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上)迷惘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当不好士兵的士兵绝不是好将军!
——拿破仑
1942年4月8号中国远征军第五军新22师师部第五军属战地医疗队
杨成峰慢慢的醒了过来,顿时感到自己的头仿佛要裂开了一样,疼痛难忍,耳边还有点嗡嗡作响。脑海中顿时传来几个疑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周围模糊的听到的都是嘈杂汉语来,从这一点上看,他还没有成为缅甸人的俘虏。
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尉终于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他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一大块纱布包在上面,再加上周围似乎白茫茫的一片,让他心里更加迷惘。
“杨成峰副连长!”
一个略微有些熟悉的女声从一旁传来。接着是一个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映入了杨成峰的眼帘——林雪风。
“看这里!”
林雪风直接坐在了一脸懵逼的杨成峰面前,伸出手指在他的眼前晃了晃。
“你还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我们……被伏击了……”杨成峰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猛然想起来,接着就本能的想去找自己的枪。
“这里是病房,不许携带武器,你的枪在门口的警卫班那里存着呢。”林雪风放下手,又用手电照了照他的眼睛,确认瞳孔有反应后才继续说道:
“一伙缅甸特务,竟然仗着自己熟悉地形穿插到这一带,然后在路上埋炸药,想破坏咱们的公路。结果刚好那么寸,你们的车就赶上爆炸了。那些缅甸人估计后来是打算去看看车上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是觉得你是军官知道什么情报吧,所以才跑过去搜索。还好你们刚离开师部没多久,当时师部有一个巡逻班在附近,立即过去消灭了那几个搞破坏的缅甸人,把你们救了回来。”
杨成峰一脸懵逼的看着林雪风,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那我的手下?”
“两死三伤!司机和副驾驶一死一伤。”林雪风叹了口气说道:“在缅甸这已经是我知道的第19个因为当地人的偷袭而牺牲的弟兄了。”
“这帮该死的畜生!”杨成峰愤怒的说道。
“你倒是挺幸运的,只有点脑震荡,肌肉有点摔伤,目前看起来,没有伤到骨头,休息一下就好了……”林雪风合上病历,对一个护士交代了一下:“这样吧,住院几天观察一下吧!别有什么后遗症!”
“不行!”杨成峰一着急,差点从床上跌落,被林雪风急忙扶住。
“这帮缅奸活动的这么疯狂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鬼子马上就要进攻了,需要这些炮灰来探路,顺便骚扰我们,我必须回去作战!”
“你现在这样子,路都走不稳,是打算回去给鬼子练枪法还是拖累自己的弟兄们?”
林雪风把杨成峰扶了回去,叹了口气:“你哥还特地嘱咐让我好好照顾你呢,别急着去送死。”
“我哥?”杨成峰吃了一惊。
“是啊,他给我来信,说让我好好照顾你……怎么?你没收到他的信?”林雪风顿时语塞,她这才想起来9连这种压在一线的作战单位,通讯滞后,每个月只能收一次信,就算是基层军官也不例外,不像他们这些后方军直属队的人方便的多。
“我哥……他……他还好吧!”杨成峰低下声音问道。虽然依然还在怨恨这个哥哥,但是毕竟这是从小相依为命长大的,自己小时后也是以哥哥杨继武为榜样的。就算后来因为不理解他的做法而闹僵,但是他毕竟是自己现在唯一的亲人了。
“等他来了你可以自己问他的……”
“他来?他不是在34集团军,西北胡长官那里吗?”
