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曾经的头牌2 - 大明锦医 - 关山明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锦医 >

第474章曾经的头牌2

李乍一连奔走了三日,分毫无获,又不敢回决涟漪,权且含糊答应。

到第四日又没想头,就羞回院中。

平日间便去了涟漪处,眼下却连个落脚处也没有,只得去寻同乡借个宿。

那同乡见李乍愁容满脸,问其来历。

李乍便将涟漪愿嫁之情,备细说了,同乡道:“未必,未必,那繁花坊乃京中第一名楼,那涟漪乃第一名姬,要从良时,怕没有十斛明珠,千金聘礼,那鸨妈如何只要三百两?想那鸨妈怪你无钱使用,白白占住他的女儿,设计打发你出门,那妇人与你相处已久,又碍却面皮,不好明言。明知你手内空虚,故意将三百两卖个人情,限你十日,若十日没有,你也不好上门,便上门时,他会说你笑你,落得一场亵渎,自然安身不牢,此乃烟花逐客之计,足下三思,休被其惑,据弟愚意,不如早早开交为上。”

李乍听说,半晌无言,心中疑惑不定。

那同乡又道:“足下莫要错了主意,你若真个还乡,不多几两盘费,还有人搭救,若是要三百两时,莫说十日,就是十个月也难,如今的世情,那肯顾缓急二字的!那烟花也算定你没处告债,故意设法难你。”

李乍道:“仁兄所见良是。”

口里虽如此说,心中割舍不下,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只是夜里不进院门了。

李乍在同乡家中,一住六日,涟漪连日不见公子进院,十分着紧,就教小厮街上去寻。

小厮寻到大街,恰好遇见李乍。

小厮叫道:“李姐夫,娘在家里望你。”

李乍自觉无颜,回复道:“今日不得功夫,明日来罢。”

小厮奉了涟漪之命,一把扯住,死也不放,道:“娘叫咱寻你,是必同去走一遭。”

李乍心上也牵挂涟漪,没奈何,只得随小厮进院,见了涟漪,香菇无言。

涟漪问道:“所谋之事如何?”

李乍眼中流下泪来。

涟漪道:“莫非人情淡薄,不能足三百之数么?”

李乍含泪而言,道出二句:“不信上山擒虎易,果然开口告人难,一连奔走六日,并无铢两,一双空手,羞见芳卿,故此这几日不敢进院,今日承命呼唤,忍耻而来,非某不用心,实是世情如此。”

涟漪道:“此言休使虔婆知道。郎君今夜且住,妾别有商议。”

涟漪自备酒肴,与公子欢饮,睡至半夜,涟漪对公子道:“郎君果不能办一钱?妾终身之事,当如何也?”

李乍只是流涕,不能答一语。

渐渐五更天晓。

涟漪道:“妾所卧絮褥内藏有碎银一百五十两,此妾私蓄,郎君可持去,三百金,妾任其半,郎君亦谋其半,庶易为力,限只四日,万勿迟误!”

涟漪起身将褥付李乍,李乍惊喜过望,持褥而去。

径直回到同乡院中,又把夜来之情与同乡说了。

将褥拆开看时,絮中都裹着零碎银子,取出兑时果是一百五十两。

同乡大惊道:“此女真有心人也,既系真情,不可相负,吾当代为足下谋之。”

李乍道:“倘得玉成,决不有负。”

当下同乡留李乍在家中留宿,自出头各处去借贷。

两日之内,凑足一百五十两交付公子道:“吾代为足下告债,非为足下,实怜涟漪之情也。”

李乍拿了三百两银子,喜从天降,笑逐颜开,欣欣然来见涟漪,刚是第九日,还不足十日。

涟漪问道:“前日分毫难借,今日如何就有一百五十两?”

李乍将同乡的事情,又述了一遍。

涟漪以手加额道:“使吾二人得遂其愿者,此君之力也!”

两个欢天喜地,又在院中过了一晚。

次日涟漪早起,对李乍道:“此银一交,便当随郎君去矣,舟车之类,合当预备,妾昨日于姊妹中借得白银二十两,郎君可收下为行资也。”

李乍正愁路费无出,但不敢开口,得银甚喜。

说犹未了,鸨妈恰来敲门叫道:“今日是第十日了。”

李乍闻叫,启门相延道:“承鸨妈厚意,正欲相请。”

便将银三百两放在桌上。

鸨妈不料公子有银,骤然变了脸色,似有悔意。

涟漪道:“涟漪在这繁花坊已有八年,所致金帛,不下数千金矣,今日从良美事,又得你亲口所订,三百金不欠分毫,又不曾过期。倘若你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我即刻自尽,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

鸨妈无词以对。

腹内筹画了半晌,只得取天平兑准了银子,说道:“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平时穿戴衣饰之类,毫厘休想!”

说罢,将李乍和涟漪推出房门,讨锁来就落了锁。

此时九月天气,涟漪才下床,尚未梳洗,随身旧衣,就拜了鸨妈两拜。

李乍也作了一揖,一夫一妇,相携离去。

李乍教涟漪且等片刻:“我去唤个小轿抬你,权往我同乡院中去,之后再做打算”

涟漪道:“院中诸姊妹平昔相厚,理宜话别,况前日又承他借贷路费,不可不一谢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