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拉加苏的幸福生活
大米两袋,岩盐一袋,生姜大蒜一袋,豆制品一盒,手榴弹80颗,以及辎重兵路上打死的猴子两只。
——拉加苏之战中日军某大队(1000人左右)一天获得的全部补给
1943年11月26日胡康河谷拉加苏高地中国军队阵地
联络官格力斯少校坐在自己的防炮洞里,坐在一个小马扎上,一旁是自己用一个木桩改造的简易小桌子,上面是一套简易的咖啡豆研磨工具。他的手上拿着一杯刚刚煮好的咖啡,浓香醇厚的味道在整个战壕里弥漫着,让人心情愉悦。
一般的防炮洞是在战壕的截面再向内挖一个小型的凹槽,以确保散布的爆炸冲击波和破片无法直接伤害到自己,除非炮弹那么寸就掉在洞口,否则就算在战壕里爆炸,也伤不到人。然而格力斯少校的防炮洞可不止凹进去一点,足足凹进去了一个将近10平米的空间,里面行军床,睡袋等一应俱全,四周用木板等建材做了加固,除了通风差点外,可以算是个“家”了——这一个月来,中国军队一有时间就疯狂修建工事,几乎把所有的防炮洞都修成了这种状态。
不过比起其他人要轮流使用的防炮洞不同,格力斯少校是整个阵地仅剩的美国人,所以特别享有优待——他的防炮洞只有自己一个人用,而且不用轮流使用。
少校端起咖啡杯,将咖啡倒入口中,感受着那种苦味在口中回荡着,流入自己的胃部,温暖,滋润着自己的胃。他闭上眼睛,似乎陶醉在这种感觉中。
他不太明白为什么大部分中国军官对这种苦味的咖啡都喝不习惯,明明他们喝的茶更苦。尤其是当他们听说这叫猫屎咖啡,使用猫屎作为原料后更是避之不及——明明在丛林战训练中,更恶心的东西他们都吃过,却害怕这种举世闻名的咖啡!
唯一遗憾的是原3营的联络官文森特上尉没有运气再品尝这种咖啡了。
在距离他不远的防炮洞里,萧天河看了看格力斯防炮洞那边飘出来的白烟,脸上露出一个坏笑:
“联络官大人是不是又在‘吃猫屎’了?”
一旁的丁武和徐子忠等军官笑了笑,不过目光还是盯在炊事班的方向。
果然,没过一会儿,一个炊事兵拿着几个盖好的大饭盒就匆匆跑了过来,放在他们旁边那个同样用木桩做成的桌子上,然后满头大汗的说道:
“您要的东西,萧队长,慢用啊!”
说完,特就急匆匆的向炊事班跑了回去,开始给其他部队的“小灶”送饭。
军官们立即围了上来,目光发绿的盯着这个饭盒,就连刚才还在喝咖啡的格力斯也几步冲了过来,一脸期待的看着这几个饭盒,恨不得就要上手,结果被几个军官急忙拦住。
“联络官,咱都是文明人,您悠着点,拿勺子!别上手啊!”
萧天河急忙用手按住饭盒盖,然后说道:“我是支队长,我来开!”
说完,他就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开了饭盒盖。各种肉香和菜香的味道的香味顿时弥漫在整个防炮洞里,每一个人都擦了擦自己的口水,看着这份炊事班的厨子刚做好的土豆烧牛肉,蒜苗炒肉,西红柿炒鸡蛋,手上的勺子和筷子早已经按耐不住了。
“冷静,冷静,大家都冷静!”
萧天河打开自己的饭盒,里面是一份热气腾腾的米饭们还有火腿和一些生菜。他先用勺子每个菜舀起一勺放在自己的饭上,然后亲自给部下的军官们一人一勺放在他们的饭上,直到饭盒变空。接着,所有人就都毫不顾忌的大口吃了起来。借着这道菜的味道,将一大碗米饭全部吃下肚,才打开另一个装满了撒了胡椒的菜汤的饭盒,将一碗汤下肚,驱走体内的潮气。
等众人吃饱喝足了,才开始感慨美军空投物资的“神奇”。
除了武器弹药,食物饮用水等基本保障外,各种工具,零件,建材,被服,睡袋,各种纸张只要阵地上提出的要求的,美军飞机都会毫不犹豫的准备好投下来。有时候甚至要求这边——多要一些物资,省的飞机飞一趟运的东西太少不划算。
反正都是美国政府出钱,不用白不用。空投的种类多了,量大了,也方便美军的采购人员捞点油水——天下乌鸦一般黑。
于是有人开玩笑似的说能不能空投点酒下来,于是第二天,一个空投箱里满载了白兰地,香槟,啤酒等各种酒类。吓得营长陈耐寒只得下令由他自己来管理这些酒,平时禁止任何人喝。只在轮休的时候可以小喝一杯,避免贪杯误事。
后来,不知道哪个不怕死的,在电台里开玩笑似的说能不能空投点女人下来?于是第二天,一个空投箱里就被塞满了花花绿绿的杂志,里面都是穿的很少或者不穿,而且搔首弄姿的金发美女,上面用英文写着《yank》,看得中国官兵们一阵脸红。当然,在陈耐寒怒气冲冲的来没收这些杂志的时候,大部分杂志已经不知去向了。
从那之后,半数的中国官兵整整失眠了好几天,只得疯狂挖战壕修工事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当然,也有正经的,比如官兵们觉得迫击炮打鬼子的狙击手比较费劲,巴祖卡不好用,精确度和射程都太低,于是美军直接空投了一门反坦克用的57mm平射炮,从那之后高处的鬼子狙击手落地时几乎都成了零件。
不过最值得高兴的是他们对食材的要求——由于萧云山一开始就专门为9支队准备了几个国内来的比较好的厨子,同时也被困在了拉加苏高地。所以为了不浪费他们的厨艺,中国军官们直接向美军开了一张中餐的物品清单,从铁锅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到蔬菜和肉类一应俱全。负责后勤的美军立即找来了所有清单上的物资空投到高地上,这让官兵们不但可以吃到热饭,喝到热汤,每个部队还能吃到一部分丰盛的中国菜,军官们每天还能有点“小灶”,让全军上下士气大振。
