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市长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来大洋服装厂采购的批发商真是不少,络绎不绝,天不亮就来排队,生怕来晚了抢不着,空手而归,那些人来自天南海北,打扮各异,有头上扎着白毛巾的,有腰里系着麻绳的,还有脚上蹬着软底靴的,操着各种口音,看到这个场面,让大洋的工人们也是开了眼界,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
看到这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让周云志十分地欣慰,同时周云志信心更足了,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周云志不会满足眼前取得的一点点的成绩,记得父亲经常跟自己说,做生意目光一定要放得长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周云志对未来的服装业做了下预估,在五年之后,中国的服装市场就会异军突起,服装业不同别的行业,只要有工人,有机器,有技术就能开得起来,而自己生产出来的服装,很快就会被别人家模仿,也有可能被超越,所以周云志不会安于现状,他要把大洋做大做强,才会成为众多服装企业中的领头羊。
周云志知道石达不可能一直驻扎在大洋,当大洋有了一定的起色之后,他就会恢复政府的工作,那时他还有甄诚,在这段的时间里,周云志在不断地观察甄诚,觉得他做事情很有章法,并且有条不紊,也非常有自己的思想,能力也特别的强,派他去《新民晚报》,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在第二天,周云志就在比较显眼的版面,见到大洋服装的广告,对于广告,周云志觉得无可挑剔。
周云志感觉自己让甄诚进大洋是很明智的选择。
周云志见仓库的人手不够,又派了二十几个工人,帮助出货员点货,由于批发商太多,许多人排不上号,周云志让食堂的师傅们为那些前来采购的批发商煮了大碗茶,又解渴又解暑,中午的时候,还为那些没有排上号的批发商安排了可口的饭菜。
门卫打电话给周厂长,说郑市长已经到了工厂的门口,周云志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往厂门口赶去,周云志一边走一边心中暗喜,觉得市长这个时候到真是个好时候,看到厂子里这种红火的场面,郑市长一定会很高兴的。
周云志来到厂门口,看到郑市长正往厂子里走,很热情地伸出手,“郑市长,欢迎,欢迎,你来得正好,正好可以看到大洋很可喜的场面!”
郑国雄市长紧紧地握住了周云志的手,其中夹杂着感激和赞许,感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年轻人,是他拯救了大洋,他用他的魄力和胆识让大洋起死回生,也有对这位年轻人的工作方法和能力的赞许,能让大洋重新焕发生命的只有周云志,“周厂长,看样子我这个时间来是来对了!带我去车间看看!”郑市长的情绪也很激动,没到之前,郑市长还有些担心,还跟秘书说了自己的担心,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周云志和郑市长还有他的秘书一起朝着车间走去,一走进车间,就看到繁忙的、有序的、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工人们的情绪高昂,干劲实足,精神面貌特别的好,郑市长走到一台机器前,拿起了一件衣服看了起来,对做工相当的满意,不住地点头,冲着工人师傅竖起了大拇指,工人师傅并不知道眼前的干部是市长,可看这派头,也猜出是个大干部,憨厚地笑了。
周云志陪着郑市长在车间里走了一圈后,走出车间,“周云志,现在大洋与三个月之前的大洋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是你拯救了大洋啊!”
“郑市长言重了,大洋能有今天,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我把这一切归为大洋精神,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默默地为大洋付出,我们有个车间主任,叫狄庆国,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从来不计报酬。”身为厂长,周云志把厂子里的工人都放在心里,以及他们的表现,狄庆国一直是努力地工作,加班加点,没有一句怨言。
正说着,狄庆国怀里捧着一袋子衣服正走过来,周云志对郑市长说:“郑市长,他就是我跟你说的车间主任狄庆国!”
郑市长走上前去,由于腾不出手,狄庆国向郑市长行了个礼,“市长好!”狄庆国认识郑市长,之前自己对厂领导不满去政府上访,就是郑市长接待的自己。
郑市长看着狄庆国赞扬道:“狄庆国,你为大洋默默了做了不少的工作,我要感谢你啊!”
狄庆国没想到郑市长说得如此的诚恳,还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底,让狄床国非常的感动,“郑市长,我做得还不够,我还要继续努力!”说完狄庆国抱着衣服离开了。
周云志又带着郑市长来到了仓库,看到那些前来采购的批发商,好不让人欣喜,郑市长知道这种场面是来之不易的,是多少默默无闻地努力和付出,才看到如此可喜的场面。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吧?看他们穿着打扮就能看出来。”郑市长站在人群的后面一边看一边说道,“看样子大洋一夜之前就红火了起来!”
