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厂子办起来了
第二天一早,小妹就打来电话,说陈晓东的父亲想见周云志,亲自跟他说投资入股的事情,两人约好在茗园茶馆见面,并告之,晓东的父亲穿着件灰色衬衫、黑色的马夹。
当周云志到茶馆时,在靠窗子附近坐着一位身穿黑色马夹的约五十多岁的年子,面容和善,眉眼看上去与晓东有几分像,周云志走过去,彬彬有礼地问:“请问,您是陈晓东的父亲吧?”
晓东的父亲端量了一眼周云志,情不自禁地嘟囔道:“像,很像你的父亲!”见来者已经坐到自己的面前,才缓过神来,“对!对,我就是陈晓东的父亲,你是周秉臣的儿子吧?”
“是的,叔叔,你认识家父?”周云志听晓东的父亲这么一说,就知道他肯定跟父亲有交情。
晓东的父亲表情很是凝重,点了点头,周云志从晓东父亲的表情里,解读出他与家父的交情不浅,晓东的父亲说:“云志啊,我对你父亲的印象相当深,也很感激你父亲,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没忘记你的父亲,当年,我在你父亲的商场里卖布,有一天我的儿子也就是晓东突然生病,我那时手里没有什么钱,借也没借到,后来我就找到了你的父亲,你父亲借给我五十块钱,这五十块钱救了我儿子的命,后来我去还钱,可你父亲说什么也没要,说那五十块钱就算给孩子了,每次想起这件事,心里都很感激你的父亲!”
“我倒没听我父亲提起这件事,可我听母亲说,父亲经常做善事,帮助过不少人。”周云志在冥冥之中,觉得父亲一直在指引着自己,虽然他不在了,可他用他高贵的品德在影响自己,虽然父亲没留给自己什么物质上的财富,却给自己留下了充足的精神财富。
“可以这么说,晓东的命是你父亲救的,没想到晓东又喜欢上了恩人的女儿,当我知道她是周秉臣的女儿时,觉得世界上真是福缘善庆,善举结善缘,这两孩子还真挺投缘,昨天云鹤跟我说了,你要办一家服装厂,云鹤问我愿不愿意把开茶楼的铺子卖了,当时我没有直接答复云鹤,我想跟你见面唠一唠。”
“陈叔叔,我去法国学习了一年,学成之后想办私人企业,咱们国家的政策好,鼓励发展私人企业,并且还许多好的政策的支持,但资金还要自筹一部分,所以看看陈叔叔能不能帮这个忙?”周云志觉得虽然父亲帮助过陈晓东一家,可投资是不能强求的。
晓东的父亲呷了一口茶,然后说:“我今天约你来的目的就是要说这件事,后来你父亲开的商场被封之后,我就开始摆地摊,后来盘下了个小店,不足五平米,生意越做越好,赚了钱之后,说买了现在的一间门市,上下两层,面积也挺大的,说句心里话,这一切要感谢你的父亲!”
“陈叔叔,投资呢,都是有风险的,所以陈叔叔一定要考虑好。”周云志也喝了口茶,手在缓缓地转着茶杯。
晓东的父亲把一杯茶一饮而尽,然后说:“你是周秉臣的儿子,我信得过你,云鹤说,她和晓东可以再租一家门市,说不定分红的钱都可以买几家茶楼,哈哈!”
周云志很感激地说:“那真是要谢谢陈叔叔,我一定不会让陈叔叔失望的!”
