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拿下县衙
看到神枪手已经就为,楚河对着陈营长点了点头,“冲啊。”陈营长率领队伍开始对鬼子的街垒发起冲锋。
“砰。”就在八路军发动冲锋的时候,孔老大的毛瑟步枪响了,直接命中鬼子那名九二式重机枪的射手,那名射手刚要扣动扳机开枪,就被抱头。
与此同时,其他几处的神枪手也开枪了,目标纷纷是街垒内鬼子,有的也瞄准了伪军的军官,因为开始鬼子并没有防备八路军还有狙击手,都在街垒后面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第一枪,七个神枪手队员,就干掉了七个鬼子,那挺九二重机枪和大正十一式轻机枪直接哑火。
伪军们一个个都有点吓傻了,只是胡乱的开枪,对八路军的杀伤非常的有限。
“那名九二重机枪的副射手赶紧推开已经死了的射手,然后自己握住了九二重机枪的扳机。”
“砰。”又是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钢盔,那名鬼子也应声倒地,本来要开火的鬼子九二式重机枪有一次哑火。
这时候,冲锋的八路军已经接近快要到鬼子街垒三十米了,突然,在八路军这面扔出去几颗手榴弹,全都投进了鬼子的街垒里。
“轰轰。”几声爆炸后,鬼子街垒再也没有了活人,三十米的距离,一转眼的功夫,八路军就冲过了鬼子的街垒,在刚刚要冲进县衙大门的时候,突然从院子里响了几声枪响,在前面的两名战士应声倒下。
是剩下的几名鬼子,还在县衙大堂内负隅顽抗,他们在大堂的门口堆起了沙袋,县衙正好对着门口,他们就一次来防御。
八路军的战士只要在门口一露头,就会遭到鬼子的射杀,这时候,枪法精准的鬼子倒是合适了。
“娘的,翻墙。”陈营长吼了一声,几名战士迅速的站到墙根底下作为人梯,几名战士踩着他们翻上了县衙的墙头,又是一片枪声,几名战士掉了下来。
是鬼子的伪军,原来剩下的鬼子害怕伪军的战斗力底下,守护县衙的大门会被八路军冲进来,就决定由几个剩下的鬼子来守护,其他的伪军守住县衙的墙,别让八路军翻墙进入。
看着掉下来的战士,陈营长也红了眼,“他娘的,弟兄们,替死去的同志报仇。”
“老陈,怎么回事?”这时候,楚河带着神枪手队过来了,看着地上死去战士的尸体,也是一脸的不忍。
“团长,里面还有鬼子把手,我们冲不进去,要是硬冲,伤亡可能会很大。”
楚河想了想,自始至终,鬼子也没有开一炮,这就证明鬼子没有炮兵,“那就用土坦克,掩护战士们冲进去。”
土坦克,是八路军战士们在一切条件都很简陋的情况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推车,上面装满泥土,浇上水,在盖上被子,然后再浇水,这样战士们推着它前进,可以当子弹,就像是鬼子坦克一样,随意被称为土坦克。
“好嘞。”听到这,陈营长一拍脑袋,刚才是他太过冲动了,忘了这是,赶紧就去准备。
县衙大堂内的鬼子见门外的八路军一直没动静,也很奇怪,这么半天了,他们怎么还不进攻,难道是要在这和自己耗下去,那他们乐不得呢,正好啊,他们也是这意思。
突然,在县衙的大门口,出现了一辆上面披着棉被的推出,而且棉被里鼓鼓,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鬼子兵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既然是奔着县衙来的,那开枪打他就没错了,“砰,砰。”鬼子兵纷纷开枪,射击土坦克。
然而,子弹打在上面,什么事都没有,车还在继续前进,在土坦克要进入县衙大门的那一刻,鬼子知道事情不妙了,加快了射击的频率,然而,也无济于事。
就在这时,一枚手榴弹从车后面飞出,奔向鬼子的沙垒而来,鬼子也看到了,都盯着手榴弹,准备接住它,再将它扔回去。
可是,手榴弹在到达鬼子的头顶时,轰的一声爆炸了,几个鬼子当时死亡,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手榴弹会没有给他们机会,自己在空中爆炸。
八路军攻击的战士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怎么会想不到鬼子会有这一手呢,他们曾经就这么扔回去多少鬼子的手雷,在拉线的时候,那名八路军并没有马上扔出去,而是空了一秒,然后再扔的。
一声爆炸后,鬼子兵全都死了,剩下的伪军再也没有抵抗的意识了,开始四窜逃跑,八路军的战士也顺势冲进了县衙。
很快,就控制了县衙,伪军纷纷举手投降,抵抗都不抵抗了。
楚河和陈营长走进那几个日本兵,看到他们的军衔,都是士兵,没有一个军官,这下楚河和陈营长不得不佩服日本兵的战斗素养,在没有军官的指挥下,还能有这么强的抵抗意识。
最主要的事,抵抗的还很有效,不是盲目的和敌人拼命,而是根据战场情况,构筑比较有利的防御工事,就这一点,我军很多下级的军官都有可能赶不上。
有的时候,军官指挥部队,全靠一腔热血,英勇是英勇,也很勇敢,但是缺乏战场上的应变能力,只是盲目的和敌人拼命。
差距,这就是差距,同那些说什么中日两国之间什么经纪上,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更多说的是国力上的差距,而这样的军事素养,更能彰显出军人之间的差距。
人家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就拥有这样的素质,我们的一些军官,都没有,加上人家武器先进,飞机大炮什么都有,一下子侵略我们大半个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报告,团长,营长,县衙已被我军全部控制,抓到了几十个伪军俘虏。”一个连长跑过来,对着楚河和陈营长说到。
“这些个没有祖宗的东西,还留着他们干什么,都给我毙了。”陈营长听着就来气,下令要杀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