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胜利之后
中国在军事上并未战胜日本,只不过是挟同盟国家之胜利聊充战胜国以自慰而已。
——岗村宁次
1945年9月10日南京萨家湾日军总部
刚刚完成受降仪式的何应钦等人来到这里,和岗村宁次等日军高级将领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反共合作的友好会谈。看着那些情绪低落的日军将领,何应钦更是当众宣布:“日军并非战败,中国军亦非胜利,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停止一切争议,让既往之事付诸东流,而致力于中日合作!”公然为这些战败的日军打气,以便于他们更好的投入到配合国军反共的队伍中。
这一番话说得岗村宁次等人是心旷神怡,如沐春风,战败投降的阴霾在他们心中被扫清了不少,也为将来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奠定了足够的基础——连中国人都不认为日本失败了,日本人们自然有理由认为自己没有被中国人打败,只是败给了美苏。
接着,中秋节那天,为了慰问日军司令部,何应钦专门派人送去两卡车的月饼和一卡车的水果,还派人单独送给岗村宁次两箱香烟和一箱茅台。
10月21日,何应钦又单独宴请了岗村宁次,根据岗村宁次回忆,当时与会的大多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会见中大家都是用日语交流,连翻译都省了。席间何应钦更是不谈日本的反省和问罪等问题,而是大谈“……要培育中日合作的趋势,使子子孙孙继续下去……自从何认部长以来,就提倡中日合作,然而国内情况未能如愿,日军内部,也有不能理解委员长苦心真意之人,才导致逐起战端……”这些,都让岗村宁次感到十分欣慰,也为他后来成为日本右翼的发起人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支持。
到了12月,蒋介石竟然在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前就亲自来到南京,会见岗村宁次,让后者受宠若惊。
很快,岗村宁次和他手下的参谋就被搬到了鼓楼以西的金银街4号一栋别墅内,成了国军的高级顾问团。解放战争时,这里俨然一副国军总参谋部的状态,各地战报和老蒋的询问络绎不绝——仿佛这些败军之将的日本将领,比国军自己的参谋部更加让蒋介石信任。而这些日军将领们也不断获得国军和共军的第一手情报。
随着二战结束的战犯审判,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给岗村宁次发出了传票。然而却被蒋介石各种推诿,直到法庭解散,也没让岗村宁次出席。接着,1948年8月,国民政府在上海装模作样的对这个在华北大搞三光政策的战犯头子进行了审判,著名律师江一平竟然宣称岗村宁次的做法都是为了保护当地人民,打击走私,对中国人有功无过。而法院也装模作样一番后,让岗村宁次“无罪释放”。
得到消息的共产党异常愤怒,向国民政府发出了通报,声称,向要和谈必须先重新逮捕岗村宁次,交由共产党当局审判。此时蒋介石已经下野,代总统李宗仁对这个鬼子战犯没什么好感,立即签发命令要求重新逮捕岗村宁次。然而命令发到上海,上海警备司令汤恩伯竟然压住命令不让发,反而暗中协助岗村宁次等上百名战犯乘船回日本。让他们得以最终逃离了中国人民的审判。
岗村宁次回国后,召集那些老部下,成立了日本第一个右翼组织“战友会”,开始在日本宣传右翼,美化侵华战争。
当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岗村宁次还专门从日本聘请这些日军将领组成军官教导团,来帮他训练部队。当时台湾军队中的潜规则是没有经过日军训练团训练的军官无法提升师级军官,为日后台独势力在台军中蔓延打下了基础。
抗战结束还不到一个月,国民党政权的“媚日派”已经疯狂涌现。
1945年9月30日南京新六军新22师66团
“现在,宣布上面的命令!”
