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给我吃药
“四哥,你不知道啊,那个陈汉那天晚上闯到我家里来了,他说要杀我,四哥。”葛大年冲着毛四委屈的说到。
陈贵看到非常的生气,将墙上还一直贴着的纸条撕了下来,团成一个团,摔在了地上,“你个没出息的东西,一个陈汉,竟然给你吓成这个样子,窝囊废。”说完,陈贵就带着贾三走了。
“四哥,四哥。”葛大年赶紧拉住要出去的毛四,“四哥,你再陪我待会。”
毛四看了看已经走远的陈贵,回头对葛大年说到:“来,坐下。”然后毛四从腰间掏出手枪,放到了桌子上,陪着葛大年坐着,他的脑袋上,也是汗珠。
......
独立团,卫生队。
“哎呀,你们怎么都不听话呢,怎么都不吃药呢。”笑话冲着两个头上缠着绷带的八路军受伤的战士说到。
“我不吃。”一个战士站起来,倔强的说到。
“为什么不吃药啊。”楚河和李政委这时突然来到了医疗队,正好看到这一幕,楚河就大声的对着那战士训斥到。
“团长。”看到楚河来了,战士们都站起来了,立正站好。
楚河走到刚刚那名倔强的战士面前,对着那名战士说到:“小花说的对,我们就要打一场大仗了,伤好不了怎么上战场啊,伤都养的怎么样了?”
“好多了。”刚刚那名战士赶紧回答。
这时候,笑话却嘟囔着嘴,一口抱怨的语气,“好不了了,团长。”
“什么,怎么回事。”楚河一听就奇怪了。
“都不吃药,怎么好呀。”笑话毫不客气的说到。
“不吃药,不吃药怎么行啊,必须要吃药,这是命令,听到没有。”楚河一听这也急了,这可都是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战士,怎么能就这么好不了呢。
“是,团长。”一群伤病,无奈的回答。
“那个,团长,最近咱们的先锋队的情况怎么样了。”小花也不好意思的对楚河问到。
一听到这,楚河笑了,“你可别跟我提陈汉啊,这小子现在哪有时间哪,他可是个大忙人啊,现在安宁县城出现了大人物,陈汉那,现在带着先锋队,把整个安定县城都快要闹翻天啦,现在他的牌子比我都亮,现在这先锋队陈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谁还知道我独立团楚河啊。”楚河一边说,一边笑。
“团长,看您说的,这麦子再高,也高不过天去,您是团长,您最大。”小花赶紧对楚河解释。
“哟,小花这丫头,越来越会说话了,这话说的我爱听。”楚河笑着指着小花说到。“行,都听话啊,继续吃药,老李,我们去那边看看。”说完,楚河和李政委就到其他地方视察了,本来看到要打大仗了,楚河和李政委来部队看一看情况,结果看到了这一幕。
“这回吃药吧。”小花回头对着伤病毫不客气的说到,因为有了楚河的命令,伤兵们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听从小花的命令,赶紧吃药。
日升茶楼,陈贵和贾三又来到了这里,二当家和往常一样,早就在里面独自坐下了,茶楼的台上,说书的先生还在滔滔不绝的将城里近来发生的事情编排成了评书,对大伙开讲,下面还时不时的响起一片掌声。
“兄弟,这有人吗?”贾三来到二当家面前问到,二当家看了看他,没有说话,陈贵就在旁边坐下了。
“小鬼子要运粮出城,叫兄弟们都准备好,这次,他们加派了人手,还是在老地方,要小心。”陈贵一坐下,就对着二当家说到。
“不管他有多少人,只要守在一线天,一打一个准。”二当家听了,毫不在乎的说到黑山寨这些年能屹立不倒,就是仗着有天险在。
陈贵摸了摸二当家的头,刻意的嘱咐了一句,“都小心点。”
这时候,陈贵和二当家都沉默了,听着台上的说书先生讲陈汉在城内的事情,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最后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该说的事情都说完了,就站起身,准备要走,贾三也跟了过来,“三儿,我不想再听到这个声音。”说完陈贵转身就走了,贾三则没有跟着陈贵走,而是坐下来,继续盯着那说书先生。
包子哥铺面的后院,陈汉他们正擦拭着枪,这是他们从伪军手里抢过来的,王双喜一边擦枪,一边摆弄着,“你说这二鬼子的枪就是不如鬼子的枪好用啊,这都旧成什么样了。”王双喜抱怨的说到。
元昊听了,也笑着说到:“你也不看看二鬼子在鬼子面前是什么,二鬼子是狗,鬼子是主人,当然是主人吃肉,狗啃骨头,哪轮得着狗吃肉啊。”
“行了,行了,你们俩别贫了养足精力,一会还有行动呢。”一直自爱闭目养神的陈汉对着王双喜和元昊叮嘱。
从茶楼出来,陈贵直接到了刘府,此时刘富国正在书房,听到刘福进来说陈贵来了,就叫刘福带着陈贵进来。
“刘会长,打扰了。”陈贵一进来,就客气的对着刘富国客气的说到。
“哟,陈队长来了,真是稀客啊,快请坐,快请坐。”刘富国也客气的笑着对陈贵说到,将刚才一直在手中把玩的花瓶要放回去。
“哟,刘会长手上这可是个好东西啊,这是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吧。”陈贵看到刘会长手中的花瓶,立刻走过来,对着刘富国说到。
本来要放回去的,听到陈贵这么一说,刘富国又重新拿回到手里,对着陈贵谦虚的说到“哎,当时买的时候,是当真品买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可能是赝品吧。”
“刘会长可真客气,你刘会长的家里,怎么能有赝品呢相信以刘会长的眼力,也买不到赝品吧。”陈贵也笑着说到,然后指着上面另一个紫色的瓷瓶,“上面那个,是河南的钧瓷,下面的那件,是釉里红,哎呀,中间这件,可是件好东西,这是北宋的龙泉窑,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