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天大的好消息 - 18世纪全面战争 - 吐槽是福 - 游戏竞技小说 - 30读书

第292章 天大的好消息

法兰西帝国首都巴黎郊外,凡尔赛宫中的皇帝办公室。

追求享受的李维在稳定巴黎局势后不久,就令人对繁华的凡尔赛宫按照自己喜好的风格重新装潢了一番,随后就将这里作为自己的‘第二居所’。

李维在巴黎城内待腻的时候,就会来到凡尔赛居住和办公。

内阁政府的大臣们自然也需要跟着李维过来,不过一般李维只会接见那几个重要的内阁大臣,其他内阁大臣除非有大事件,否则只需要向李维的侍从官呈递文案即可。

理所当然的,作为一个军事帝国的主宰者,李维会见最多的内阁大臣就是军情总局局长和陆军大臣这两位。

尤其是军情总局局长马尼德,已经获准了无需通过侍从官直接觐见李维的特权,随时随地向李维汇报最新得到的国内外消息。

而今天,马尼德就一路乘坐马车来到凡尔赛宫,对李维汇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自从第三次反法战争爆发以来,由于李维的对手过多,兵力雄厚,南面的西班牙王国还不时分散派出部队打袭扰战,让法兰西帝国无法将南部防线的兵力回调,导致法兰西帝国没有打出势如破竹的局势。

最重要的是,法兰西帝国的对手们都已经被李维虐出经验了,基本上没有十倍及以上的兵力,坚决不跟法兰西国防军打野战,无论是丛林山地的野战还是平原野战,都包括在内!

开战以来,第三次反法联盟始终处于防御态势,哪怕反法联盟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和火力!

反法联盟为了防止法兰西国防军的突破,在所有能供大军行进的城镇和交通要点都修建了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并且对从事土木工作十分‘着迷’。

胸垒修得更高(内低外高,这里的更高只针对外面),壕沟修得更宽(这个时代的壕沟修得深没多大用途,搭几块厚木板就踏过去了),还在射击孔挡板上下了大功夫。

反法联盟为了尽可能在接敌之前尽可能杀伤法兰西国防军的有生力量,将全军枪法好的士兵都集结起来,分发质量上乘精度更高的滑膛枪乃至前装线膛枪,然后在防御工事的各个射击位上面安排。

这些射击位都是特别设置的,一块足以防弹的包铁厚木板中间,留一个孔洞,或者是石块砌成,中间留下一个射击孔,最大程度的保护着这些枪法好的‘狙击兵’。

除此之外,这些射击位往往安排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每一个射击位周围都会安排大量的普通列兵防御,即便敌军从其他地段突破,也要让这一个个射击位足以坚持更久的时间。

其实,这些射击位有点类似原始的碉堡,只不过里面安排的不是机枪,而是几个枪法好的散兵。

在排队枪毙时代,这种小型碉堡在防御战中的性价比是很低的,毕竟以滑膛枪的射速,里面枪法好的散兵一场战斗下来,单人能打出去十发子弹么?

反之,修建这种小型堡垒消耗的人力物力都远高于普通的胸垒防线!

所以,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武器限制了碉堡工事的出现。

然而,法兰西国防军令反法联盟惊惧的自爆战术,让反法同盟军不得不用这种‘笨办法’来尽可能加强防御工事。

对反法同盟军来说,每一个法兰西国防军士兵都是潜在的炸药桶,每打死一名法兰西国防军的士兵,就能挽救数名己方士兵的性命!

但枪法好的枪手在这个年代又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毕竟滑膛枪的精度摆在那里,想要把滑膛枪的枪法练好,要付出后世步枪数倍的努力乃至天赋代价!