团长翟铁看着下面全团所有连级以上的军官,一脸憋屈的拿着一份命令大声朗读道:
“战争已经结束,根据委座‘以德报怨’的精神,现在我们和日军是合作关系,为‘不刺激对方’,现在颁布如下条令……”
话没说完,下面的军官们已经是一片哗然——他们都是从缅甸一路杀回来的,多少兄弟死于日军,可没有高层那些人那样能“脑筋转弯”。
“安静!安静!这tmd又不是我下的命令!是委座的命令!”翟铁恼火的吼道:
“从现在起,对于已经投降缴械的日军,不许称其为俘虏,一律要称为‘徒手官兵’,二,到遣返为止,不得解散日军编制,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改称‘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各地区长官称为‘地区善后联络部长’,要以礼相待,禁止对他们做出伤害,侮辱等行为。违者,军法从事!另外各部要严防共产党,发现共产党人员要立即上报!如遇共产党部队不停指示,可以先行开火!”
听完这些规定,军官们又是一片哗然,杨成峰第一个站起来问道:
“共产党部队的事情先不说,这鬼子俘虏就是俘虏,什么叫徒手官兵?委座怕刺激鬼子,怎么不怕刺激我们?几个月前我们还和共产党部队一起在湘西并肩作战,打鬼子,现在怎么就要和鬼子合作严防共产党了?再说现在不是重庆还在谈判吗?我们怎么就都要先变成皇协军了不成?”
“对!”
“就是!”
“老子是精锐,不是皇协军!”
“对得起那些从印度一路杀回来的弟兄们吗?”
军官们群情激奋起来。
“都闭嘴!这是委座的命令!”
翟铁又大吼了一声:“我们是军人,只要执行就好了!你们现在回自己的部队,把命令传达下去,都明白了吗?”
“是!”
军官们有气无力的回答道。
“另外还有一点,军座让咱们私下多准备点棉衣棉裤手套什么的,各部队都想办法储存点!还有御寒的设备!”
“棉衣?”
军官们顿时都面面相觑,不少人似乎已经听到点风声了。
“团座,咱们是不是要去东北了?”
杨成峰直言不讳的问道。
“无可奉告,让你们干啥就干啥,哪儿tmd那么多废话啊?散会!成峰,你留一下!”
其他军官纷纷鱼贯而出,只留下杨成峰一人。
翟铁拿出了一份命令来:
“根据上面的命令,国民政府打算还都南京,为此,需要我们对南京城进行修复工作,上面让我们派出一个营,招募并监督当地民工进行修缮工作。我已经从后勤和工兵那里调了一些人过来,由你总体负责。”
“团座,能问个问题吗?为什么选我?咱们不是有工兵部队吗?”
杨成峰一脸吃惊的问道——他从来没干过这种“包工头”的工作。
“你恐怕是唯一一个能够保证工程款能够用在工程上的人了!”
翟铁一脸无奈的说道。
杨成峰也无语了——整个新六军,虽然在战场上无往不利,但是自从回到中国后,后勤也不再有美军负责,各种旧军队的习气卷土重来。士兵们还来不及感受家的温暖,手上的军饷就从可以兑换美元的印度卢比变成了和废纸差不多的法币,发军饷的方式也从点名变成了层层下发。而且离开了美英的补给体系,每天三顿饭也就是米饭就咸菜,荤腥都很少沾了。于是在贫困和掌握大权的前提下,各级军官开始了重新腐化的进程,吃空饷,贪污军饷等行为屡见不鲜。后勤部门甚至开始各种吃回扣,克扣物资倒卖等等。
而杨成峰,却依然让部下坚持着点名发饷的传统,也拒绝吃空饷,让他在新六军显得很异类。
“团座,那我能不能把那些鬼子战俘调来帮我们施工呢?”
当杨成峰知道自己拿到的工程款数目后,已经知道这笔款项上面已经吃过一遍了,严重不足,于是想到了用那些“免费劳工”。
“徒手官兵,你得改改称呼了!别被人抓住把柄!”翟铁说完又叹了口气,愤愤不平的说道:“调他们来干活,我也想,但是也就想想,你知道现在那帮鬼……‘徒手官兵’过的是什么日子吗?他们现在在汤山集结,每人每天的口粮是一斤米,半斤面,还有一斤菜,经常还tmd有鱼有肉,比咱们吃的还tm好。每周还能集体去泡温泉,他们归前进指挥所管,每天扫扫大街,意思意思就行了,这tmd是养大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