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不死儒生 - 东方崛起 - 易海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东方崛起 >

第四十章不死儒生

大军经过半个多月的行军,终于抵达陈县。

向宇航携着二位夫人,当上这古代的王,武功又得突破,自觉得意洋洋,踌躇满志。

墨义,李斯,小敏,小珞等人携众官员相迎。

到了将军府,冉冉回到后院去安排下人整理行李,收拾房间等,貌似挺忙。

向宇航和阮洁则在大堂,听李斯众人简单的汇报工作。

大军出征快半年了,而家里李斯把各项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整个地盘得到空前得发展,在全国各地到处因为战乱还闹灾荒的时候,他们这里已经是屯了大量的余粮,老百姓不仅能吃饱,还穿的好,住的好。

工部终于按照向宇航的提供的思路,造出了水泥。

老百姓都开始用水泥干房子了,这种材料既廉价,又容易获得,这古代从来没有开发过各种矿产资源,自然是极容易得到。

小珞带领的二十万秦国降兵,李斯先是叫小敏做了简单的考核和筛选,把里面有技术的工匠,调给工部。

战斗能力比较强的,抽出了最精锐的两万人,给了军机处,由墨义来分配。

余下近十七万人,李斯用府库给他们分发了粮食和衣服,工具等,分成了四个屯田兵团,由农部组织带领,前往新获得的封地开荒屯田。

项羽多给了向宇航一个半郡的封地,那里到处在闹饥荒,到处土地荒芜,到处都是荒地,正好给这批秦人去开发。

而工部下面,新增了许多的工坊,都是按照向宇航的要求,用现代工厂的流水作业。

制造的武器,卖往全国各地,当然只有冷兵器。

还建造了水泥厂,矿场,农业器械厂,大量的兵工厂,等等。

墨门也得到了飞速的扩张,除了全国各地的墨家子弟,全部拖家带口的过来投奔之外,封地的人,都抢着加入墨门!

因为加入了墨门,基本相当于得到了进入官府的基本通行证,向宇航都是优先录用墨门中人。

如果你不是墨门,除非特别牛逼的如李斯这种,不然很难进入实权部门。

法家重术不重道,关注点在以法治国,跟墨门宗旨并无冲突,所以连李斯都抽空学习墨门知识,通过了层层考核,加入了墨门。

墨义已经按照向宇航的指示,把墨门学馆开设到基层。

教授的知识,不局限于墨门的要旨,实质上以墨门要旨和科技为主。

向宇航的新科技,除了那些军工保密的,都制成教材在墨门学馆教学。

当然那些高科技的军工科技,也制成了教材,都由小敏保管着呢,只有高级别的墨门中人,才能学习。

实际上墨门的势力是最大的,渗透在整个管理系统!

而这股力量,直接由墨义和小敏,向宇航,阮洁四人把持着。

这是自春秋以来,墨门最大的中兴,墨子成立墨门的时候,也远远没有现在的规模和影响力。

现在的陈国,虽然地盘不大,但绝对是诸侯中最富有的!

老百姓生活最好,此时自然有大量的名士,三教九流,能工巧匠过来投奔,想过来谋个职位。

李斯在城中的墨门学馆旁专门修建了一个别院,供这些人才住。

由小敏管理,负责考核这些人的才能和品德。

墨义还专门为这些人开了一个班,自己亲自教授墨门知识。

有些比较认同墨门的学子,通过考核后,再通过小敏的背景调查,排除奸细,或者曾经做过恶的人,就可以安排职位了。

这些人,五花八门,各种人才都有,有一半人都是直接由小敏考核,没有上墨门学馆,这个纯自愿。

而里面的人,最多的自然是儒生,占了五层以上。

其实,这个比例还是低的,换其他的诸侯,招揽的人才九层九都是儒生!

此时的儒家盛行天下,大家知道向宇航这边,重视工匠农民,而这些正是儒生们瞧不起的。

所以儒生没有大量的投奔过来,工匠,杂学的其他的非主流反而趋之如鹜。

众人知向宇航非常讨厌儒生,之前封地一直是儒生一律不得录用。

但是,这些儒生是从全国各地千里投奔过来的,有的人连路费都没有,撵走估计要饿死在路上了!

何况驱赶人才,怕造成不好的影响,现时天下儒家大兴,十个名人里面有九个都跟儒士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一直好吃好喝供着,没事叫去上墨义的课程,却并未安排职位,等向宇航回来定夺。

李斯道:“这些儒生当中,最出名的就是那个叔孙通了,之前是秦国的博士,在赵高手下溜须拍马,还跟着赵高指鹿为马,真是一个脸皮极厚的儒士。

不过也因此保全了不少儒生的性命,没被赵高害死,在儒士当中,有很高的威望,就是人品太差!

秦国灭亡后,就带了不少的弟子,门生投奔过来了!”

向宇航听到儒生就头痛,也没表态,就这么先晾着吧。

也不想他们走了饿死在路上,这事他做不出来。

现时向宇航最头疼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地主,一个就是儒生了!

这种人,是不能靠武力征服的,搞不好,会引起全国的公愤,成为真正的众矢之的!

再高强的武功,再厉害的军队,都不能解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