更何况,即便滑膛枪的枪法练好了,超过一百米距离照样得抓瞎,命中率跟一个新兵蛋子没有任何区别……

这还是使用高精度高质量滑膛枪的基础上,至于前装线膛枪,那可悲的装填速度,注定无法成为大规模列装的武器。

即便是法兰西国防军中的神枪手,都没有把前装线膛枪作为主武器,而是佩戴两杆火枪,一杆滑膛枪一杆前装线膛枪。

当然,非战斗期间,神枪手只需要背着一杆火枪即可,剩下的一杆火枪可以扔给随军辎重车队。

这样可以节省神枪手的体能消耗。

反法同盟军的方法看起来很愚蠢,但在防御战中确实给法兰西国防军增加了些许伤亡,那些看上去封闭的小型碉堡,近卫步兵攻打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黑火药爆炸威力欠缺,从外面很难爆破那种小型碉堡,除非带着一堆火药桶在下面挖掘爆破工事。

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哪里有时间给你挖掘爆破工事?

就这样,反法同盟军通过层层设置防御工事,一条防线接着一条防线的挖坑,几十万反法同盟军都快要挖成农民工了……

努力还是有回报的,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漫长防线,属实迟滞了法兰西国防军的进攻力度。

即便法兰西国防军不计代价的强攻也不行,若是伤亡太大的话,即便一场场惨胜打下来,法兰西国防军还有多少兵力去占领地盘?

反法同盟军就是摆明了要跟法兰西帝国拼消耗战,看谁的兵多,一点点耗光法兰西国防军的兵力。

即便这场消耗战由于反法同盟军的兵力远多于法兰西帝国,消耗的物资方面是十分吃亏的,反法同盟同样咬着牙齿坚持下来,伦敦政府更是大发战争财,哪怕没有在战时坐地起价,也通过贩运军用物资赚的举国欢庆……

除此之外,英国的金融资本界也迎来了狂欢,毕竟这种消耗战比拼的是国力,法兰西帝国的士兵不用发放军饷,兵力也少得多,自然能撑得住,但普奥等反法同盟军可就撑不住了,尤其是面临双线作战的俄罗斯帝国,更是财政接近崩溃的边缘。

为此,大陆上的反法同盟国不得不向金融界大肆举债。

光凭借国内的金融资本家很显然吞不下去,而且不少金融资本家也抱着发国难财的心思,把贷款利率拉到让政府想要枪毙他们的程度。

这时候,给盟友各种贷款优惠的伦敦政府站了出来。

由于有伦敦政府负责背书,所以英国的金融资本家还是愿意掏钱的,在大多数人眼里,第三次反法联盟是整个欧洲的力量进攻奥斯曼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怎么看也不至于战败吧。

嗯,至少国力上是如此。

而前期的作战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法兰西国防军仅仅冲破两道防线,就轻松阵亡破万,使得卡尔不得不放弃不计伤亡的猛攻战术。

不能正面硬壳反法同盟军的纵深防线,卡尔只能分路派遣军队,从哪些偏僻的小路进攻,试图打破僵局。

只是哪些没有被防线堵住的路线,都不适合大军行进,法兰西国防军主力根本无法越过,小股部队突破过去倒是不难,却无法进攻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反法同盟军,反倒还要躲避反法同盟军主力的围剿。

当然,卡尔的这种战术也是有效果的,他派出去的小股部队有很多条路线,让围剿的反法同盟军派出去的主力也不得不分散开,追剿渗透穿插过来的小股法军。

分散了反法同盟军的兵力后,这些小股法军就会趁机寻找那些兵力优势不是太大的敌军进攻,能吃一口是一口。

双方在整条战线周边地带,经常会爆发小规模的遭遇战,每天都会有数百人的伤亡出现。

至于正面战场上的法兰西国防军主力,卡尔丝毫没有调走的意思,三路大军都没有改变进攻计划,似乎就是要钉死在这里,让对面的反法同盟军动弹不得。

最开始,反法同盟军以为法兰西国防军想要通过穿插的小股法军创造奇迹,所以才用主力吸引同盟军的主力,无法调遣大部队围剿那些穿插进来的小股法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