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一吻定情
苏小小根本听不进陈翊的解释,只顾气呼呼的往前走。
陈翊见状,一只手拉着苏小小便跑走进了首饰铺子后面没人的小胡同里。
苏小小在他怀中来回挣扎,手中的胭脂盒子掉地,一不小心也打落了陈钰佩在腰间的那块乳白色半扇形玉佩。
“苏姑娘如此生气,难道今日之事,是吃醋了吗?”陈翊一只手紧紧抓着苏小小的双手,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苏小小。
苏小小不自觉的推了推陈翊,眼睛转向别处,“翊王殿下,休要胡说。你我本就没有什么关系,我何来的吃醋一说。”
陈翊不语,继续盯着苏小小,突然之间凑近了她的面庞,一只手轻轻捏着苏小小的下巴,双唇吻上了苏小小的唇。
苏小小先是一惊,后又闪躲。陈翊一只手紧紧握着她的双手,另一只手,捏住她的下巴,让她动弹不得。苏小小越是反抗,陈翊的吻越是激烈。
陈翊突如其来的吻另苏小小措手不及,她先是害怕,后又觉出这感觉奇妙的很。苏小小脑中一片空白,双手情不自禁的就搭上了陈翊的肩膀,配合着他的吻。
不知时间过去了多久,苏小小只觉着有些喘不过气来,陈翊这才轻轻松开她的下巴,恋恋不舍的离开她的唇。
陈翊双手环住苏小小的腰,深情地望着苏小小的眼睛,温柔的在她耳边说道,“本王今日过来真的是想要过去看看你的,你可知道,几日不见,本王到底有多想念你?”
“可是你明明知道那敏儿郡主对你存了心思,你却依然跟她不清不楚。”苏小小一边推开陈翊的双手,一边说道。
“敏儿我真的是只把她当做亲妹妹看的。我对她绝对没有半点男女之情。从见到你第一眼起,我就喜欢上了你,我心里在乎的也只有你一人。”陈翊拉回苏小小的手,这双手柔若无骨,就像她的吻,温柔的令人心醉。
“小小,今日之事你如此在意,那你的心中也定然是有我,对吗?”
苏小小直直的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他长身玉立,风度翩翩,温润如玉,朗眉星目。她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他的呢?大概是她遇险时他及时出现的那一刹那,大概是跌落山崖时他小心翼翼护她周全之时,又大概是她见他的第一眼也喜欢上了他,只是当时她还不知道什么是心动。
苏小小望着陈翊轻轻点了点头。
陈翊嘴角上扬,双手把苏小小护在自己怀中。“良久之后,苏小小指了指夕阳,“好了,天色不早了,今日早些回去吧。”
陈翊不情愿的放开苏小小,低**子,将苏小小散落在地上的胭脂盒子捡起来,“走,我送你到王府。”
“不用啦,这王府人多嘴杂,不要再添了麻烦。再说了这里离王府这么近,我转个弯就到啦。”苏小小将胭脂盒一边从陈翊手上拿过来,一边对陈翊说道。
“那好,你自己小心。”陈翊说着就又抱住了苏小小,又轻轻吻了一下苏小小的额头,才放她离开。
陈翊看着苏小小走远之后,才又返回宫中。
小胡同内,许三顺看着两人都离开后,悄悄从后面的柴火垛中出来,自许三娘跟他说了苏小小和苏雨儿之事后,他就一直躲在苏府门口,今日终于等到苏小小独自出府了。
他跑到刚刚两人站着的地方,在墙根处不显眼的地方,捡起了陈翊掉落的玉佩。许三顺拿起那块乳白色的扇形玉佩,在眼前来回晃了几下,只见上面刻了一个翊字“,“翊王殿下”,随即又猥琐的笑了几声。
桃花阁内,苏小小将买回来的胭脂一一放在铜镜前,摆成了一排,“绿萼,快过来,帮我瞧瞧哪个颜色最好看?”
“小姐,今日怎么买了这么多胭脂?”绿萼拿起一盒,边闻味道,边用手指沾了些颜色。
“哎,这虽然看着多,但是每一种颜色可都不一样呐。就像这春天里盛开的鲜花一样,桃花粉和玫瑰红能是一种颜色吗?”苏小小边说着,边拿起一盒胭脂,用刷子轻轻蘸一下,扫过了脸颊,这脸上立马绽开了一朵粉红色的红晕。“绿萼,快看,这个颜色怎么样?”苏小小一边望着铜镜中的自己,一边问向绿萼。
“小姐,今日是有什么格外欢喜的事情吗?我看小姐不擦这胭脂,这面颊就微泛红光呢?难不成,小姐今日是走了什么桃花运?”绿萼眨巴着一双大眼,圆圆的脸蛋笑出了一朵花。
“你这丫头,现在竟也学的如此没大没小,放肆了呢。”苏小小放下手中的胭脂,做状故意轻轻打了绿萼脑袋一下。
两人闹腾了一会,苏小小打了个哈欠,觉得乏了,就吩咐了绿萼去服侍她沐浴。
清阳殿内,陈翊正坐在殿内看书。“殿下,你回来了。”
“嗯,对了,敏儿郡主,可已经送回了殿内?”
“回殿下,属下已经将敏儿郡主送回去了。”林枫轻轻叹了一声气,这敏儿郡主可真是刁蛮任性,蛮不讲理。回去的路上哭了一路。下次这种差事他可再也不想接了。
“对了,殿下,苏姑娘那边可无事了?”
陈翊放下书,站起身来,想到白日里在小胡同处的吻,嘴角竟然不自觉的勾起了几分笑意,“无事了。”
这是林枫第一次看到陈翊如此轻松的笑容,这才是他真正发自肺腑的笑容吧。
林枫低下头后,暗自发笑,想必这苏姑娘肯定对钰王殿下也存了心思。
随后林枫一抬头,看到了陈翊黑色的束腰处空空如也,“殿下,您的玉佩呢?”
陈翊猛地一惊,看了看自己腰间,又用手摸了摸束腰,玉佩丢了,他竟然一点察觉都没有。这玉佩对他来说无比重要,这是他的母妃,给他留下的唯一一件遗物。
“糟了,林枫你在殿内,帮本王好好四处找找,我出宫一趟,去找找城内。”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