当然,在中国战场上,任何地方的炊烟都能招来日军的炮火,这一点无论是陈耐寒还是萧天河都很清楚,于是当他们第一次开始升起炊烟的时候,实际上只是诱饵。果然引得日军迫击炮开了火,然后这些迫击炮和周围的士兵最后就被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彻底“清扫”了一遍。
到了最后整个拉加苏高地上“炊烟四起”,引得愤怒的日军连续开火,然后再被击毁了多门迫击炮,白白损失了数十名士兵后做出判断——这是中国军队猎杀日军的新手段,以后禁止随便开火。
气急败坏的日军指挥官也一度企图呼叫18炮兵联队进行远程火炮攻击。然而现在18炮兵联队弹药供应不上,不敢消耗宝贵的弹药来打这种纯粹发泄的战斗。
于是中国军队便堂而皇之的在日军面前做起了饭,吃上了热饭甚至炒菜,过上了吃喝不愁,无聊时候还能朝着日军来几发迫击炮发泄发泄的好日子。有时候,饭菜的香味随着风吹倒日军那边,又让他们恼羞成怒却毫无办法。
远处又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那是美军c47大型运输机的声音——只要天气许可,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来一次给3营和1营官兵补充各种弹药和给养,有时候要求急了,弹药不足了,还可能多飞几趟。避免有时候因为大风或者是雨天无法空投,让部队断了顿,于是光是每天空投的饮用水就够官兵们洗澡了。
听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整个阵地都沸腾了起来。
“支队长,你说这鬼子今天会不会也来送死啊?”
丁武笑着问道。
“来了更好,让成峰他们做做饭前运动,听说今天给他们做的是葱爆羊肉和红烧鱼块呢!”
萧天河也笑着回答道。不过此时,他已经拿起了自己的潜望镜和一旁的电话,开始盯着对面日军阵地的动向。
果然,当天空中的空投物资再次天女散花一般落下时,四周的日军阵地突然响起了一片疯狂,愤怒的怪叫声。接着无数骨瘦如柴,赤膊上身的日军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不顾一切的冲了过来,眼睛里流露着绿光。很多人嘴里还塞着树叶,叼着树皮。
中国军队的阵地上立即枪炮齐鸣,雨点一样的子弹和炮弹从天而降,打在冲锋的日军当中,立即把他们打得血肉横飞。
日军开枪还击,并且使用掷弹筒,但是大部分人的枪里都没剩下多少子弹,掷弹筒也只打出几发就断了顿。但是这些发疯了的日军依然不顾一切的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冲上来,妄想用拼刺刀来和中国军队决一胜负。
“不要怕,冲上去,他们有吃的!”
日军指挥官高叫一声,接下来仅仅1秒后,他的脑袋上就被春田式步枪打了个窟窿,倒了下去。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日军的进攻,已经饿到近似疯狂的他们不顾一切的冒着中国军队的炮火冲了上来,一小部分几乎已经冲上了阵地。
如果是其他部队,陷入肉搏战的状态,日军凭借拼刺的优势可能还能稍微占到点便宜。但是9支队当初为了近战可是特地给每个人都配了一把手枪的。看到日军冲到近前,士兵们直接丢掉自己打光了子弹的步枪冲锋枪,从腰间拔出手枪对着日军开始连续射击。另一只手已经按住了那把尼泊尔刀柄,准备随时砍人。
几个侥幸冲上来的日军立即被柯尔特手枪强大的威力打了个“透心凉”。同时,四周9支队其他增援部队也在萧天河的带领下赶来,迅速在两翼架好火力点,利用重机枪的交叉射击和手雷压制住后续的日军,将他们彻底赶下了阵地——为了节约体力,阵地上的中国官兵采用三班倒的方式,三分之一的人警戒,三分之一的人休息,三分之一的人继续挖工事。但是一旦鬼子进攻,所有人都会立即投入战斗。
随着空投物资的全部落地,日军士兵们再也没有力气继续进攻了,他们释放烟幕,在中国军队凶猛的火力面前丢下几十具尸体后狼狈撤离——他们妄想能够豁出命去占领高地,或者抢到一部分物资的梦想再一次破灭了——毕竟美军空投的技术高超不说,而且地面还专门有人监测天气和风力风向,以确保空投物资能够准确到位。
退回树林的日军依然惊魂未定,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报复他们的缘故,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弹依然像不要钱一样在他们的营地里四处乱炸,虽然这种盲炸造成的伤亡并不大,但是还是让这些已经饥寒交迫的日军精神更加紧张,四散逃窜躲避炮火,继续消耗体力。
曾经在中国战场上,身材高大却皮包骨头一般的中国士兵和身材矮小却肌肉健硕的日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在拉加苏一带,这种对比却倒了过来——精神饱满,满嘴流油的中国士兵和肚子咕咕叫,皮包骨头,精神萎靡的日军士兵。
尽管日军在战前将补给基地从密支那搬到了孟关,但是日军的补给基地距离前线依然还有70公里的直线距离,实际行走却又有好几百公里的路,而且这几百公里几乎都是山林,没有公路,也没有什么能够让车辆安全行驶的平坦道路,大多是工兵开凿出的林间小路,不少还因为雨季被冲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