林雪风突然又反应过来,笑了笑:
“你哥是真的关心你!为了你,他已经向胡长官申请,要调来远征军这里,希望跟着后续的第11集团军入缅,胡长官也同意了。不过国军内部的人事调动效率你也应该知道,就算是长官那边安排好了,也起码还得一个多月才能调过来,再等第11集团军集结好入缅,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他可能觉得这边升迁的机会更大一些!”杨成峰没好气的说道。
“别这么说。以你哥现在的条件,继续在西北反共,才是真的前途无量。起码共产党还顾忌国共合作,不敢全面反击。但是你看看我们现在——远征军还不是缺枪少弹?整个缅甸除了英国人这样的‘盟友’,几乎都是我们的敌人。只是他现在的级别,还没有办法直接把你调回去,是真的担心你才申请调来的。”
“国难当头,还满脑子都是这些私情,他根本不配当一个军人。”杨成峰依然有些转不过来,愤愤的说道。
“说的你好像就是个合格的军人一样!”林雪风冷笑了一声说道。
“我跟鬼子拼过命,还不算军人?”
杨成峰辩解道。林雪风却笑了起来:
“我参加昆仑关作战的时候,亲眼见过当地土匪和鬼子拼命,杀的整个山寨都被染红了也没一个投降的。也见过老百姓和鬼子玩命的,一个村子,老幼妇孺撤离,为了掩护她们,全村男人拿着锄头向日军冲锋直到全军覆没。他们很英勇,但是他们并不是军人。国难当头,我见过兵工厂里为了赶工活活累死的工人,纺织厂里为了赶制军装累死的女工,由于没有上面的支持,这些工厂几乎没有利润,在倒闭边缘,工人别说工资,就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们还是无怨无悔的工作。如果没有他们,你们只能穿的像土匪一样用大刀长矛和鬼子拼,他们不比你们差。但是严格来说,他们也不是军人。而他们生产的军装,制造的武器弹药转眼间就被一群穿军装的高官们折腾到黑市上中饱私囊,那些家伙穿军装,自称军人,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tmd都是什么货色。说到你,敢和鬼子拼命的就算军人?那么咱们这些军人也太掉价了。更何况你哥和鬼子拼命的时候,你还在读书呢。”
“我……”杨成峰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呀!”林雪风微笑着摇了摇头:“你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军人。如果你连做人都没有学会,那就别奢谈做好一个军人。山河破碎,谁都看在眼里,起码你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你知道吗?”
杨成峰有些沉默了,他每天都会看那个记载这这个国家苦难和军人耻辱的黑色笔记本,好让自己能够不忘初心。然而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和鬼子拼命?这是他在军校时候做梦都在梦到的。然而在看到了同期的程胜不顾一切的和鬼子拼,让半个连的兄弟白白送死后被自己人黑枪打死,给他的冲击很大。起码意识到现代战争中,没有合适的战略战术,光是英勇和不怕死拼命,没有任何意义,和自杀没有本质区别。
接着他又开始和萧天河学习,想学到萧天河的经验,战术,学好杀鬼子的技能。
然而现在,当想起他那个打了4年多的仗,屡建奇功,从中尉打到中校的哥哥——这些战术手段,很可能他早已经了然其胸。像他和萧天河这样的军官,在全军应该还有不少,打鬼子也从来没有含糊过。然而这么多年了,中国军队依然在节节败退,足以说明这些战术手段对整个战局,却依然无济于事。
杨继武在军队中这么多年将其归为上级问题,才想着要继续往上爬来改变这一切。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越是往上爬,被改变的其实是他自己。
那么自己今后该如何?是尽力爬升从上至下的改变这一切,还是像萧天河一样,只是徒劳的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应该怎样,他反而没有任何的头绪。在军校时那些扭转乾坤,拯救国家的雄心壮志,在现实面前立即被打得粉碎。
“别多想了,好好休息,等你身体好差不多了,我会同意你回9连的,省的你到时候偷跑。”
林雪风说完就打算离开,不过却也被杨成峰叫住了:
“林医生,你和我哥是订婚了吧!”
这次轮到林雪风怔住了,她有些为难的看了看杨成峰,然后艰难的点了点头,随即又猛地摇了摇头。
“那我到底应不应该叫你嫂子?还有萧连长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