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五十一,黄斥对青玄的爱
第88章五十一,黄斥对青玄的爱
有一件事情是非常可笑的。长孙明根本就不答应让长孙青玄成为桓府的爪牙,可是长孙明却糊涂的不知道,这个谯郡正好就是桓氏的资金聚集地,这一点,长孙明却不知道,其实这些年,谯郡这个可谓是在宣传上面做足了手脚。桓氏硬是可以让他不受天下人的偏见,为什么可以做到这种水平,无疑是桓氏经营对了地方,桓盛自己是觉得,扬州太富裕,这样子的话多方关系或许会变得很复杂,而这个谯郡呢,贫富不均不好发展,但是又没有太多的天灾人祸,把自己的关系建立在这里是最好的,况且,谯郡是桓氏的龙兴之地。
那现在这些事情过去了,魏氏就跑去找常肃诉苦,那长孙青玄心里很生气,但是一句话不敢说出来,他害怕嘴巴变大了说错了什么,常肃问青玄是怎么想的,青玄答不出来,惹得下面的官员在偷笑。
长孙青玄回到家中,却听见长孙明在和大家抱怨一件事情
“可恶,谯郡真是软弱,不把手里面的钱交给桓氏不就好了么!”
青玄低着头,叹一口气,往屋内走去,长孙明看见长孙青玄这样,疑问起来
“唉?你这孩儿,何故如此啊?”
长孙青玄来到后宅的竹林边,瞧着竹林,心情很不愉快,想到自己要复仇,但是寄人篱下,似乎根本没有机会,然而,在门外,那又矮又难看的黄斥来府里找他了。
黄斥见到长孙明,当然长孙明不是很喜欢这个黄斥,因为黄斥长得很不好看,所以见了黄斥有点不待见,而长孙青玄的心中,已经印下了蔡纠的印象了,所以心里喜欢蔡纠,尽管过了十年了快,印象之中,他始终没有忘记蔡纠。
黄斥很喜欢青玄的才华,她拿着一本诗篇,来到竹林后,希望青玄能够为她注解诗篇,但是长孙青玄不喜欢黄斥,因为黄斥不好看,现在赶着心情不好,黄斥一来,哪里有心情给她注解诗篇呢,黄斥站在青玄的背后,问
“青玄,青玄,我找你,我找你来学诗了!”
长孙青玄经常给黄斥注解诗集,但是心里很反感黄斥,这个时候正是心烦呢,黄斥拿着诗过来,问他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啊?”
长孙青玄叹息道
“我心情不好,改日再说。”
没想到黄斥居然不领情,她拿着这句诗给长孙青玄看,可是,黄斥没挑对诗句,这句诗是一首寄人篱下的诗,是诗经的柏舟,上面写着“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长孙青玄看见这句诗,整的勃然大怒,他一把把黄斥的诗丢在地板上,大怒道
“我说了,我很烦,你知道吗?你还不领情!”
黄斥很伤心,哭着跑出了府邸,结果长孙明又看见了,他想叫住这位可怜的女人,但是无可奈何。
为了长孙青玄,黄斥十几年不嫁,这一年,长孙青玄二十六了,青玄一直不娶嫁,家里人为他做主,他甚至以死相逼,无奈之下,家里人也不管他了,由他怎样,就怎样吧。
长孙青玄对着枯萎的竹林流泪,他心中,感觉到的,是对黄斥无比的愧疚,试问天下间有一位女子苦苦爱着一个人十几年,未嫁给任何人,这是什么滋味呢?青玄也是性情中人,联想起来自己兄长长孙安玄对蔡纠的爱,自己忍不住嚎啕大哭,但是,哭完以后,却仍然感觉,自己对黄斥没有感情,这矛盾的心结,何时才能结束?
再说东军府,由于灾情的愈加严重,桓峰已经授予了陈肱极大的权力,如今,桓峰决定以自己为主,长孙安玄为辅,解决青州雪灾,陈肱次之,解决比较好处理的徐州问题。
长孙安玄来到琅玡的开阳,他决定在这里,为桓氏召开一次追讨大会,他通知了王梁的族兄-王收。
(注:王梁是第一部分:公子安玄之中拉着雷维欺负长孙安玄的王梁,作者担心读者脸盲,特地批注)
王梁在扬州是产盐大户,但是并没有交税,许多官员前去搜查王梁的财产状况,但是没有发现收入不符的问题,事实上,王梁所拥有的大量钱财,已经转给了王收,具体方式,无从得知,但是可以确定地是,王梁,很可能在洗钱。
追讨大会上的商人,他们迫于长孙安玄的声望,还有桓氏的军威,纷纷开始补税,补税的结果,是长孙安玄获得了八万匹两等价的财物,粮食等等,但是王收不来,不过,王收是大户,如果想要度过这个寒冬,必须从王收手里夺取其漏掉的税收。
长孙安玄见商人们面有难色,他疑问道
“嗯?为什么王收不来?”
一位趾高气扬,只是亏欠了十贯盐税的商人说
“王收大人生病了,我说,长孙大人,您也通融一下,怎么说,王收大人也是琅玡王氏的后代啊。”
说罢,哄堂大笑,长孙安玄叫来身边的内外侯府密探,道
“去,你把二公子给出来的名单里面的一些人的一些信息,给我看看。”
因为担心长孙安玄无法顺利将商人们亏欠的盐税给补回来,桓峰也来到了开阳,此次,他带来了更重要的信息:王收的小辫子。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桓峰见到长孙安玄以后,长孙安玄道
“二公子,内外侯府给我的资源,我实在是无法.!”
桓峰拿着厚重的记事簿,告诉长孙安玄,说
“安玄,这是一些商人的信息,你看看,不知你看后有何感想!”
长孙安玄翻着记事簿,翻得很紧急,他对桓峰说
“二公子,内外侯府,抓官员的把柄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抓哪种官员的把柄,有时候,抓对了,对民心,很重要。”
桓峰把门窗关起来,他搓着手,问安玄
“何必如此紧张?”
长孙安玄认真挑灯,翻着桓峰同侍从带来的竹简,道
“我在开阳,开阳郡守不断地给我送前方救灾的情况给我,我已经不想再看下去了,前方,每个时辰,都有百姓被冻死,不是哪里需要衣物粮食,就是那里需要火油还有人力,我要做的是,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