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混战
约莫快到八点的时候,陈刚三人也已经躲在了船坞之外的暗处,随时等待船只的进港和赵括他们的信号。
今天只有这一艘船只会进港,所以他们很好判断自己的目标,陈刚平生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这一次,他尤为重视。
“整个华北四野的作战机密,整个战区的未来战况,很有可能因为今晚的这次行动而得以拯救,今晚务必要成功夺回!”陈刚心里这样想到,心脏在加速跳动,他瞪大了双眼,在这黑夜之中,注视着码头的方向,一动不动。
晚风袭来,冻得日本人们几乎要缩进了自己单薄的军衣中,这些日本人大多都是二十岁左右上下,怀揣着为天皇尽忠的想法来到了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屠戮生灵,成为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杀人魔鬼。
码头上还是没有多少士兵,船坞里也只有约莫三四个士兵躲在一旁悠闲地抽着烟,几个船坞的小工在和他们说说笑笑,完全没有一丝紧张的气氛。陈瑜方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禁有些纳闷,小声说道:“不是说有两个班的力量吗?这小鬼子难道撤了?”
陈刚看着眼前的码头,眉头紧锁,嘴唇紧闭,陷入沉思,没有说话,曹国舅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声说道:“不对呀,我和傅彪之前来探的时候,这小鬼子差不多有两个班的人数,还有两挺轻机枪,现在轻机枪也没了,这小鬼子大概是撤到了别的地方。”
“难道是和连长他们干起来了?”陈瑜方侧过头来,看了一眼曹国舅。陈凯这个时候说道:“你们俩给我安静点!现在不管怎么样,行动已经开始了,他们少人,我们更加不能掉以轻心!”曹国舅和陈瑜方只好默默不语。
陈凯看这码头上的日本兵,粗粗的估略了一下,码头边上巡逻的大约有三个小队,每个小队只有两人,一共六人;哨兵亭上两人,仓库应该已经被赵括他们拿下了,现在看来,一共就只有八个人的样子,与探哨时的人数出入较大,陈凯心里有些疑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日本人的撤离,但是依旧不可以掉以轻心,甚至要更加小心。
赵括在阴影里也是十分地奇怪,一旁的傅彪说道:“队长,这小鬼子玩什么把戏?”“你确定你来的时候有两个班的人?”傅彪点了点头,赵括一双锐利的眼睛凝视着码头,低声说道:“不管怎么样,按照原计划进行。”傅彪端着从日本兵手里抢过来的枪支,走到了一旁。
大约晚上九点刚过,只听见河面上呜呜的声音响了起来,众人全都竖起了耳朵,目光集中在了不远处的河面上。
只见在黑暗的河面上,不远处驶来了一艘轮船,赵括站在了仓库的门边上,朝着码头望去,那船只的外形起初还不甚明显,当整个船只靠岸的时候,赵括才看清楚了那船的模样。
那是一艘很常见的日本货船,从外表上来看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长长的桅杆上挂着日本商会的旗帜,铁皮做成的船身上渐渐地露出了吃水线,铃木财团的标志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船靠了岸边之后,从舷梯上走下来一个矮个子的男人,只见两名士兵迎了上去,那那人掏出了两根香烟,递了过去,两个小鬼子接过了香烟在寒风中费了半天劲才点燃,随后几个伙计从船上搬着一箱东西走了下来。
赵括看不太清楚那箱子的模样,只是感觉很重的样子,随后又有两箱东西从船上搬了下来,放在了地上。赵括心下纳闷,“那真的是唐三彩吗?就算要掩人耳目,也不必用三个箱子呀,看那样子,箱子似乎不轻,难道我们猜错了?”
就在赵括还在疑惑的时候,那两个士兵已经和几个搬着箱子的伙计一起朝着仓库走来了,傅彪说道:“队长,咱们怎么办?”赵括没有说话,“队长?”赵括还是没有说话,那几个日本人已经走进了仓库的里,没入了阴影之中,看到了赵括他们,发现不对劲的时候,赵括忽然举起了枪,大喊了一声:“打!”
枪口瞬间冒火,走在最前面的两个日本伙计瞬间中弹倒地,两个小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身上已经多了几个窟窿,码头上的守卫听见了枪声立马辨明了枪声的来源,朝着赵括他们这边开火。
陈凯他们一听见赵括的枪声之后,立马端起了枪支,突突突的朝着船坞猛烈的开火,船坞里的士兵瞬间惊慌失措,工人们倒地身亡,血液四溅,陈凯在阴影里射击,船坞里的几个士兵躲在了死角,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中镇定了下来,开始朝着陈凯的方向开枪反击。
陈瑜方摸出了一枚手榴弹,拉开了拉环,朝着船坞扔去一声爆炸,火苗瞬间在船坞里燃起,几个日本兵被困在了里面,无法脱身,码头上剩下的几名士兵见到船坞这边也出了事情,立马慌了神,仓库船坞同时遭到了攻击,他们首尾不能相顾,火力立马被分散了许多。
躲在仓库外面的陈刚见到双方交上了火,也从阴影里挺出了一把枪,朝着小鬼子们疯狂的射击,掩护赵括他们。
很快的,码头上的几个士兵便被消灭殆尽了,船坞里的鬼子还在拼命的挣扎。
赵括和傅彪两人互相交换了个眼神,将箱子拖到了仓库里的灯光下,两人合力打开了箱子,发现里面装的根本不是什么唐三彩,而是满满一箱子的石头!赵括他们惊呆了,将三个箱子全部打开,却发现,无一例外,全部堆满了乱石!
“不好,咱们中计了!”赵括大叫了一声,仓库外忽然响起了猛烈的机枪声,傅彪忽然身子一震,胸前被子弹射出了一个血窟窿,倒在了地上,“傅彪!”赵括大喊着,想要伸手去拉的时候却被猛烈的子弹打回了角落里。
“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