
“长孙安玄,丞相要让你暂时到淮南郡的合肥担任郡守,这是丞相和关将军给出来的联名文书,你要保一下那里的治安,记住,你带着五百兖州府军去。”
长孙安玄
“那兖州本地的兖州府军呢?”
桓峰说
“安玄,兖州府军的大印你先掌控着,先别交给别人了,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徐济留在了北海,嗯,你让朱世龙和赵景,暂且在兖州接替一下你的变法。”
正好这个时候,陶骏急来到了淮南郡以南的庐江郡,那陶骏急打算去见一个人,此人正隐居在这里,他是江陵府地主豪族鞠氏的大公子,鞠子成。
这个鞠子成是个兵法家,那鞠子成比长孙安玄小了三岁,但是已经长了浓浓的八字胡,他的家兵是一些来自于江陵的荆州府军,是有谋反倾向的,鞠氏的盘据地在合肥城附近新建的重岩城,这里是一座大型坞堡,陶骏急打算干什么呢,和鞠氏重建联络,并开始购买武器,顺手借钱做点生意,准备继续干他们的天下大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鞠氏想谋反的原因还是因为桓氏加剧的赋税,鞠氏是江陵的豪族,却并不是世家,但是这种赋税的影响,使得鞠氏的反心日益加重,而荆州呢,虽然说是归附于桓氏,但总体上对桓府有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似乎很是忠诚,所做的一切,也是忠于桓府的,但是总给人一众浮躁不稳的感觉,他们暗地里在做一些售卖武器,以及对朝廷偷税漏税的勾当,桓府担心,这要是再过几年,他们就会变得和北府军一样,无法控制了。
长孙安玄来到合肥城以后跟合肥的太守和刺史玩的还挺欢,太守的名字叫做苏尘,已经五十多的人了,但是呢,长的还是挺好看,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合肥的大才子,后来举荐起来,人品不错,当的太守,那刺史叫做向易,原本是寿春的孝廉,后来举荐之后来到了这里工作,也是干了几十年,当上了这刺史了。
但是合肥城没发生过什么大事,虽然这里靠近运河,但是没洪灾,而且呢,贫农居然还挺少的,那大家过的都很舒服,既然过得舒服,那安玄每天也就处理两三个时辰的活,就走了,回到家里见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