“这与电影厂的合作有关,我们与电影厂合作,我们提供赞助,他们为大洋打广告,现在看起来效果很明显啊!”周云志觉得大洋要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扩大宣传的力度,一味地低调的生产,产品是找不到销路的。
“怎么没见到石达呢?”郑市长觉得这个时候,石达应该在厂子里才对。
“石达一大早就去了阀门厂,石达说由于生产和管理都跟不上,工人们开不出工资,所以工人们有不满的情绪,在闹事,阀门厂的厂长一早就打来电话,石达接了电话就去了!”石达在走之前,把情况跟周云志做了说明。
郑市长听了之后,陷入了深思,眉头紧蹙,过了许久,郑市长方才说:“周云志,我有个想法,你听一下!”其实这个想法在郑市长的脑子里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说,是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郑市长觉得现在可以了,便说:“周云志,我想把全市工厂的负责人都召集到一起,你对他们进行经验介绍,让他们把大洋的经验学回去,回去之后可以尝试按照你们的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你觉得怎么样?”
周云志很谦虚地笑了,“想法很好,我当然不会推辞,可我担心我毕竟太年轻,那些厂长都是些有经验的元老,所以他们未必会轻易相信我说的经验。”
“经验是否成功,不是拿年龄来衡量的,而是靠事实来说话!”郑市长语气极其肯定地说,其中也透着对某些工厂负责人的不满,他们畏首畏脚,裹足不前,工人当然不会买帐,再不改真是不行了。
“我要和石达商量一下,越快越好,地点就在市政府的礼堂,时间吗?就定在下周,你去给那些负责人做经验介绍,我要把这个经验介绍会弄得轰轰烈烈才行,才能让那些负责人彻底的改变!”郑市长盼着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他要把这场经验介绍搞提轰轰烈烈,在全市的工厂和企业里全面铺开地宣传,在省里也要搞出些动静,让省里的领导也要足够的重视。
郑市长视察了一圈之后就离开了大洋,周云志在郑市长离开之后,骑车去了商场,曾经是周家的商场,现在已经变成了国营的商场,来到了三楼,在大洋的专柜前,果然看到了排着长排的队伍,站在一旁看着的周云志感慨万千,这个商场,周云志是多么的熟悉,父亲经常带着自己到这里来,给自己讲一些经营之道,周云志恍惚之间好像又看到了父亲,他在向自己走来,微笑着,步履沉稳……
周末,何宥金一大早就起来,去了市场,买了不少的东西,有鱼,有排骨,有水果,还有麦乳精,云卓看到自己丈夫拎着一大包的东西回来,很是纳闷,“宥金,你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要花多少钱呢!真是浪费!”自从父亲出事之后,周云卓就开始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从来没宽裕过,自己没有工作,只能靠着丈夫的工资,周云卓觉得这种日子真是难熬,看到丈夫大手大脚地花钱,有些心疼和不满。
“回你的娘家花点钱不行吗?”何宥金满脸笑容,笑得像一朵花。周云卓感觉非常地奇怪,并且觉得不可思议,何宥金一直竭力反对自己回娘家,现在又主动要去丈母娘家,让周云卓觉得莫明其妙,由于何宥金反对自己回娘家,每次都偷着回去,像做贼似的,周云卓不知道自己丈夫的葫芦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何宥金坐在椅子上,拿起了《新民晚报》看了几眼,在显眼的位置看到了大洋的广告,画面很美,何宥金更加坚定回去的决心,在这个时候回去,总比周云志飞黄腾达回去更好些。
红果正在写作业,见要回外婆家,也很兴奋,停下了笔,问了一句:“妈,咱们要回外婆家吗?”
“嗯,红果,你的作来写完了吗?”周云卓一边打扫卫生一边问道,周云卓拾起了椅子上的报纸,瞥了一眼,看到了大洋打的广告,立刻兴奋了起来,冲着何宥金说:“宥金,大洋的广告,我弟弟真是不简单啊,开始打广告了!”
周云卓说着,把报纸递到了何宥金的面前,何宥金接过了报纸就放下了,说道:“我看到了,那么显眼的地方谁看不到!”
“云卓,我留的那两瓶好酒哪去了?”何宥金记得放在了角柜里,就奔向角柜的位置,却没有找到。
“上次你不是说放在外面太显眼了吧,我就收在箱子里了,我去给你拿!”周云卓去了里屋,打开箱子,找到了那两瓶酒,递到了何宥金的面前,“带什么酒呢,我妈又不喝酒!”
“我跟云志说好了,这个礼拜天回家,喝点,收拾完没,收拾好了咱们就出发!”何宥金都有些等不及了。
听了丈夫的话,周云卓也品出来些东西,何宥金哪里是去看自己的老丈母娘,他是要巴结自己的弟弟云志,早不去,晚不去,偏偏是云志当上了大洋的厂长之后,并且做得风声水起,云卓看出了何宥金的心思,心中便有些不快。
周云卓打电话给云菲,让她礼拜天也回家,把陈为民一块儿带回去,一家子聚到一起热闹热闹,云卓听母亲说自己的妹妹交了男朋友,就是一直不想结婚,想借这个机会劝劝她,何宥金见云卓打电话让云菲一起回去,还带上她的男朋友,何宥金皱着眉头,脸上露出不满之意,却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