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奸臣当道,县令好气哦 - 萧绾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夕阳西下,秋水县郊外遍布碧水青山的美景,如今偏偏有几缕黑烟煞风景。

黑烟升起的地方是那个离县城有些远的村子,名叫柳边村。

梅萧仁带着人到了村口,眼前的场面除了乱,就是惨。

村寨里到处狼藉一片,粮食散得满地都是。村民有的望着被烧得精光的屋舍兴叹,有的在被洗劫一空的家门前呆坐。

悲的悲,伤的伤……

梅萧仁耳边还充斥着妇孺的哭声,她愤然攥紧了手里的折扇,也捏紧了心。

“奶奶的,这帮畜生敢在大人眼皮子底下猖獗,看我不把他们抓来扒皮抽筋!”

恨得咬牙切齿的是她手下的一员“猛将”——捕头周虎。

周虎易冲动,恨不得现在就挖地三尺擒了那群畜生。

梅萧仁也急,但是她比周虎多了几分耐心,能先沉下心来深思熟虑一番,不急着下令剿匪。

“老叶在哪儿?”

周虎眺望了半天,遥遥一指,“叶师爷在那儿。”

梅萧仁瞧去,叶知还穿着那身青衣布衫,朴素得就像将自己藏在了背后的青山绿水里。他正在村子里四下走访,安抚妇孺,还顺手帮着村民收拾坍塌的房屋,累得满头是汗。

叶知抬头抹汗时才看见梅萧仁已至身边,拱手:“大人。”

梅萧仁递给叶知一方手帕擦汗,环顾四周问道:“土匪有多少人?”

“据村民所言,大约二三十来个。”

村民看见县令来了,一拥而上将她围住,争相诉苦。

“大人,他们把能抢的都抢了,叫我们怎么活啊……”

“大人,他们还会再回来吗?”

“大人一定要抓住他们!”

更有甚者带着一家老小下跪磕头:“求大人给我们做主。”

村长双手扶着拐杖连连叹息,“唉,以前穷惯了,仗着大人才过了几天好日子,谁知道遇上这一出。”

梅萧仁见这些村民提起土匪都一脸后怕,再回头一看周虎,也蔫儿了,因为她这个小地方县衙里的衙役再怎么凑都凑不齐三十个,还不比土匪人多,怎么剿匪?

但是这匪要是剿不了,秋水县就成了软桃子,准得被土匪缠死,怎得安生?

她地盘上的百姓,还得由她这个父母官护着。

梅萧仁吩咐叶知:“老叶,回去召集衙门里的青壮男子……”

叶知沉默了一阵,怅然拱手:“大人,都在这儿。”

梅萧仁回头看了一眼,吸了口凉气。

她差点忘了,县衙六房的文官办事虽然得力,但都上了年纪,衙门里除了周虎手下的衙役们年轻些外,哪儿还有什么青年壮年。

而老叶这个师爷嘛……

梅萧仁打量了叶知一番。他五官生得好,能用俊朗不凡来形容,挺讨小姑娘喜欢,偏偏不是拿刀的料。

“那就贴告示召集百姓,自扫门前雪。”

“万一有百姓伤亡,知府大人那里恐怕不好交代。”

梅萧仁又吸了一口凉气,心算是凉了半截。她闭上眼,拿着折扇轻轻敲着额头,默然想了一阵后无奈道:“去找隔壁谢大人借点儿吧。”

“云县的谢大人刚刚告老还乡,如今云县……没县令。”

梅萧仁的心“砰”一下沉到谷底。

叶知不敢再说话,默默站在梅萧仁身后。他知道自家大人是个急性子,说剿匪肯定得剿,而且得立马剿,等不及朝廷派兵。但是怎么剿就成了问题。

他家大人任县令两年,从没遇到过什么匪患,毕竟从前这地方是个出了名的穷乡僻壤,乞丐见了都得绕道,何况土匪。近些年秋水县的百姓渐渐富足,没曾想福兮祸之所倚,竟会招来流匪打劫。

叶知回望一眼村外,其实要剿匪也并非全无办法,于是抬手指向目光所及的地方,“大人,他们兴许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他们?

梅萧仁顿时想起来叶知指的是什么,带着众人回到村口前,抬头一看果不其然,那地方驻扎着一支军队。

几个月前夏国撕了国书,表示从此与大宁断交。而大宁的朝廷为防夏国闹事,在靠近边关的几个县城分别布下数千驻军,合起来约莫有四万,驻扎在她秋水县的就有六千人。

军营离村庄不过一里地,她站在这儿尚能看清军营生火做饭的炊烟,军营的人会看不见村寨冒的黑烟?

不是看不见,而是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六千人,任由几十个土匪在眼皮子底下为祸百姓……

梅萧仁沉默着摇了摇折扇,脸色比天色更阴沉。

众人耳边的风刮得“嗖嗖”的,却没人敢再吭声,因为他们都能猜到大人心中有多气。

梅萧仁让衙役们留下来帮村民收拾村子,她带着周虎和叶知前去一问究竟。

周虎知道大人要去兴师问罪,却担心大人奈何不了那群当兵的,毕竟官是官,兵是兵,大人从没与当兵的打过交道。

“叶师爷,大人这样去,万一得罪了将军怎么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