“好,就这么说定了,我是你的长辈,可我也交定你这个朋友了,就这么定了,茶楼已经贴上了出售的字样,地理位置好,很快就会卖出去的。”陈晓档的父亲在见到周云志之后,与自己想象的差不多,虎父无犬子,晓东的父亲一个是想帮助周云志一把,因为有他的父亲的原因,再都他绝对相信周云志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他在管理大洋其间,大洋多么辉煌,自从他离开了大洋,大洋真是一落千丈。
“再次谢谢陈叔叔信得过我,我决不会辜负叔叔您的信任!”周云志见陈叔叔帮了自己的一个大忙,心里非常的感激,在暗地里也下决心,这个服装厂一定要干好,有那么多人支持自己,就算肝脑涂地也要做好。
周云志与陈晓东的父亲又聊了一会儿,最多聊的还是云志的父亲,对当年的事儿也了解一些,也得知在商场被查封之后,许多人一下子就失业了,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幸好晓东的父亲做老本行坚强了下来,那几年,一直流行做衣服,布匹的生意特别的好做,可现在老百姓审美提高了,很少愿意做衣服,布匹生意也就不像以前那么景气了,并且陈晓东高瞻远瞩地说,布匹的生意往后更是难做,所以要尽早地转行。
陈晓东告诉周云志,与他非常能聊得来,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喝了四杯茶,周云志和晓东的父亲才分开。
仅是一周的时间,周云志申请的贷款就批下来了,有了资金,周云志就着手办厂了,先是招工,主动去几家裁缝铺子,去做那几位裁缝的思想工作,他们与周云志都是老相识,周云志找到他们之后,经周云志一说,就都同意到周云志的厂子里工作。
厂房的维修也同时展开,周云志一直在厂里监督,有些不放心,在第二天,狄庆国来到了厂子里,见到了周厂长,异常的兴奋,在狄庆国的眼里,周云志是自己见过最有能力的厂长,他愿意跟着周云志一起干,并且还告诉周云志,高伟也辞了职,只是今天来不了,他要去医院,他母亲突然生病,不然今天也会跟狄庆国一起来。
狄庆国还跟周云志说了件事,说上次投去冠亚的那些技术工人还有中层领导,在冠混得并不好,后来他们在冠亚遭到了排挤,现在他们都后悔去了冠亚,狄庆国说他们想去周云志的服装厂,又觉得没脸去找周云志,想托狄庆国跟周云志说过个话,看看可不可以。
周云志觉得他们只是禁不住冠亚的高薪诱惑,才离开了大洋,他们要么有技术,要么懂管理,服装厂正缺这样的人才,周云志觉得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一定会倍加珍惜,于是对狄庆国说,他非常欢迎他们到自己的服装厂来工作,让狄庆国转告他们。
狄庆国听到周厂长同意他们回来,非常的高兴,于是告诉周云志,他一定会转告的,狄庆国非常佩服周云志的胸襟,像海一样宽阔,像山一样豪迈,跟着周厂长一起干前途是一片光明。
周云志安排狄庆国负责厂房的维修,狄庆国非常的认真,像自己家一样,对不合格的地方,一定让维修的工人返工,铺水泥地面的时候,狄庆国更是要求平得要像一面镜子似的,幸好维修的师傅手艺还很高,不然这活真是干不了。
院子里也雇了人锄草,狄庆国也是让他们把所有的杂草都锄净,并且还借了水泥磙子,把院子都平了一遍,只是一天的功夫,厂房就变了样,路过服装厂的市民们不时地向厂子里张望,由于门口贴着招工的信息,有市民走进来,说想来这里上班,狄庆国都做了登记。
当周云志从外面回来,看厂子已经大变样,基本有了厂子的样,对狄庆国的工作非常的满意,狄庆国告诉周云志一排厂房的水泥地面已经铺完,另一排厂房明天能铺,并且说明开高伟也会来上班,狄庆国也把今天来这儿找工作的人员做了登记,共有十六人有意要来这儿上班,并且说还有一位残疾人,狄庆国也做了登记,周云志看了一眼,看信息觉得很可能是张厂长的儿子,便问道:“狄庆国,这位叫张福强的,他是不是有小儿麻痹症?”
狄庆国想了片刻,想起他来的时候的确行动不便,自己还给他拿把椅子,于说对周云志说:“是的,我想起来了,他确实有小儿麻痹症,我还特意给他拿了把椅子坐。”
周云志立即叮嘱道:“他要是明天再来,你就把他留下来,他是原来老火柴厂厂长的儿子,我去过他的家,挺不容易的,我答应过张厂长,一定要给他的儿子安排个工作。”
狄庆国对周厂长的做法更是肃然起敬,马上说:“好,我会把他留下来的,我留意了一下,虽然他是残疾人,可看上去人挺实诚的。”
“下午还会有人过来按玻璃,你要盯着点,让他们干活一定要小心,碎一块可是钱啊!”周云志知道自己筹集来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所以每分钱都要用到刀刃上。
“狄庆国,我原定是十天以后把机器运来,你看能行吗?”周云志知道时间就是效益,就是金钱,早一天开工,早一天赚到钱。
狄庆国很肯定地说:“没问题,地面和墙面弄得差不多,等玻璃装上,顶棚再收拾一下,就差不多,十天的时间足够。”
周云志见狄庆国鞋上都是草,知道工人干活的时候,他一定没闲着,“狄庆国,现在工人少,你的工作量大,能吃得消吗?”
狄庆国举起胳膊,挽起袖子,露出鼓起的肌肉,“绝对没问题,这么长时间,满身的力气都没处使,都把我憋坏了,可算有了用武之地,我当然要甩开膀子干了!”说完,狄庆国憨厚地笑了,露出满嘴的白牙。
十天后,机器运到了车间,部分的工人也开始上班了,高伟在第二天也来到服装厂,跟狄庆国一起监督厂房的维修,高伟告诉狄庆国,说大洋原来还能开百分之八十的工资,现在开百分之五十都费劲,高伟辞了职,还有几位设计的师傅也想投奔周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